NASA靠裁員“續命”?

2025-08-20 11:14:53 來源: 《環球》雜誌

2024年10月14 日,“歐羅巴快帆船”搭乘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獵鷹重型”運載火箭從佛羅裏達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升空

文/陳經

編輯/黃紅華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近日&&,將通過“自願辭職計劃”裁減大約3870名員工,佔1.8萬名員工總數近20%。這是特朗普政府削減聯邦政府僱員規模計劃的一部分。

  在美國的機構體系中,NASA屬於政府機構,員工屬於政府僱員。NASA成立至今,其員工數量在過去幾十年中經歷了多次變化,這從側面反映出NASA受到不同時期政策的影響。

高光時刻

  1958年NASA成立時,員工數約8000人,由華盛頓總部和約7700名在國家航空諮詢委員會(NACA)研究實驗室工作的人員組成。美國政府在航空領域的核心研究力量就是這些實驗室,第一個實驗室早在1917年就已成立。

  NASA成立的主要目標之一就是應對蘇聯在太空領域的挑戰。1957年10月,蘇聯率先發射人造衛星,對美國社會震動很大。NASA員工數量最多時多達3.4萬人,其背景正是20世紀60、70年代美蘇展開的國家層面的航天競爭,並在阿波羅計劃實施期間員工數量達到高峰。這段時間,也是NASA歷史上最輝煌的年代,直接代言了美國科技實力。

  1972年阿波羅17號第六次成功實現載人登月後,阿波羅計劃結束,原因是耗資過大,再登月意義不大了。到1982年,NASA員工數量逐漸降至2.2萬人。1986年“挑戰者”號航天飛機事故致7名航天員遇難,因擔心核心工程學科人數不足,美國政府加大了NASA招聘年輕工程師與科學家的力度。1992年,NASA員工數達2.57萬人,迎來僱員數量的第二個“高峰”。這期間NASA以提升安全措施後的航天飛機為核心,一年發射20余次,依靠24噸的大載重能力執行了哈勃太空望遠鏡等重大計劃,繼續推進國際太空站、火星探測等長期計劃,還開始了太空技術商業應用的探索。

人數受業務調整影響大

  隨着1993年初克林頓上&執政,美國政府的科技政策重心轉到了互聯網等與經濟發展直接相關的項目,NASA巨大的開支成為政府削減的目標。

  1995年,克林頓政府要求NASA在幾年內額外削減50億美元的預算,時任NASA局長丹尼爾·戈爾丁宣布,NASA將進行重大重組,優先減少基礎設施和員工,而非削減項目本身。重組計劃令NASA員工數量不斷減少,在2000年低至約1.75萬人。

  20世紀90年代,NASA的員工數量大降,重要背景是冷戰結束。1999年美國國防開支2620億美元,比1989年下降了29.2%,在這樣的氣氛中,NASA的僱員人數不斷下降。

  進入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NASA進行了許多重大的業務模式調整。由於運營成本過高以及存在安全性問題,2011年“亞特蘭蒂斯”號航天飛機完成最後一次任務後,NASA於2011年正式退役了航天飛機項目。此後隨着商業航天的快速發展,NASA開始將更多任務外包給私人公司,如SpaceX和藍色起源等。NASA試圖通過合作模式創新,利用商業航天的力量發展,同時減輕自身直接運營的負擔。

  直到2024年,NASA都維持了約1.8萬人的員工數量規模,沒有大幅減員。包括航天飛機退役,約3200名承包商和部分NASA員工受到影響,但NASA通過內部調整消化了。在預算方面,2010財年NASA的預算請求為186.86億美元,2024年提交的2025財年預算為253.84億美元,這段時期每年的預算均有所增長。雖然調研報告替NASA發聲,抱怨預算不足,但美國政府至少按多年來的規矩維持了NASA深空探索、科學、空間項目、任務服務等一系列業務的正常運行。

靠裁員渡過難關

  特朗普2025年上&改變了這一切。特朗普政府大刀闊斧削減政府開支,科學研究成為重點之一。NASA也受到嚴重衝擊,不得不實施多年來最大的一次減員計劃。決定性的事件是,特朗普政府2025年5月2日公布的2026財年預算提案,將NASA預算從2025年的248億美元大幅削減至188億美元,24%的降幅是NASA歷史上削減幅度最大的一次。

  比起特朗普政府對全球發起“對等關稅”、對哈佛大學等美國知名大學進行制裁,對NASA的預算削減這件事甚至沒有引起太大關注。一些科學領域的研究甚至失去了最基本的經費,如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菲爾茲獎得主陶哲軒的數學研究資金支持被切斷。NASA無力反抗,只能接受預算削減,通過減員渡過難關。

  實際上,NASA這次預算削減影響的不光是裁員,還有多個重要項目被取消或調整。例如,火星樣本返回任務,本來是要回收“毅力”號火星車已採集的火星樣本,但項目被砍掉;月球軌道空間站(Gateway)項目被終止;金星探測任務被終止;“新視野”號探索太陽系外圍的任務被取消。這其中,國際空間站的載人和貨運次數、研究項目數量都被削減,預計2030年退役。

  根據白宮提出的NASA新預算案,重點聚焦兩大核心目標:在重返月球競賽中勝出,實現首次載人登陸火星。一段時間以來,美國重返月球的進度嚴重受挫,其“獵戶座”飛船、SLS火箭、登月宇航服、波音公司質量管理、SpaceX星艦等近期都出現了問題。“阿爾忒彌斯3”號任務也改至“不早於2027年年中”,比原計劃推遲3年。

恢復增加預算不易

  回顧NASA的歷史僱員數量的增減,能夠看出國際競爭格局、美國社會認知、美國政府預算調整對NASA運行的決定性影響。

  當美國認真對待國際太空競爭,就有動力對NASA增加投資,最起碼維持相當的僱員數量,能夠規劃實施一些有重大影響的太空項目。比如,20世紀60年代阿波羅計劃實施,正值NASA不可複製的巔峰期,員工數量也達到歷史最高。

  在20世紀90年代初NASA的第二高峰過後,美國政府與社會對太空事業興趣均下降了不少。目前因特朗普政府削減預算,NASA的員工數量和預算金額都將跌至1961年以來的最低水平。可以類比的是克林頓政府時期削減預算,NASA也被迫大幅調整,員工數量大降。但這次NASA受到的衝擊顯然更嚴重,因為現在美國政府的赤字規模前所未有。當時美國經濟增長勢頭良好,最終創造了政府財政盈餘的奇蹟,因此有條件在後期增加NASA的年度預算開支。但當前美國政府財政壓力巨大,國債總額、利息支出、政府赤字等財政數據全面崩壞,NASA很難看到預算重新增加的希望。

  (作者係風雲學會副會長、亞洲視覺科技研發總監)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