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1月14日電 題:全國鐵路建設穩步推進 前10月完成固定資産投資6715億元
新華社記者樊曦
初冬時節,從西南山區到華中大地再到東海之濱,多地鐵路重點工程建設現場熱度不減。箱梁精準落位、特大橋順利合龍、隧道貫通進入衝刺階段……一批關鍵建設節點取得突破,折射出我國鐵路建設高質量推進的堅定步伐。
記者從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獲悉,今年1至10月,鐵路建設優質高效推進,全國鐵路完成固定資産投資6715億元,同比增長5.7%,有效發揮了對全社會投資的拉動作用,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在四川,成渝中線高鐵建設者與寒潮賽跑。隨着最後一榀箱梁穩穩落在龍橋溝特大橋橋墩上,由中鐵十九局承建的四川段八標段箱梁架設任務全部完成。八標段橋隧比高達78%,共架設279榀箱梁,其中八成以上為重量超過700噸的“巨無霸”。面對44處工點分散佈局、跨路施工和橋隧過渡段作業空間受限等難題,建設團隊優化運輸路徑,通過自動化架梁設備實現梁體“零損耗”轉運,順利完成高強度施工任務,為後續無砟軌道施工奠定基礎。
類似的建設“進度條”在全國多地不斷刷新。進入10月以來,盤州至興義高鐵進入運行試驗階段,廣州至湛江高鐵廣州至新興南段進入聯調聯試階段,西安東站站房主體結構順利完工,成都至達州至萬州高鐵全線控制性工程遂寧涪江特大橋順利合龍。一項項“進度條”背後,是工程組織持續優化、關鍵技術更加成熟的系統性提升。
在湖北,全國首個空鐵貨物聯運工程——花湖國際機場鐵路聯絡線正在加緊建設。面對弱風化粉砂岩等複雜地質挑戰,中鐵二十五局建設者成功完成塘頭角大橋1.8米超大直徑、52米超長樁基施工,為聯絡線接入鄂州火車站創造了條件。該項目是湖北構建鐵水公空多式聯運體系的關鍵工程,建成後將有力助推鄂州花湖國際機場打造國際航空貨運樞紐,促進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高風險、高難度控制性工程的突破,凸顯我國鐵路建設在技術裝備和施工組織方面的持續進步。在安徽滁州,由中鐵十四局承建的滬寧合高鐵豐山隧道累計掘進突破5000米,進入最後衝刺階段。“作為全線重難點工程,這座全長5.49公里的隧道穿越4條斷裂帶。我們採用超前鑽孔、水壓爆破等先進工法,強化施工組織,實施網格化管理,確保隧道安全高效掘進。”項目負責人朱喊東説。
在山西忻州,由中鐵十一局承建的雄忻高鐵五台山站特大橋順利合龍,大橋首次採用整體式蓋梁施工。建設團隊創新採用懸臂澆築施工工藝和智能張拉壓漿設備等新型工裝,並通過無人機巡檢和人工智能分析技術,有效保證了大橋施工安全和質量。作為山西首條設計時速350公里的高速鐵路,雄忻高鐵將為當地更好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提供重要支撐。
國鐵集團建設部工程管理處處長薛暉&&,今年以來,國鐵集團聚焦服務國家戰略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科學有序推進鐵路規劃建設,加快構建世界一流現代化鐵路網,進一步提升了路網通達性和覆蓋面,促進了區域高水平互聯互通。
“鐵路建設投資既帶動智能裝備製造、建築材料等上下游産業發展,也通過改善區域交通條件,為人口流動、産業布局優化和區域協調發展增添新動能。”薛暉&&,下一步,鐵路部門將持續推進重點工程建設,強化安全和質量控制,確保高質量完成全年鐵路建設投資任務,努力實現“十四五”圓滿收官,服務和支撐我國經濟持續回升向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