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經濟“逆浪”奮進
這是5月16日在泰國羅勇府拍攝的長安汽車泰國工廠竣工投産儀式現場
文/《環球》雜誌記者 高博(發自曼谷)
編輯/馬琼
泰國位於中南半島,是東盟的主要經濟體之一,也是典型的出口導向型經濟體,其出口占泰國國內生産總值(GDP)比重在60%以上。中國、日本、美國、歐盟等是泰國的重要貿易夥伴。
當前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近期美國政府的關稅政策更是對全球供應鏈帶來嚴重衝擊,受其影響泰國的經濟增長或將低於預期。在此背景下,《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成為對衝外部不確定性、增強區域經濟韌性的重要力量。
對等關稅將衝擊泰國經濟
泰國經濟規模在東盟成員國中曾長期位列第二。2024年泰國GDP約為5268億美元,被新加坡趕超,在東盟成員國中降至第三,人均GDP約為7500美元。
泰國第一産業佔GDP比重約為8.4%,泰國的農業以種植業為主,大米、橡膠和水果的産量都很可觀,是第一大天然橡膠出口國、僅次於印度的第二大稻米出口國。
泰國第二産業約佔GDP的34.7%,是全球電子産品的重要製造地,日韓的主要電器公司,如索尼、松下、東芝、日立、三星等都已落戶泰國。在泰國工業體系中,汽車工業佔據着第一大支柱産業的地位。泰國具備得天獨厚的汽車生産條件,産業鏈完整且成熟,擁有大量的一、二級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是東南亞汽車製造中心、東南亞第二大汽車市場。
第三産業在泰國GDP中的佔比約為56.9%,其中旅游業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對GDP貢獻顯著,還提供了近五分之一的就業機會。
作為典型的出口導向型經濟體,出口占泰國GDP比重在60%以上,其中美國、中國、日本構成其前三大出口市場。汽車及汽車零部件、電子電氣産品、機械設備等是泰國出口規模靠前的行業。
美國是泰國主要貿易夥伴之一,2024年泰國商品對美出口總額達到近550億美元。泰國對美國出口的主要商品包括汽車、家用空調、橡膠製品以及計算機等。
泰國開泰銀行高級副總裁蔡偉才&&,2024年美國佔泰國全球出口市場的18%。鋻於美國是泰國重要的出口市場,此次美國政府強加給泰國的所謂“對等關稅”高達36%,將嚴重打擊泰國出口業,進而對今年泰國經濟增長産生負面影響。
泰國智庫開泰研究中心初步評估,如果上述稅率被實際徵收,其直接和間接影響可能導致2025年泰國出口總值從先前預測的增長2.5%轉為萎縮0.5%。
開泰研究中心助理總經理盧吉攀·阿薩拉指出,持續的貿易戰可能導致全球汽車市場競爭加劇,衝擊泰國的汽車出口並波及汽車製造業。目前泰國汽車製造業嚴重依賴出口,出口量佔泰國汽車總産量的67%。根據泰國工業聯合會發布的統計數據,2025年1月至2月期間,泰國整車出口總量為143644輛,較2024年同期下降18.12%。
綜合各方面因素,開泰研究中心將2025年泰國經濟增長率預測值從2.4%下修至1.4%。
RCEP為泰國貿易護航
RCEP作為全球經濟體量和發展潛力最大的自貿區,其生效實施為泰國貿易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泰國是最早發起RCEP談判的東盟國家之一,在協定中扮演着積極支持者和參與者的角色。RCEP生效後,泰國與成員國之間的貿易壁壘進一步降低,貿易自由化程度大幅提升。
泰國商業部數據顯示,RCEP生效實施後,有3.9萬種泰國産品獲得關稅優惠,其中2.9萬種實現零關稅。以泰國農産品為例,中國、日本和韓國逐步減少對泰國進口生鮮水果、果脯製品、水産等商品加徵的關稅,使得泰國農産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顯著增強。泰國新鮮榴蓮、芒果、龍眼等水果的出口量大幅增長,其中出口到中國的水果增長尤為明顯,2022年中國是泰國榴蓮最大的出口市場,佔其總出口量的96%,出口額達30.9億美元。
中國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的鮮食榴蓮進口量為142.6萬噸,其中進口自泰國的鮮榴蓮為92.9萬噸,佔進口總量的65.15%。2024年中泰雙邊貿易額為1339.815億美元,同比增長6.1%。其中,中國對泰國出口商品總值為860.36億美元,中國自泰國進口商品總值為479.45億美元。
同時,在RCEP數字貿易規則下,跨境電商已經成為區域貿易增長的新引擎。隨着通關時間的大大縮短,“海外倉+本土店”模式成功實現泰國榴蓮等東盟特色商品通過直播快速銷往中國。
在工業品貿易方面,泰國汽車及零配件、塑料、化學品、電子設備零件以及電腦及配件等商品也受益於RCEP的關稅減讓政策,配件進口和終端産品出口都在不斷拓展。
豪邁(泰國)有限公司是一家生産汽車輪胎模具的企業,其供應商來自中國、日本和韓國等國。RCEP生效實施後,該公司採購原材料的通關效率顯著提升,國際市場銷售利潤也不斷增長。
中泰投資升溫
RCEP不僅促進了泰國貿易的增長,還為泰國提供了更多吸引投資機會,推動了産業鏈的協同發展。RCEP生效後,泰國與成員國之間的投資便利化水平提升,吸引了更多中國企業到泰國投資建廠。
5月29日,由華為和泰國數字經濟與社會部聯合舉辦的2025華為泰國數智峰會在曼谷開幕,雙方宣布攜手推動人工智能等領域發展。華為在泰國已深耕多年,始終堅定不移地致力於加速泰國數字經濟的發展。
泰國副總理兼數字經濟與社會部長巴色在視頻發言中説,泰國數字經濟增長迅速,人工智能和數字創新構成了泰國長期國家戰略的基石,泰國正着力提升國家數字競爭力,保障數字社會安全,加速培養數字人才。
近年來類似的中泰合作案例不少,特別是在全球貿易因關稅重壓而陰霾籠罩的大環境下,泰國經濟展現出獨特韌性,而這背後,中國資本和企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泰國投資委員會1月13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不含港澳&)是泰國第二大外資來源國,申請投資810個項目,申請投資金額1746億泰銖(約合51億美元)。
泰國投資委員會秘書長特斯迪拉素迪&&,中國是泰國最大的外國直接投資來源國之一,投資領域包括電子元件、電路板、智能家電、數據中心、電動汽車等,這些投資非常符合泰國工業發展方向,也是泰國政府大力提倡的領域,顯示出兩國之間緊密的經貿&&。
地處泰國東部經濟走廊核心區域的泰中羅勇工業園,成立於2006年,是中國首批境外經貿合作區之一。目前該工業園已吸引260余家中國企業入駐,涵蓋汽摩配件、新能源、智能家居、機械電子等領域,帶動7萬餘個就業崗位。
泰中羅勇工業園總裁趙斌&&,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多年來,泰中羅勇工業園的發展駛入了快車道。近兩年,來泰國考察的中國企業特別多,多的時候一天要接待七八批來考察的企業。
如今,泰中羅勇工業園已發展成為中企在東盟最大的産業集群中心與製造出口基地,進駐園區的企業帶動中國對泰國投資超50億美元,佔中國對泰國製造業投資比例超過40%,成為中泰合作的典範。
汽車領域的合作也是中泰兩國成功合作的範例。5月16日,長安汽車泰國工廠在泰國羅勇府竣工投産,其全球累計生産的第2859萬輛車在該工廠同步下線。
在特斯迪拉素迪看來,長安汽車泰國工廠的投産將促進泰國電動汽車産業發展,助力泰國實現打造全球電動汽車生産基地的願景。
泰國是東南亞地區重要的汽車生産國。近年來,泰國大力擁抱電動化,政府還&&了“3030政策”,即到2025年,計劃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22.5萬輛,到2030年時達72.5萬輛,佔其汽車總産量的30%。
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泰國工廠的正式投産標誌着企業進一步實現從産品出口到産業出海的跨越。長安汽車將全力把泰國工廠打造成企業的海外標杆,預計未來將為上下游産業鏈提供3萬多個就業崗位。
近年來多家中國車企布局泰國,不僅銷售汽車,還帶動了泰國汽車産業鏈的整體升級。據泰國汽車協會統計,2023年泰國新能源汽車總登記量約7.6萬輛,佔汽車登記總量的12%,其中登記量排名前四的均為中國品牌,前十名內中國品牌佔8個席位。強勁的市場需求讓不少中國車企選擇泰國作為生産基地。
助力挖掘泰國經濟更大潛能
在泰國朱拉隆功大學薩辛管理學院副教授猜蓬·蓬帕尼看來,作為世界上參與人口最多、經貿規模最大的自貿協定,RCEP已成為亞太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典範。
猜蓬&&,RCEP在東盟國家和中國的貿易往來中發揮了關鍵作用,對東盟地區産生了重大影響。鋻於東盟國家和中國在産業結構上呈現出高度互補的特徵,RCEP的正式實施為區域內的企業開闢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尤其是在當前全球貿易不確定性加劇的背景下,RCEP的實施不僅為包括泰國在內的成員國帶來巨大經濟效益,也提振了國際社會對多邊主義的信心。
考慮到企業對RCEP規則的認知與運用、政策配套的完善與落實、産業協同發展的深化以及服務貿易開放的推進等方面才剛剛“漸入佳境”,RCEP效應未來還有更大想象空間。
在企業層面,目前部分企業對RCEP規則的掌握和運用尚處於起步階段。但不少企業已經開始加強對RCEP規則的學習與理解,以便精準把握其中關稅減免、貿易便利化等政策機遇,迅速調整經營策略,優化資源配置,從而進一步增強市場競爭力。
政策配套方面,泰國目前已經&&了一系列支持RCEP實施的政策,並在不斷完善中。隨着政策的不斷優化和精準落地,將為泰國企業營造更加穩定、公平、透明的營商環境,有力激發企業的創新活力和發展動力。
産業協同發展上,泰國與RCEP其他成員國在産業結構上具有天然的互補性。通過深化産業協同,各方能夠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同打造更具韌性和競爭力的産業鏈,推動産業升級和轉型。
服務貿易開放領域,泰國若能加快推進步伐,將吸引更多國際優質服務資源涌入,提升國內服務業的整體水平,為經濟增長注入新的活力。
通過在這些方面持續發力,泰國將能更充分釋放RCEP的潛力,有力推動自身經濟在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中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並為區域自貿發展和經濟繁榮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