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 | 國際 | 港澳 | 台灣 | 財經 | 法治 | 社會 | 紀檢 | 體育 | 科技 | 軍事 | 文娛 | 圖片 | 視頻 | 論壇 | 訪談 | 微博

VOL 38

2014年1月23日

  有位讀者給記者來信,提到他的小姨50多歲,在老家,收入微薄。前段時間帶了一位如新的“老師”來他們家吃飯,席間大談“倍增理論”“如新理念”,並借機鼓動大家買些産品。大家礙於情面,只得紛紛掏錢。之後,家裏人都覺得這像是傳銷,勸小姨收手,可是小姨完全迷進去了,還有一套套的理論。誰也説不過她,最後甚至要要把房子賣掉去換錢買産品。那麼,這裡所説的“如新事業”究竟是什麼呢?
如新的直銷個案的“N宗罪”裏最大的問題,便是其銷售人員存在分層級、多層次計酬的“金字塔模式”,一旦涉及,或被吊銷牌照。根據我國頒佈的《禁止傳銷條例》和《直銷管理條例》,中國的直銷企業只允許單層次直銷,不允許直銷團隊發展下線,不得實行多層次計酬,直銷員獎金最高不得超過30%;直銷企業只能在國家經過審批通過的制定區域內開展直銷業務,銷售同樣經過國家審核通過的規定産品;此外,直銷企業及其分支機構不得以繳納費用或者購買商品作為成為直銷員的條件。[點擊詳細]
多層次計酬的“金字塔模式”

多層次計酬的“金字塔模式”

看“如新”怎樣編織謊言

捏造傳播政府工作報告內容

7日,一位如新直銷商邀請記者前往其位於北京朝陽門附近的工作室詳談。記者跟隨他來到一座住宅樓內的一個小房間,裏面擺着1張桌子,3把椅子。直銷員拉攏記者,“想不想半年就掙100萬?趕緊加入我們的直銷團隊,2007年十屆人大五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都提出‘直銷是現在的趨勢,是國民擇業的最好機會,無數人定會在這個行業中成功’”。記者查證發現,2007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並未提及直銷。此外,如新的宣傳冊還提到2009年中國直銷協會秘書長提出,“直銷是未來十年能增長30倍的行業”。記者調查發現,“中國直銷協會”是挂靠在香港某商業公司旗下的子公司,並非在民政部登記的社會組織。[點擊詳細]

宣傳冊説謊 所謂“基因重設”技術,純屬編造

如新公司的宣傳冊稱,如新掌握的ageLOC技術可“重設老化相關的基因”“回復年輕狀態”。有直銷員稱,這一基因技術已經科學研究證實,相關研究成果發布在《科學》雜誌上。記者了解到,上述研究論文共兩篇,分別發表於1999年和2009年。記者通過《科學》雜誌官網查閱發現,2009年的題為《熱量控制延緩恒河猴的疾病發生和死亡》的文章和1999年的題為《衰老的基因表現圖譜和通過熱量控制延緩衰老》的文章,均未提到如新所稱的“重設基因”技術。專家也&&,還沒有一種學説能夠獨立解釋人類衰老的原因,而且也並不知道有‘重設基因’這個説法,轉基因也極少用在人類身上。[點擊詳細]

“每年能買一輛豪華跑車”?

  32歲的徐小姐從去年十月份開始決定告別如新。她告訴記者,有一次她被夥伴拉着去聽一場培訓會,一名據稱是來自日本的如新直銷員講述自己是如何用各種技巧實現了業績飛躍的。“我記得印象最深的就是‘他説自己每年能買一輛豪華跑車’”。 這時徐小姐才知道真正想在如新里掙錢,並不是依靠自己拼命推銷商品,而是要靠發展更多的夥伴,讓他們繼續發展,這樣才能都為自己累積業績獲得提成。她為了提升自己的業績,每月只能先自己花錢囤積下商品衝業績,家庭也因此出現了矛盾,導致最終選擇了退出。[點擊詳細]

通過下線賺錢是如新潛規則

  真正讓徐小姐驚醒的就是“拉下線”,因為這就是她印象中的傳銷。徐小姐確認,在她參加的幾次培訓中,培訓老師都是直接將發展下線、從下線獲得提成當作了如新直銷員獲得成功的標誌。根據培訓老師的話説,“對於高級別的直銷員肯定不能再靠自己一件一件賣商品掙錢了,那樣累死也掙不來別墅啊!”而根據老師的話説,從下線獲取提成,不是剝削更不是見不得人的事,而是對你之前為如新奮鬥的回報,因為能達到這個層次的人都是一點一點幹出來的。[點擊詳細]

多機構介入調查如新

被曝涉傳銷 工商查如新

商務部和國家工商總局表態,要求核查相關情況。如新公司回應稱,正在配合國家有關部門進行溝通和核查,公司一直在中國依法合規經營。17日上午,北京市工商局已開始核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商務部支持和保護直銷企業依法依規開展經營活動,對任何單位、企業、個人的傳銷和違規直銷行為,則支持相關部門根據《禁止傳銷條例》和《直銷管理條例》予以查處。國家工商總局&&,高度重視如新在華涉嫌違法違規的報道,要求相關工商機關調查核實情況。[點擊詳細]

美國8家律師事務所宣布起訴“如新”

1月15日至16日,美國陸續有8家律師事務所發布聲明,宣布代表投資者對“如新”公司提起訴訟。路易斯安那的KSF律師事務所發布在華爾街日報網站上的公告説,訴訟由該所的合夥人、路易斯安那州前總檢察長小查爾斯·福迪發起,目標是查清楚如新公司及其高管是否違反了州和聯邦的證券法。他們&&,調查的重點是如新公司是否違反了中國法律,以及是否及時向投資者披露了相關信息。他們已經受到很多投資者的委託,準備在幾天內提起訴狀。[點擊詳細]

【責任編輯】葉蘇潯
小心被群體效應精神控制

小心被群體效應精神控制

近幾年,由於跨地域、隱蔽性強、新媒體傳播手段等原因,類似利用集會、培訓進行“洗腦”的現象不斷增多,且屢禁不止。究其深層次的原因,專家認為,這是因為在現代社會的發展過程中,一些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發生扭曲的表現。[點擊詳細]

01003009090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