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大旱

      今年夏天,全國多地持續乾旱,不但給農業帶來了嚴重的撞擊,也給百姓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從報道的頻次和密度我們看出,作為”中原糧倉“的河南,是受此次災影響尤為嚴重的地區。河流環繞的河南,為什麼還這麼容易乾旱?本文將與大家一起探討這個問題:



      近來,全國各地持續不解的嚴重乾旱,讓人們非常擔憂這場災害會導致糧食絕收。不如人願的是,在河南的某些重災害地區,這一擔憂很快成為了事實。”16畝玉米沒結一個棒兒“,從近日的新聞報道我們看到,無奈之下,河南駐馬店市西部的重旱區,農民只好含淚剷除絕收玉米,養地待種小麥。【查看詳情】


      ◑ 人畜飲水困難


      對於河南來説,糧食沒水喝還不是最嚴重的情況,更嚴重的情況是,人畜飲水,也出現了嚴重困難。據7月27日統計數據顯示,全省有24.5萬人、大牲畜8萬頭髮生臨時性吃水困難,而該省的寶豐縣馬圪垱村,則出現了1200多位村民共用一口水井的情況。【查點詳情】


  • 標題

    河南歷來容易乾旱,回顧“河南歷史上的旱情”

      ◐ 歷史上河南的幾次重大乾旱

      歷史上,河南發生過不少旱災。氣象學家曾利用歷史文獻記載,查得最近1000年來我國發生的重大乾旱事件14例(持續時間在3年以上,乾旱區域覆蓋4個省份以上的乾旱事件),其中出現於不同朝代、不同氣候背景下的有代表性的事例有8起。這8起中,3起以河南為中心。公元989年是中原地區乾旱的典型,該年開封的年降水量推算為191毫米,為最近的50年所未見。當時是北宋初年,未見明確的饑荒記錄;1585~1590年的大範圍乾旱持續了6年,影響最久的也是河南。當時是明萬曆年間,旱災伴有大範圍的饑荒;1637~1643年的乾旱持續時間之長、受旱範圍之大,為近百年所未見,河南省作為旱區中心所在,連旱7年之久。  【詳情】


      ◑ 近100年來河南的旱災與旱情

      從近100年説起的話,河南最著名的莫過於發生在1942年的的那場大旱災。連年的乾旱,加上當時政府的徵糧、勞役、不救濟,進一步引發了大規模饑荒,災民大量死亡。從建國以來説起的話,六十多年的氣象數據,水文數據分析顯示,中國河南、河北、山西、陜西這一帶,是中國第一大傳統旱區,發生乾旱的程度比較高,範圍比較廣,頻次比較高。再從近幾年來看,河南夏季高溫少雨的情況一直比較嚴重,今年的乾旱,與連年的積累有關。詳情】

  • 河南河流環繞 因何飽受旱災困擾?

      ◐ 有多少河流流經河南?

      其實,河南本身不是一個缺江缺河的省份,反而是個河流大省。河南省地跨淮河、長江、黃河、海河四大流域,其流域面積分別為8.61萬、2.77萬、3.60萬、1.53萬km2。全省100km2以上的河流有493條。其中,河流流域面積超過10000km2的9條,為黃河、洛河、沁河、淮河、沙河、洪河、衛河、白河、丹江;5 000~10 000km2的8條;1000~5000km2的43條…【更多】


      ◑ 雖然河流環繞,為何河南還是總有旱災?

      按説,河南有江有河,應該水資源豐富,可是為什麼卻總是發生旱災呢?

      ⊙其一、特殊的地質:乾旱之年,海灤河和淮河的徑流量,僅分別為常年徑流量的67%和40%,北方更多的河流甚至完全乾枯。且河南地處黃河中下游地帶,土壤大部分屬於沙土性質,因此水分的蒸發和下滲速度都比較快,只有西部山區的伏牛山腹地的水分蒸發量較少。為此,當地的百姓有着“五天不雨一小旱,十天無雨一大旱”的説法。


      ⊙其二、生態破壞:近幾年來,河南一直處於乾旱狀態,究其原因,與生態平衡的破壞有很大關係。河南省環保廳公布的《2013年河南省環境狀況公報》顯示,省轄海河流域為重度污染,淮河流域為中度污染,黃河流域為輕度污染。另外種樹量減少以及煤礦開採也對環境造成了重要影響。


      ⊙其三、水利設施落後:除天氣原因外,還有就是水利工程的原因。沒到乾旱,庫塘蓄水不足,抗旱水源嚴重短缺。從密集的新聞報道中我們可以看出,一到乾旱,當地的水庫都開始乾涸,見底,可見當地的水利工程並不能滿足當地的抗旱需要。所以興建能抵禦嚴重旱情的大中型水庫,對當地來説很有必要。


      ⊙其四、氣候原因:河南,特別是京廣線以西地區,降雨主要是印度洋西南暖濕氣流帶來。京廣線以東,黃河以北地區,主要是太平洋颱風帶來的水氣。今年兩者在時間上頻繁交匯,剛好在河南形成高壓無雨區。導致高溫天氣多,降水少。水利部專家李原園日前在訪談中介紹,黃河流域、海河流域二三十年偏旱,水資源衰減,很多地方衰減率達到10%、20%以上。


  • 結語:應對旱災,要學會善待水資源

      一個河流環繞的省份,卻總是陷入乾旱的困境,這除了其特殊的地質原因之外,一些人為因素也不可免責。大旱背後,凸顯了某些地區乃至全國水危機的嚴重性。抗旱防災,各地除了加強水利建設之外,注重環境保護,善待我們為數不多的水資源,是各地方政府必須學會的重要一課。【你有啥見解?】


      ⊙其五、高能耗:以2012年為例,河南全省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耗水總量高達33.75億立方米,而重復用水率亟待提高。2012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僅有1618家企業使用了重復用水,佔比不到10%。所以,工業用水量大,或多或少地對當地的用水緊張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有評估報告稱,我國絕大多數地區工業單位産品耗水率高於發達國家先進水平數倍甚至數十倍,如中國生産噸鋼耗水量最低值比發達國家同類數值高4倍。雖然工業耗能不是造成乾旱的直接原因和最主要原因,但盡快提高用水效率,保護水資源,保護好環境,對於防旱抗旱勢必會有着積極的作用。


010020040410000000000000011106911268397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