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上思客會:經濟下行壓力與上行動力
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速為7%,在這個數字的背後中國經濟正在發生怎樣的深刻變化?2015年是中國經濟非常重要的一年,“十二五”即將收官,“十三五”馬上開局。面對經濟增速的換擋期、結構調整的陣痛期及前期大規模經濟計劃的消化期這“三期”疊加的挑戰,中國經濟又該如何換擋前行?
- 厲以寧:中國經濟下一程需重視八個問題
- 林毅夫:中國經濟奇跡有沒有一般意義?
7%是經濟脫胎換骨的陣痛
-
厲以寧:保持7%也很不容易
一般經濟學認為,7%,甚至6%-7%的區間是中高速增長。沒有創新、沒有結構調整,中高速增長也是不可能的。
2015-08-06 -
劉世錦:經濟的“底”在6%-7%之間
目前我們經濟的“底”仍沒有探著。我們做過測算,這個底大概在6%-7%之間,而且會在今明兩年觸到。
2015-08-06 -
周其仁:7%背後是全球需求相對萎縮
7%,差不多相當于最高水平的一半。經濟下行的首要原因是全球需求的相對萎縮。國內成本的上升也影響了中國出口的競爭力。
2015-08-06 -
賈康:中國經濟正處在重要的市場心理關口
7%的增速,説明我們已經處在重要的市場心理關口,前瞻性綜合考慮和“相機抉擇”的調控把握是十分重要的。
2015-08-06
新常態需要扔掉哪些舊包袱
-
周其仁:三駕馬車不能再走老路
只有改,認真地改、全面地改,用改革來推轉型,我們才可以把這個時代很多新的技術、新的經濟體,新的商業模式的這些好處更大限度地釋放出來。
2015-08-06 -
許小年:結構性問題捂不住了
經濟內部積累下的結構性問題到現在已經捂蓋不住了,必須要由某種方式表現出來。在宏觀上,表現為增長速度放慢;在微觀上,就表現為企業經營越來越困難。
2015-08-06 -
白重恩:“特惠模式”帶來的經濟增長不可持續
地方政府的“特惠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為經濟增長提供了推動力,但是這種增長不具備可持續性,中國要保持經濟持續的發展,就需要實現從“特惠制度”到“普惠制度”的過渡。
2015-08-06 -
林毅夫:增速下滑多外部因素影響
持續這麼長時間的增長速度下滑,我認為有機制問題、體制問題,也有結構問題,但其實更多的是外部性因素。
2015-08-06 -
黃益平:經濟轉型面臨三座大山
從總的趨勢來説,我們經濟現在面臨的比較大的挑戰和問題,第一是去産能,第二是去泡沫,第三是去杠桿。解決這些問題,我們的經濟結構才能轉型。
2015-08-06
經濟換擋找準“擋位”很重要
-
李稻葵:建立綠色生産能力應該“兩頭在外”
中國政府應該堅定不移、義無反顧、全力以赴地執行環保標準,把爛的、糟糕的生産能力幹掉,建立“兩頭在外”的最先進的綠色生産能力,通過這個方式加快産業重組。
2015-08-06 -
姚洋:轉型升級應該插上互聯網的翅膀
互聯網是電子革命的延續,要使之發揮更大的作用,就必須讓它深入各行各業,全面提升企業的生産能力,為社會創造新的價值,這是“互聯網+”的精髓所在。
2015-08-06 -
黃益平:“一帶一路”會推動更多外向型的合作
我們現在的勞動密集型的産品的出口受到了很大的阻力,需要産業升級,很多的低端的制造業需要往海外走,尋找新的有競爭力的生産基地。如果 “一帶一路”做得好,會推動更多外向型的合作。
2015-08-06 -
肖耿:為什麼股市對創新很重要?
股票市場是鼓勵創新處理風險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機制,它用無限的股民承擔有限責任的方式來消化可能的失敗,並重獎可能的成功。
2015-08-06 -
白重恩:獲得發展新動力需要三方面創新
經濟發展要獲得新動力,要有全面的創新。一個是制度上的創新,如改革開放;二是商業模式的創新;最後是管理和技術的創新。
2015-08-06 -
劉世錦:網絡型城市化是一個新增長點
過去我們的城市化還是傳統類型的,屬于計劃經濟下的城市化,不是真正適應市場經濟的一種網絡型城市化。現在,我們應該朝這個方向發展,讓中小城市合理分擔大城市的一些職能。
2015-08-06 -
葉檀:低端制造業將是被拋棄的那只羊
制造業面臨的困境前所未有,局部的戰術變革已經無法起到作用,必須有制造、技術、品牌的全面變革。放棄低端制造業是正確的,放棄制造業極端錯誤。
2015-08-06
下一程,對中國經濟前景充滿信心
-
林毅夫:中國經濟涌現新的利好面
觀察中國的經濟應從兩個方面看,在有些産業失掉比較優勢、有些産業産能過剩、有些外資撤出時,我們也要看到新的産業不斷涌現,就業增加很多、工資增長很快,許多外資涌進的利好面。
2015-08-06 -
姚洋:看好未來十年經濟發展
我對未來經濟十年的發展仍持樂觀態度,認為維持在7%~7.5%的區間是沒有問題的——當然我們不一定主要追求經濟增長,但也沒有必要把這個目標定得太低。
2015-08-06 -
盧峰:新的經濟增長局面何時到來?
今年下半年或者明年,中國經濟有望迎來一個相對比較好的內生的制度的增長。目前的雙重調整,宏觀失衡調整和經濟結構調整,在很大程度上會決定中國經濟發展的未來。
2015-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