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11超日債宣布因無法按期支付利息成為國內首例違約債券。10月,*ST超日的重整計劃帶來轉機。*ST超日堅持20%的受償比例,普通債權人明確要求上提。這場兌付危機即將迎來關鍵時點,但對於重組條款的爭論和各方利益的拉鋸卻仍在進行。手握47億元的普通債權組每上調1個點,意味着未來的重組方要多掏4700萬元現金。一場圍繞超日重組博弈局在進行最後的角力,*ST超日能否重組成功,答案即將破曉。
10月23日,*ST超日重整計劃若不能獲得債權人會議通過,則幾乎等於宣布了*ST超日破産清算並退市。儘管協鑫集團表態,重整計劃已對各方利益做了最大兼顧但直至債權人會議召開的頭一天,分歧仍然存在。“支持重組,但不支持償付比例”的聲音在普通債權人中迅速蔓延。根據相關法規,已連續三年虧損的*ST超日必須在2014年12月31日前完成重整,否則*ST超日將直接進入破産清算程序。如果重組方案沒有通過,按照規定需要&&第二套方案,但是目前包括協鑫在內的9家重組方,並沒有準備第二套重組方案。[點擊詳細]
利益各方的暗戰

重整投資人身份耐人尋味

除焦點江蘇協鑫外,參與超日重整投資還有8位投資人,其信息卻在公告中被一筆帶過。查閱諸多資料,可知8位投資人大部分是突擊設立或突擊增資的有限合夥基金,顯然係為參與*ST超日重整而來;其背後控制人涉及各種身份——西安國家航空産業基金、上海久陽投資集團、上海中璞、東富投資,以及一系列自然人,設立時間或增資時間大多在2014年8月、9月。最值得關注的是,作為投資者之一的上海韜祥投資管理中心,據查其設立股東為上海中民銀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深圳中民資本管理有限公司,其背後則是8月剛揭牌的中國民生投資股份有限公司[點擊詳細]

難有上調比例具體措施

目前超日管理人和協鑫方面&&都沒有上調比例的具體舉措。超日重整案投資人不只是協鑫集團下屬的江蘇協鑫一家,還包括了嘉興長元、上海安波、北京啟明和上海韜祥等8方。償債資金只是承擔一部分,另外8方財務投資者則是債務清償和恢復生産經營資金的支持方,要上調受償比例,就得8家公司一致同意。普通債權組總計涉及債權47億元。每上調1個點,意味着未來的重組方要多掏4700萬元現金。缺少鉅額現金和8家公司的利益分配將成為上調償付比例的掣肘。[點擊詳細]

前途未卜的超日

“殼”的價值

*ST超日的“殼”無疑是重組方願意幫助其償還債務、恢復經營的先決條件。A股市場借“殼”上市的公司屢見不鮮,而*ST超日“殼”的價值究竟還有多少?但根據相關法規,已連續三年虧損的*ST超日必須在2014年12月31日前完成重整),才能保住“殼”。換言之,在未來兩個月內,一旦*ST超日無法完成重整,便會失去“殼”,即喪失其在重組方眼中的價值。[點擊詳細]

“組”的矛盾

重組方案充分考慮了11日超日債權人的利益,中國長城資産管理公司以及重組方之一上海久陽投資管理中心同時發出《保函》,兩家公司將合計在8.8億元額度範圍內為11超日債提供連帶責任保證,11超日債本息將全額受償。反對重組方案的普通債權人認為,11超日債持有人的這種做法是為了自己的利益,一旦重組成功,重組方將賺得盆滿缽滿,等於用14.6億元現金,獲得16.8億股股份,投資成本僅為0.87元每股。一方面普通債權人想要阻止重組方案通過,另一方面則是11超日債持有人極力推進重組方案獲得通過,雙方的分歧和矛盾也就此産生。[點擊詳細]

資本市場的一課

違約案的反思

作為中國資本市場公募債券違約第一案,*ST超日的償付危機給中國資本市場上了很重要的一課,那就是無論是股權、債權還是政府監管都是有邊界的,所謂剛性兌付也好,政府出面也罷,都不是萬能的。中國金融市場一直以來都有着這樣那樣的怪圈,股票從不退市、債券從不違約、政府從來兜底。但在這樣一場危機困局中,一切都出現了變數,無論是股權還是債權都要自擔風險,監管也只是從中協調,這是這場風波留給中國資本市場的一個寶貴經驗。[點擊詳細]

依法治國的試金石

守約和違約都是經濟行為中自然發生的兩種狀態,不能因政府等人為埋單,造成債券市場的虛假繁榮,也不能刻意鼓勵違約來顯示對剛性兌付的打破。以這樣的標準衡量,中國金融市場距離“依法治市”仍然“路漫漫其修遠兮”。鬧得沸沸颺颺的超日債風波,恰可成為依法治國的試金石。政府究竟是為超日行政兜底還是內部重組協調,謎底即將截開。[點擊詳細]

【責任編輯】劉緒堯
從超日債看剛性兌付的底線

從超日債看剛性兌付的底線

從超日本次破産重整中,我們可以推測監管部門力保公開發行債券剛性兌付的底線,甚至也可進一步推測,華銳風電、中科雲網所發行的公司債,如果兌付時散戶持有量較高,也有可能採取類似處理方法。[點擊詳細]

01003009090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