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歐關係翻開“新的一頁”
5月19日,英國首相斯塔默(中)在倫敦與歐盟領導人舉行會議前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左)交談
文/王明進
編輯/吳美娜
不久前,英國2020年正式脫離歐盟後的首次英歐峰會在倫敦舉行。英國首相斯塔默與歐盟領導人參加會議。
峰會上,英歐在安全與防務、貿易、漁業、環保、人員往來等領域達成多項協議。雙方在聯合聲明中&&,將在不斷演變和複雜的全球地緣政治格局下深化合作,並同意建立英歐之間新的“戰略夥伴關係”。
“這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我們正在翻開新的一頁,開啟獨特關係的新篇章。”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對歐盟和英國關係如此評價。
自2024年7月工黨政府上&以來,英國就聲稱要重置與歐盟的關係。斯塔默&&,新協議是英歐關係“新時代”的開端,是幫助英國人“把握未來的機遇”。
峰會及相關協議釋放出英歐進一步密切關係的積極信號,但也有種種跡象表明,英歐關係的“重建”之路依然坎坷。
英歐關係亟待翻新頁
2016年英國“脫歐”,嚴重衝擊了英國與歐盟的關係。
經貿方面,英歐於2020年年底達成了《歐盟-英國貿易與合作協定》,但增加了各類邊境檢查,設置了雙方之間新的貿易壁壘。而在外交與安全防務領域沒有達成任何協議。英國和歐盟的關係甚至還不如與其他第三方國家的關係。
“脫歐”給英國帶來的負面影響更是顯而易見。統計顯示,英國商品出口總值每年僅增長0.3%,遠遠低於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國家年均4.2%的增幅,其中,英國小企業受到的打擊最大。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研究估計,1.64萬家英國企業在《歐盟-英國貿易與合作協定》生效後停止向歐盟出口産品,原因是清關手續繁瑣。英國2023年水産品出口量為33.6萬噸,為2019年的四分之三。不少企業退出英國市場或者縮小在英國的業務,將歐洲總部功能轉移到德國或荷蘭等大陸國家的企業數量也在增加。有數據顯示,“脫歐”導致英國國內生産總值下降約5%。英國“脫歐”甚至沒能阻止外來移民的增加。2023年進入英國的凈移民數量為90.6萬人,為歷年最高水平。
英國輿觀調查公司2025年1月底的調查數據顯示,只有30%的英國人仍然認為“脫歐”是正確的決定,這是2016年英國“脫歐”公投通過以來民調機構記錄的最低數據。與此同時,有55%的英國受訪者&&贊成英國重新加入歐盟。75%的當時因年齡原因無法投票而現在已成年的年輕人&&不支持英國“脫歐”。
然而,近幾年國際格局深刻演變,特別是俄烏衝突的爆發和特朗普再次當選美國總統,又快速影響了英國與歐盟關係的新走向。
2022年2月俄烏衝突爆發後,英國成為向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最為積極的國家之一。英國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是北約創始成員國和歐洲安全的關鍵角色,同時也是北約東擴和歐盟東擴的推手。儘管已經“脫歐”,英國與歐盟主要國家維持了密切的雙邊安全合作關係。
俄烏衝突的爆發使歐盟在防務與安全領域的作用得到強化,歐盟防務一體化進程加速。英歐雙方進一步加強在防務領域合作的意願明顯增強。
與此同時,西方對俄羅斯實施的經濟制裁,尤其是能源制裁對英國和歐盟自身也産生了嚴重的負面影響。客觀上,英國和歐盟也需在制裁俄羅斯問題上進行政策協調。
如果説“脫歐”之後由特拉斯和蘇納克領導的英國保守黨政府由於政策慣性,難以提出改善與歐盟關係的根本性舉措,那麼2024年英國大選工黨贏得勝利後,英國新首相斯塔默則不必再背負保守黨留下來的負資産,從而為英國與歐盟關係翻開新的一頁提供了契機。
5月16日,在阿爾巴尼亞首都地拉那,出席第六屆歐洲政治共同體領導人會議的與會嘉賓參加合影
新協議體現務實精神
2024年大選期間,工黨就提出重塑英歐關係的主張,並為此做了大量準備。此次峰會上英歐達成一攬子協議,有望重置英國與歐盟的關係。
協議有助於消除影響雙邊貿易的繁文縟節。在“脫歐”談判中,貿易是雙方爭吵最激烈的領域。新協議中,英國政府在漁業問題上作出讓步,歐盟漁船進入英國水域的准入期延長12年,即到2038年6月;歐盟則無限期簡化食品和飲料的進出口流程,包括完全取消對動植物産品的一些常規檢查。用馮德萊恩的話説,“這意味着英吉利海峽兩岸的農民和食品生産者以及漁民將獲得更多的確定性和穩定性。”
但英國也必須接受“動態接軌”,即自動遵循歐盟不斷變化的動植物産品規則,並接受歐洲法院作為最終仲裁者。歐盟還將向英國開放其電力市場,連接雙方的碳排放交易系統。
協議還有助於英國參與歐洲安全防務進程。儘管“脫歐”過程中英國和歐盟在防務領域沒有達成任何協議,但在當前形勢下雙方在這一領域卻爭議最少。新的協議使英歐形成正式的防務夥伴關係,英國將能夠參加歐洲範圍的防務項目,英國的公司可以和歐洲其他公司一樣申請安全防務合同,這為英國參加歐盟擬議中的1500億歐元的新“歐洲安全行動”防務基金舖平了道路。
協議的達成還將便利人員的雙向流動。儘管英國一再聲稱不會恢復完全的自由流動,但雙方還是達成了一項青年流動協議,允許30歲以下的人在英國和歐盟之間旅行和工作。英國學生也將再次獲得歐盟主導的“伊拉斯謨計劃”(該計劃全稱為“歐洲區域大學生流動行動計劃”,是歐洲共同體在1987年成立的一個學生交換項目)相關機會。“這將使下一代能夠再次在彼此的國家生活和學習。這將建立持續一生的友誼。”馮德萊恩説。
以上林林總總,均體現出雙方的務實態度。英國布裏斯託大學和阿斯頓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有關食品飲料進出口檢疫規則的放寬可能使英國對歐盟的出口增長超過22%,而新協議裏英國企業可以免交歐盟碳關稅的規定可讓英國每年節省超過8億英鎊。英國政府估計,到2040年將獲得“近90億英鎊”的經濟收益。青年流動計劃獲得的青年人支持,也有利於工黨政府維繫其支持率。
新時代與舊傷疤
英國與歐洲大陸的關係歷來微妙。英國自視為一個與歐洲大陸國家不同的海洋國家,有着獨特的歷史文化和廣闊的全球視野,這種身份認知使其在發展與歐洲大陸關係時往往“三心二意”,與歐洲大陸的關係也最能在國內引起爭吵。
英國當年加入歐盟前身歐共體後不久就舉行過一次“脫歐”公投,2016年“脫歐”公投是第二次。儘管斯塔默工黨政府小心翼翼地發展與歐盟的關係,明確&&英國不會加入單一市場和關稅同盟,但這次雙方關係“翻頁”還是引來了批評。
英國“脫歐”派旗手、前首相鮑裏斯·約翰遜和極右翼政黨改革黨黨首奈傑爾·法拉奇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都認為新協議是對英國利益的“徹底背叛”,是對歐盟的“投降”。保守黨黨首凱米·巴德諾赫指責英國在漁業問題上對歐盟讓步,認為在動植物檢疫方面接受歐盟的監管和歐洲法院的裁決,讓“我們又成了布魯塞爾規則的遵守者”。
目前,“脫歐”派在英國仍然有強大勢力,觸及與歐盟“走近”的話題,仍可能引起國家層面的民意分裂,這是斯塔默政府不得不審慎思考、盡力避免的。
也有人對新協議的成效&&懷疑。英國皇家三軍研究所專家埃德·阿諾德認為,英國和歐盟深化防務合作的協議“除了加強對話的模糊承諾外,沒有任何具體的目標和實施步驟。”歐洲改革中心副主任伊恩·邦德指出,把英國納入歐洲防務工業基礎的資助計劃,“仍有待落實”。
不過,和2016年英國“脫歐”公投時相比,英國和歐盟面臨的政策環境已然發生了巨大變化。新協議顯然為英國擺脫有關“脫歐”的“陳舊爭論”、發展英歐關係的新篇章提供了機會。
(作者係北京外國語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