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在大小洞天旅遊區拍攝的黃昏景色。
近年來,隸屬于三亞旅文集團的海南三亞鹿回頭風景區、大小洞天旅遊區和天涯海角遊覽區相繼免費開放。免費開放後,遊客量大增,各景區因地制宜,挖掘餐飲、交通、娛樂等二次消費潛力,探索旅遊業高品質發展。據統計,今年1月至6月,三大景區二次消費總收入同比增長129%。
新華社記者 蒲曉旭 攝
這是陳良東準備用于育苗的雜交水稻種子(4月6日攝)。
進入秋天,稻子金黃,陳良東特意請來河南的專業收割機隊收割基地裏的雜交水稻種子。看著沉甸甸的稻種,老陳心裏樂開了花。
今年61歲的陳良東是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鞏縣水尾鎮新場村的雜交水稻制種大戶,他曾經在縣裏建築工地做過多年工人。2012年,老陳回到村裏,流轉村民閒置的土地進行雜交水稻制種,從春天開始,耕田、播種、覆膜、插秧、施肥、授粉……一直忙到秋收,每年可帶動周邊100多戶村民就業。
新華社記者 楊文斌 攝pagebreak
8月29日在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拍攝的三峽朝霞(無人機照片)。
近日,長江三峽上空出現絢麗朝霞,與三峽樞紐工程構成一幅美麗的生態畫卷。
新華社發(鄭家裕攝)
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昭蘇縣濕地公園景區的“天馬浴河”景觀(7月17日攝,無人機照片)。
夏日新疆,生命如火。熱烈的陽光,撫過高山、草原、湖泊,如同熱情的樂手,奏響這片土地的獨特旋律。從那拉提草原到阿爾金山,從賽裏木湖畔到伊犁河谷,處處回蕩著生命的歡歌。
新華社記者 郝昭 攝pagebreak
這是8月31日拍攝的阿爾山市的彩虹(無人機照片)。
初秋時節,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阿爾山市秋意漸濃,景色宜人。
新華社記者 連振 攝
9月1日,在重慶市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三河鎮三河小學,學生們在操場上拋出足球迎接開學。
9月1日,全國多地學校迎來秋季開學。
新華社記者 唐奕 攝pagebreak
8月26日,在長沙市芙蓉區的隆平水稻博物館,小朋友在參觀馬王堆1號漢墓出土的稻谷。
暑假期間,許多家長帶著孩子來到湖南省長沙市芙蓉區的隆平水稻博物館,了解水稻的生産過程和發展歷史,感受糧食的來之不易,讓孩子們從小樹立愛糧、惜糧、節糧的意識。
新華社記者 陳澤國 攝
8月31日,一列動車組在晨曦中經過位于貴州省獨山縣郊外的貴南高鐵銀坡河特大橋(無人機照片)。
繼新建貴陽至南寧高速鐵路貴陽至荔波段8月8日開通運營後,南寧至荔波段于8月31日開通運營。至此,貴南高鐵實現全線貫通運營,我國西南和華南地區新增一條交通大動脈,黔桂兩地間交通出行更加便捷、西南與華南地區聯繫將更加緊密。
新華社記者 劉續 攝pagebreak
8月25日拍攝的深圳市區(無人機照片)。
8月26日是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3周年。25日晚,深圳以夜空為幕,以燈光為筆,點亮市區主要建築為特區慶生。
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 攝
這是8月17日在2023世界機器人大會現場拍攝的倣生蝴蝶機器人。
8月16日至22日,2023世界機器人大會在京舉辦。本屆大會打破傳統策展思路,從應用需求端為導向,推出“機器人+應用場景”的展覽模式,在展示機器人産品最前沿技術的同時,也讓觀眾直觀地感受機器人技術發展為生産生活帶來的變化。
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