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日,阿里巴巴成功登陸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開盤股價飆升,收盤時市值躍至2314億美元,超越美國兩大電商巨頭亞馬遜和億貝的總和。自1999年創立,阿里巴巴僅用了15年時間,就從一家誕生於狹小公寓的小型互聯網公司發展到備受華爾街追捧的中國電商巨頭。
  馬雲當天沒有親自敲開市鐘,而是邀請了8名來自中國和美國的普通淘寶客戶登上了紐交所的敲鐘陽&。
昨日,全球阿里人都穿上了同一件T恤衫,這件衣服上印了一隻景泰藍淘公仔,還有兩句話: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有網友感慨:阿里巴巴上市!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旁住了6年,從來沒看過一個公司上市來了這麼多媒體。有海外媒體記者發推特稱:知道紐交所大廳有多瘋狂嗎?我們的攝像人員和製片人學會了一句中國話:請讓路!
  馬雲還&&,“15年前,我告訴我的團隊。如果我可以成功,80%的中國人可以成功,80%的全球年輕人也都可以成功。”[點擊詳細]

阿里巴巴上市路根植中國需求 仰仗國際融資

作為一家沒有國資背景和體制牽絆的新興電商企業,阿里巴巴的成功無疑是中國市場經濟條件下,資本技術要素“野蠻生長”的産物。
   少有行政審批和干預成為阿里巴巴創業的重要優勢,這利於其輕裝上陣,集中力量做強技術與渠道。此外,軟銀、高盛和富達投資等國際風投機構,為阿里巴巴提供了最初的啟動資本,使阿里巴巴具有深厚的國際背景。[點擊詳細]

里程碑助推中企赴美上市潮 中概股再成焦點

阿里巴巴的IPO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事件。與此同時,這幾年顯而易見的變化在於,人們對於投資中國的興趣明顯增強,整個全球互聯網的格局正在被重新排列。阿里巴巴是一個讓人印象最深刻的例子,它能夠打破原有的互聯網競爭格局。
   對阿里巴巴本身而言,這次融資帶來的資金將有利於其後續的發展。在不少人士看來,阿里的上市還將助推新一波中國公司的赴美上市潮,並掀起互聯網、電子商務等同行業公司登陸資本市場的熱情。[點擊詳細]

合夥人受益,員工獲驚喜

從創建阿里巴巴的“十八羅漢”,到發展為30人的“阿里合夥人”,作為公司的高層管理者和精神文化的傳承者,一路跟着馬雲從西湖之畔走向紐約的馬雲“小夥伴”們是阿里上市最大的個人受益者。
   在阿里巴巴30位合夥人中,24位來自阿里巴巴,6位來自集團關聯公司或相關公司。這30位合夥人共持有阿里巴巴14%的股份,價值超過210億美元。毫無疑問,這30個小夥伴裏至少將誕生兩位億萬富豪:馬雲和蔡崇信。[點擊詳細]

華爾街投行分食高額承銷費

在這場陣勢龐大、緊鑼密鼓的IPO中,收益方之一還有阿里巴巴的承銷商們。 據悉,阿里此次承銷商有六家,分別為瑞士信貸、摩根士丹利、JP MORGAN、德意志銀行、高盛和花旗,其中瑞士信貸是主承銷商,其他承銷商也分別擔負着不同的角色。這些投行將瓜分阿里上市的高額承銷費用。
   此前有來自媒體的消息稱,六家投行將可分享阿里巴巴4億美元的上市佣金。但之後業界傳言,稱阿里此次以談判壓低承銷費率,比Facebook當年IPO還要低0.1%。即便如此,慕名而來的投行還是想從中分一杯羹。[點擊詳細]

阿里上市,中美互聯網強國對壘地位將形成

阿里巴巴的美國上市,將會成為全球互聯網行業的一個標誌性事件,因為它的模式代表互聯網接下來的發展趨勢,而中美兩個互聯網強國的對壘地位也已經形成。 互聯網研究專家方興東分析説,阿里巴巴的上市將會使中美互聯網領軍企業市值的比例由一年前的1:4改寫為歷史性的1:2。
   對於阿里巴巴的發展,我們不能有狹隘的情緒。它給中國市場創造了海量的就業機會,真實地改變了很多人的生活。通過阿里巴巴上市,會帶動整個産業快速發展,進而推動中國在互聯網産業的長足進步,這是中國最大的收益。[點擊詳細]

中國企業將從“商品貿易”升級到“資本流動”的新階段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陳鳳英認為,“阿里巴巴們”赴美上市、中國富商熱衷投資美國股市房市等現象表明,中美之間的經濟合作正從過去以“商品貿易”為主,升級到“資本流動”的新階段。在這一階段,雙方合作的溢出效應會更大,對經濟的提振作用也更為明顯。[點擊詳細]

【責任編輯】游蘇杭、孫炎
01003009090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