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 | 國際 | 港澳 | 台灣 | 財經 | 法治 | 社會 | 紀檢 | 體育 | 科技 | 軍事 | 文娛 | 圖片 | 視頻 | 論壇 | 訪談 | 微博

VOL 37

2014年1月14日

專治“熊孩子”的全通教育,自己又是什麼呢?
  1月13日,這家類SP公司,開始進行網上申購登陸資本市場。但作為中國移動“校訊通”業務的相關公司,其商業模式堪稱原始,業務收入甚至有被“清零”的風險。有專家疾呼:它的風險比萬福生科、*ST大地不知要大多少倍!管理層如果允許這樣公司上市,等於是對“保護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利益”這句話自扇嘴巴。
“校訊通”是中國移動面向全國的一項短信增值業務,是為方便中小學教師與家長及時溝通的一項服務,在全國有上千家合作夥伴,其中規模排名前列的一家合作公司就是全通教育,公司首發申請在2012年7月24日獲得通過。
  而在近日,眼看著就要登陸資本市場的同時,他們在深圳的同行正遭遇“滅頂之災”——2014年1月1日起,深圳市教育局要求“校訊通”業務不允許向家長收費。“禁令”之下,廣東其他地市是否會跟進?教育部門可能出現的政策變化,讓投資全通教育可能面臨不小的風險。同時,全通教育有超過96%營收來自“家校互動”這種短信增值業務,有投資者在網上發問:“在微信、QQ群、易信普及,訊息如此發達的時代,這樣的公司除了壟斷,還有啥競爭力?”[點擊詳細]
核心産品將面臨生死存亡

核心産品將面臨生死存亡

恐龍時代的全通教育

十幾年前的核心産品,並非因為經典

近年來,該公司家校互動信息服務收入佔其主營業務收入比重超過96%,係重點推進業務。全通教育依託於中國移動的增值服務業務,是一家移動互聯網服務內容應用服務的直接提供商,全通的短信模式是10年前的模式,銷售的模式則是十幾年前的模式,往往靠銷售員去跑一個個學校客戶,依賴於其與學校決策者的私人關係。
  在業內人士看來,2013年以來,微信等移動APP低成本的社交群溝通功能已能實現家長短信箱業務的部分功能,部分現有客戶可能因APP使用成本低等因素放棄使用全通教育的産品。[點擊詳細]

衣着華麗馬甲的“SP”疑團

在招股書中,全通教育給自己的定義是“首家家校互動信息服務上市公司”,但業內一陣見血地指出:這家公司實質上就是一個“SP公司”。
  “這個模式挺簡單。”廣東省移動公司的一位內部人士稱:“就跟之前很火的天氣預報短信差不多,當年有些公司有氣象局的資源,可能又有中國移動的資源,兩方面一對接,生意就來了。”這位人士&&,近年來SP業務不斷萎縮,廣東移動很多不規範的業務都相繼被砍掉,不少人員也逐漸分流到諸如移動互聯網之類的新興部門。可就在這樣的背景下,全通教育竟能IPO順利過會,這家公司是怎麼做到的?[點擊詳細]

迷你版神州泰嶽?

查閱全通教育公開信息可以發現,其業務存在兩個嚴重依賴:在合作夥伴上嚴重依賴中國移動,而區域市場上,嚴重依賴原來的廣東市場。
  “校訊通是中國移動的一個&&,不過並不像飛信那樣是全網産品。”一名中國移動內部人士透露,校訊通並沒有一個統一的承建商,同時,在各地的系統承建上,也不一定只對接一家公司。中投顧問文化行業研究員蔡靈&&,全通教育很大一部分收入來自於中國移動,今後如果與全通教育類似的企業增多,勢必削弱全通教育的議價能力,使盈利空間縮小。[點擊詳細]

能把你“亮瞎”的潛伏股東

作為全通教育三家機構股東之一,“中澤嘉盟”是全通教育第四大股東。而中澤嘉盟的5位股東,則分別是俞敏洪、江南春、丁健、吳鷹和桂松蕾。招股書一經披露,商界“大鱷”浮出水面,有投資者驚呼如此股東陣容當真“亮瞎了”。“教育領域的龍頭人物俞敏洪自不必説,而通過一系列資本運作和收購手段將分眾快速做大的江南春投資全通的意圖則令人遐想。”中信證券計算機高級分析師陽嘉嘉&&,未來全通在在線教育市場的資本運作手段將令人期待。[點擊詳細]

“帶病”上市只為再演“造富神話”?

強者愈強?後市難料

眾大佬潛伏體量和業績都並不突出的全通教育,所為何來?關於全通的“模式”,在教育、IT業內及投資界人士中仍然爭執不下。有人看好:“(全通)在資本和品牌上應具備優勢,這種商業模式也應該具備馬太效應,強者愈強。”但更多的人認為,全通的家校互動業務模式“簡單落後”“後市難料”。
  根據全通教育公告,中澤嘉盟將在其到期日2017年6月8日前依法全部減持所持全通教育股份。[點擊詳細]

積極上市,只為一對夫婦的“造富夢”?

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透露,根據全通教育披露的盈利數據測算,公司2013年每股收益約為0.5元,按目前創業板平均市盈率粗略計算,全通教育上市後股價有望達到25元。財富的巨大增值背後,全通教育控股股東陳熾昌夫婦是最大受益者。招股説明書顯示,陳熾昌夫婦直接、間接持股達到3255.01萬股,如達到市場預期股價,陳熾昌夫婦身家將超過8億元。積極上市背後或是巨大利益在推動。[點擊詳細]

【責任編輯】黃博陽
恐龍入市前途難料

恐龍入市前途難料

在諸多不確定性因素下,依靠短信工具開發的系統&&,在移動互聯時代則不可避免地面臨微信等移動APP的衝擊。如何求變,成為擺在這家創業板新晉公司面前的一道課題。[點擊詳細]

01003009090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