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應對全球金融危機一周年大事記
新華網財經視頻報道集  
 
後危機時代中國面臨的新格局與新機遇
  百年不遇的國際金融危機造就了新的國際格局:支撐中國經濟30多年快速增長的因素發生了重大變化;西方大國與新興經濟體經濟權重此消彼長,國際經濟合作和保護主義呈現新態勢;國際金融體系變革成為不容回避的話題……
 要聞 >>
發改委:“4萬億”不會擠佔民間投資空間
三大視角解讀世界經濟走勢:全球經濟暫露向好跡象
中國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一周年的五個啟示
放眼未來再啟航——關於中國經濟發展的報告
透視我國經濟復蘇的五個不確定因素
感受中國經濟澎湃動力 互補共生 亮點 透視"民工荒"
 經濟熱點 >>
[公司]聯想集團第二財季扭虧為盈 全球市場份額創新高
[財富]09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王傳福奪魁 "低碳富豪"亮點
[消費]中國或將下調奢侈品關稅10% 調與不調都"鬧心"
[區域]上海迪士尼項目獲批 誰能搭上財富快車? 懸念
[外貿]廣交會有望成世界第一貿易&& 多重信號促"雙穩"
[國際]IMF拋黃金 印度接盤200噸 金價飆新高 中國應行動
[樓市]購房優惠政策取消傳聞風聲鶴唳 部分銀行先行收緊
 
  新華特稿   更多 >>
經濟觀察:透視跨國公司的中國戰略
化危為機的“上海圖譜”
中國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一周年的五個啟示
放眼未來再啟航——關於中國經濟發展的報告
互補與共生— —長三角區域協調合作發展探訪記
新能源産業:金融危機中的經濟增長亮點
透視“民工荒”:結構調整呼籲企業“集約化”用工
感受中國經濟的澎湃動力——長三角地區創新型企業採訪見聞
透視我國經濟復蘇的五個不確定因素
中國增長——全球經濟迷霧中的燈塔
  宏觀經濟   更多 >>
吳曉求:中國將成為全球新金融中心
中國應從迪拜危機吸取什麼教訓
明年通脹還是通縮 各方觀點分歧
李稻葵:明年經濟增長8.5%-9% 結構調整不可避免
前10月零售總額增速創30年新高 內貿已成經濟增長關鍵
  行業動態   更多 >>
煤化工:繁榮中潛伏風險
航空業“減排”不能承受之重?
僅憑“抑”字難解産能過剩問題
文博會簽下55億美元大單
前十月鋼鐵凈進口四十萬噸
  媒體聚焦   更多 >>
4萬億大單一年看
一年四批中央投資 促民生更有盼頭
冷靜應變防通脹
經濟回暖的大勢下 調結構正在路上
“四萬億”真金白銀沒白花 投資勝任“火車頭”
抑制産能過剩 把好環保土地融資三道閘
民營經濟期待同一起跑線
刺激政策力促經濟V型回升
調整結構需要發揮市場的作用
中國經濟健康持續發展的四大條件
  區域地方   更多 >>
文博會簽下55億美元大單
堅決打好結構調整這場硬仗
上海,經濟轉型大幕再啟
上海清算所助力滬國際金融中心建設
南鑼鼓巷小店上演暗戰
  分析評論   更多 >>
化危為機的“上海圖譜”
中國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一周年的五個啟示
中國經濟化“危”為“機”
“保八”大勢已定 發展仍須努力
新華時評:撬動消費仍需多方加力
 專題策劃 >>
中國經濟“三季報”
中國經濟面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依然以一季6.1%、二季7.9%、三季8.9%的增速,劃出堅定的“上行線”。
話題:産能過剩的病根在哪
9月經濟數據
金融危機周年紀
8月份經濟數據解讀
經濟熱點話題系列談
 財經圖表 >>
四萬億元投資計劃實施近一年取得明顯成效
一攬子計劃一周年
“北大倉”糧食總産今年將超過850億斤
前三季進口汽車市場穩步增長
預計明年我國工業經濟將延續平穩增長態勢
9月全國石化行業總産值創年內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