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1月14日電 題:10月份主要指標出爐,如何看待當前經濟運行態勢?
新華社記者王雨蕭、黃垚
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9%;全國服務業生産指數同比增長4.6%……10月份我國主要經濟指標最新出爐。
當前經濟運行呈現哪些特點?全年經濟發展預期目標能否順利實現?在國新辦11月14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介紹了相關情況。
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
付凌暉介紹,10月份我國生産供給基本平穩,就業總體穩定,物價有所改善,新動能培育壯大,國民經濟保持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發展態勢。
生産供給繼續增長。從農業看,秋糧面積穩中有增,單産持續提高,全年糧食豐收在望。從工業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9%,保持總體穩定。服務業增勢平穩,國慶和中秋假期疊加帶動下,住宿和餐飲業生産指數同比增長3.9%,比上月加快2.6個百分點。
市場銷售持續擴大。10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2.9%,消費品以舊換新相關商品銷售保持較快增長。1至10月份,服務零售額同比增長5.3%。
1至10月份,全國固定資産投資同比下降1.7%。
“扣除價格因素,固定資産投資保持小幅增長,投資的實物工作量仍是增加的。”付凌暉説,儘管增速放緩,但投資結構在優化,前10個月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2.7%,增速快於全部投資,佔全部投資比重達到25.6%。
付凌暉介紹,10月份,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0.1%,增速比上月回落,主要是上年同期基數較高因素影響。將9月、10月合併來看,今年進出口保持總體穩定。
從就業和物價看,10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1%,比上月下降0.1個百分點。10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0.2%。
付凌暉&&,總的來看,10月份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也要看到,外部環境不穩定不確定因素較多,國內結構調整壓力較大,經濟平穩運行面臨不少挑戰。
轉型升級紮實推進 新動能繼續壯大
從多項數據指標看,今年以來我國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加快培育新動能繼續取得積極成效。
“消費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不斷拓展,數字、綠色、智能産品消費快速壯大,服務消費穩步擴大。1至10月份,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達25.2%,比1至9月份提高0.2個百分點。”付凌暉説。
從投資看,高技術領域投資較快增長,1至10月份,航空、航天器及設備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19.7%,信息服務業投資增長32.7%。從出口看,機電産品和高技術産品出口擴大,對外貿支撐作用明顯。
産業升級態勢明顯。1至10月份,規模以上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5%,佔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36.1%。現代服務業發展勢頭良好,前三季度,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增加值合計佔第三産業的比重達到16.3%,比上年同期提高0.8個百分點。
此外,新興産業發展壯大,引領支撐作用增強。1至10月份,規模以上數字産業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5%,智能設備製造、電子元器件及設備製造行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1.1%和12.3%。
“總的看,我國經濟結構調整仍在穩步推進中,新舊動能轉換存在陣痛。但從未來發展看,新質生産力培育成長,新動能持續壯大,經濟高質量發展趨勢向好。”付凌暉説。
實現全年預期目標具備較多有利條件
付凌暉&&,從下階段看,儘管經濟運行還面臨不少風險挑戰,但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支撐條件和基本趨勢沒有變化,實現全年預期目標具備較多有利條件。
“從宏觀經濟四大指標來看,我國經濟平穩運行態勢沒有改變,為實現全年目標打下堅實基礎。”付凌暉説,前三季度國內生産總值同比增長5.2%,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位居前列。就業物價總體穩定,國際收支基本平衡。
在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各項措施作用下,市場銷售穩步擴大,前10個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4.3%,快於上年全年。外貿韌性持續彰顯,前10個月我國對東盟、歐盟、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分別增長9.1%、4.9%和5.9%,快於全部貨物進出口總額增速。
“下階段,做強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繼續發力,將有利於拓展市場空間,促進市場需求進一步擴大。”付凌暉説。
今年以來,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加緊實施,對穩經濟發揮了重要作用。
“近期相關部門推出5000億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盤活使用地方債結存限額,用於補充地方政府綜合財力和擴大有效投資。同時,&&措施進一步激發民間投資活力。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協同發力,將有助於增強經濟上行動力。”付凌暉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