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印尼貿易的“確定性”

2025-07-04 14:53:31 來源: 《環球》雜誌

2024年6月4日,人們在印度尼西亞雅加達的博覽會現場參觀

  在今年美國宣布實施所謂“對等關稅”後,中國和印尼之間的雙邊貿易仍繼續保持強勁增長態勢,雙方正在積極深化經濟合作,以應對全球貿易環境的不確定性。

  文/《環球》雜誌記者 葉平凡(發自雅加達)

  編輯/胡艷芬

  今年,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浪潮洶湧,供應鏈重構與經濟不確定性加劇。作為全球人口最多、經貿規模最大、最具發展潛力的自貿區,《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為亞太地區15個成員國提供了降低貿易壁壘、深化區域經濟合作的框架,已經成為穩定區域經濟的“壓艙石”。中國與東盟最大經濟體印度尼西亞的貿易關係也在此框架下得到進一步深化。

  在美國宣布實施所謂“對等關稅”政策後,印尼一度面臨被徵收32%的所謂“對等關稅”,這使其遭遇對美出口競爭力下降的嚴峻挑戰。而以RCEP為代表的區域自由貿易機制,不僅從促進市場多元化、提升供應鏈韌性、降低貿易成本、增加投資吸引力等方面,提升印尼對外貿易的韌性,為中國與印尼貿易往來注入更多確定性,也使得亞洲自由貿易的活力進一步綻放。

緩沖印尼貿易危機

  2022年8月30日,印尼國會正式批准《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完成國內法律程序,並於2023年1月2日生效實施。到2023年6月2日RCEP對菲律賓正式生效為止,協定實現了對15個簽署國全面生效,這也標誌着這一自貿區覆蓋了全球約30%的國內生産總值(GDP)和人口,進一步強化了亞太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同時也重構了印尼對外經貿版圖。

  印尼屬於資源出口導向型國家,出口貨物主要為能源、礦産、棕櫚油、橡膠等大宗産品和初級加工品,進口商品主要為能源、機械設備、運輸工具、電子産品和其他消費品等。

  作為東南亞最大的經濟體,2024年印尼GDP達1.42萬億美元,居全球第16位,經濟增長率5.03%。全年貿易總額為4983.6億美元,其中出口總額達2647億美元,較2023年增長2.29%;進口總額達2336.6億美元,增長5.31%。

  美國實施“對等關稅”政策成為印尼對外經貿發展遭遇的一次重擊,雖然隨後特朗普政府宣布暫緩徵收“對等關稅”90天,但關稅的威脅仍高懸在高度依賴國際貿易的印尼頭上。

  據6月1日標普全球公布的最新數據,受美國關稅和貿易不確定性影響,印尼的新訂單下降幅度為2021年8月以來最大,整體經濟活動出現收縮。儘管次日,印尼中央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4月該國實現貿易順差1.5億美元,但與3月份43.3億美元的貿易順差相比,4月順差已大幅收窄。

  有分析指出,加入RCEP給印尼帶來的貿易利好,增加了印尼對抗貿易不確定的韌性。具體來説,2年多以來,RCEP從以下五方面塑造了印尼的貿易韌性。

  首先,是關稅減免與市場准入。通過逐步取消成員國間約90%的貨物貿易關稅,印尼的出口産品如棕櫚油、橡膠、紡織品、海産品等,在中日韓等關鍵市場獲得更優惠的市場准入。

  其次,降低生産成本。印尼的製造業如汽車、電子等産業可獲得更便宜的進口原材料,本地消費者將成為受益者。

  第三,吸引外資與産業鏈整合。RCEP統一的原産地規則允許印尼企業使用區域內原材料進行生産,並享受優惠關稅,增強其在全球供應鏈中的競爭力。印尼的鎳加工、電動汽車等産業可能吸引更多海外投資。

  第四,服務貿易與數字經濟開放。印尼在金融、電信、電子商務等領域獲得更大市場開放,推動數字經濟發展。

  第五,中小企業受益。得益於海關程序簡化、貿易壁壘降低,大量印尼中小企業將能夠更便利地參與區域貿易。

  根據亞洲開發銀行(ADB)預測,到2030年,RCEP有望推動印尼出口增長5%至18%,GDP增長0.07%至0.21%。

加強中印尼“拳頭産品”出口

  RCEP的生效也進一步強化了中國與印尼的經貿&&。截至2024年,中國已連續11年成為印尼最大貿易夥伴。儘管2025年4月2日美國宣布實施所謂“對等關稅”,中國和印尼之間的雙邊貿易仍繼續保持強勁增長態勢,雙方正在積極深化經濟合作,以應對全球貿易環境的不確定性。

  尤其是近期,中國與印尼在地方貨幣結算和加強産業鏈合作方面又前進了一步。

  5月25日,印度尼西亞中央銀行(BI)與中國人民銀行簽署了一項諒解備忘錄,為雙邊交易中的地方貨幣結算建立框架。此舉旨在加強兩國貨幣和金融市場合作,進一步促進地方貨幣在雙邊貿易和投資中的使用,降低對美元的依賴,提高貿易穩定性。

  同日,印尼經濟統籌部與中國商務部簽署了另一項諒解備忘錄,旨在加強工業部門和供應鏈的經濟&&。這表明兩國致力於深化在製造業和關鍵供應鏈領域的合作,共同應對全球經濟挑戰。

  自由貿易的底層邏輯是“比較優勢理論”,即各國通過發揮自身的相對優勢進行專業化生産並開展貿易,從而提升全球資源配置效率,並增加貿易各方經濟福利以及整體經濟收益。

  中印尼兩國在經貿關係上具有極強互補性,中國對印尼出口主要為機電産品、鋼鐵製品、新能源汽車等,印尼對華出口産品主要為鎳礦加工品、棕櫚油及其他衍生品、熱帶水果等。

  RCEP的核心目標之一是削減成員國之間的關稅壁壘,生效後在原有中國—東盟自貿區基礎上新增1000多個稅號的零關稅産品,為中印尼經貿合作帶來新的增長機遇。

  中國對印尼精煉棕櫚油的進口關稅在未來10至20年內將從9%降至0%;香蕉、榴蓮、山竹等熱帶水果的進口關稅從20%逐步降至0%;部分咖啡關稅從15%降至5%直到0%,可可粉關稅逐步取消;鎳鐵關稅從2%降至0%,部分煤炭品類關稅從3%到6%降至0%;印尼産紙漿關稅從5%降至0%,膠合板關稅逐步取消;印尼産南美白蝦等魚蝦類産品關稅從8%至10%降至0%,等等。

  根據RCEP,中國對印尼的最終零關稅産品比例將超過90%,印尼對中國則將在86%以上。這一政策顯著促進雙邊貿易增長,2023年兩國貿易額為1403億美元,2024年升至1478億美元,同比增長6.1%。

  以中國普通消費者日常能接觸到的印尼産優質水果為例,近兩年來印尼對華出口增長迅猛,香蕉、菠蘿、龍眼、山竹、蛇皮果和火龍果等紛紛進入這一龐大並極具潛力的市場,並且品種和數量還在不斷增加。

2023年7月5日,在印度尼西亞楠榜省印尼巨大菠蘿有限責任公司菠蘿種植園,人們將採摘下來的菠蘿裝車(無人機照片)

  今年2月份,中國海關總署專門派員前往印尼中蘇拉威西省的果園和包裝廠房一線調研,為榴蓮對華直接出口進行前期準備;3月13日,瑞幸咖啡與印尼邦蓋群島縣政府簽署合作協議,宣布在當地建立“瑞幸咖啡專屬生椰島”,5年內採購約100萬噸符合標準的椰子原料;就在美國“對等關稅”宣布10天后,印尼首批200公斤鮮食椰子運抵中國福州長樂國際機場,經海關檢疫合格後送往福州的生産企業,為印尼鮮椰進入中國市場打響頭炮。

  上汽通用五菱印尼公司是重金投資印尼的中國廠商,公司總經理唐穩生介紹,自2023年初印尼加入RCEP以來,公司新能源産品通過CKD+LOT模式(把汽車的核心零件運到國外工廠組裝,然後在工廠內部,嚴格按照生産線上每輛車的順序和配置,在需要的那一分鐘精準送到工人手邊。這樣既利用了全球化生産的優勢(CKD省錢合規),又實現了本地工廠的極致高效(LOT精益生産)),進口零件關稅已降至0,從2022年的8422&套激增至2024年的14657&套,進口金額增加55%,公司整體關稅降低81.5%,新能源車整體佔比超過60%,顯著提升五菱在市場的整體競爭力。

  他同時強調,因為RCEP打通了東盟貿易通道,印尼本土生産的汽車只要符合原産地規則,可享受更低關稅進入泰國、馬來西亞等市場,五菱也在積極推進向東盟各國出口新能源車型,以抓住東南亞電動車市場快速增長的機遇。5月23日,上汽通用五菱全球第300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儀式在印尼舉行。根據上海市國資委的最新數據,五菱品牌已在印尼售出超過4萬輛電動車,新能源汽車市場佔有率超過37%,保有量排名第一,成為印尼最受歡迎的中國汽車品牌之一。

中資“組團”布局印尼

  RCEP的15個締約國都作出了高於各自“10+1”自貿協定水平的開放承諾,擴大了在服務和投資領域的開放程度,大大提高了政策透明度,增強了中國投資者在印尼的投資信心。

  以寧德時代、華友鈷業、青山集團、格林美為代表的中資企業加速在印尼投資電動車電池産業鏈;3C産品(計算機類、通信類和消費類電子産品的統稱)廠商、工程建設單位、能源巨頭等各行業大小企業也在深耕印尼市場。

這是3月20日在印度尼西亞中爪哇省拍攝的巴唐工業園經濟特區一景(無人機照片)

  印尼中國人圈中有個笑談,國內飛往巴厘島的都是拖家帶口的休閒團,而一趟趟航班前往雅加達的都是前來尋找商機的考察團。

  在深圳經營一家冷鏈物流企業的孟先生日前密集考察印尼市場各環節。他告訴《環球》雜誌記者,因為國內合作方已經在印尼投資,但本地物流企業的效率無法滿足要求,因此對方要求他盡快“跟團”出海。

  “印尼的市場足夠大,但當地物流企業的經營和管理水平確實和國內企業存在一定差距,這就給我們進入印尼市場留下了一定空間,”孟先生説,他已經下決心入局印尼。

  對於中企投資印尼的熱度,在雅加達做同聲傳譯的華裔陳小姐也深有感觸,學習酒店管理的她2014年大學畢業後到北京學習了2年中文,這個決定徹底改變了她的人生軌跡。自從熟練掌握中文後,在印尼找工作就不再是難事了。尤其最近兩年,已經成為專業同傳翻譯的她工作應接不暇,接待了國內各行各業的考察團,並幫助中國企業家與印尼的政府、行業協會、企業對接。

  “RCEP的落地提升了印尼整體經濟社會水平,這不僅體現在實體建設上,也幫助印尼重建國民自信心。雅萬高鐵建好後我多驕傲啊,印尼有了東南亞第一條高速鐵路,雖然這裡需要改善的地方還有很多,但我們印尼開始起飛了。”她説。

從“貿易暢通”到“標準共建”

  RCEP的三年實踐表明,中印尼經貿關係已從資源互補邁向規則融合。儘管面臨保護主義與供應鏈重構挑戰,但兩國在新能源、數字經濟、金融等領域正在深度綁定,正為提升區域經濟韌性提供新範式。

  作為全球礦産資源最豐富的國家之一,印尼在總統普拉博沃號召下,繼續維護工業優化國策,與中國共同打造“鎳鈷-電池-電動車”全産業鏈,為未來全球電動車産業設立新的行業準則和標杆。

  印尼與中國在數字經濟領域的合作近年來也在快速深化,涵蓋數字基礎設施、電子商務、金融科技、智慧城市、數字治理等多個方面。華為、中興參與印尼5G基站建設並推動5G商用化;阿里、騰訊不僅大手筆投資本地電商&&,同時在印尼建立數據中心為本地企業提供雲服務;中國移動與印尼電信合作建設“東南亞海底光纜”提升區域互聯互通水平;抖音和騰訊在印尼本土短視頻與社交&&推動共建;數字金融、人工智能等領域合作方興未艾。

  RCEP為中國和印尼的經貿合作提供了制度性保障,推動雙邊貿易增長、優化産業鏈布局。儘管面臨非關稅壁壘、政策協調等挑戰,但通過深化重點領域合作、加強中小企業支持、推動“一帶一路”與RCEP協同,從“貿易暢通”到“標準共建”,中印尼合作與互利共贏仍有巨大潛力。

  正如印尼經濟統籌部長艾爾朗加所言:RCEP不是終點,而是東盟與中國共同持續繁榮的起點!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