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財經觀察丨“種”出來的鑽石 待開發的千億市場-新華網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5 09/24 16:43:08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財經觀察丨“種”出來的鑽石 待開發的千億市場

字體:

  新華網北京9月24日電 題:“種”出來的鑽石 待開發的千億市場

  新華網 劉夢嫣

  位於河南長葛市人民路的黃河旋風培育鑽石工廠,數&六面頂壓機在自動化系統控制下不停運轉,工作人員將高純原材料的正方形合成塊放進六面頂壓機中,數周後便可得到人工培育鑽石毛坯。

  2025年8月13日,位於河南省長葛市的黃河旋風股份有限公司金剛石合成車間。新華網 劉夢嫣 攝

  近年來,培育鑽石行業備受關注。據市場研究公司財富商業洞察(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數據顯示,全球培育鑽石市場規模預計將從2024年的258.9億美元增長至2032年的744.5億美元。

  中國的培育鑽石市場也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據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發布的《2024年中國珠寶行業發展報告》,2024年我國培育鑽石毛坯進出口總額為12296萬美元,同比增長82.11%;培育鑽石成品進出口總額為19460萬美元,同比增長78.09%。

  數周“種”出一顆鑽石

  最近,35歲的晨陽(化名)為了給閨蜜慶生,花了一萬元左右買了一副一克拉的培育鑽耳釘作為禮物。“閨蜜收到後覺得與天然鑽石看起來完全一樣,而且亮度很高。”晨陽&&,以後自己也會考慮買培育鑽石配飾來“犒勞”自己。

  提到天然鑽石,人們可能更“耳熟”。據天然鑽石協會官網,天然鑽石是在地下140到190公里處的地幔中形成的,碳原子在地幔中暴露於高溫高壓之下,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這些原子結合成堅硬的晶格結構。然後,強大的火山噴發將這些粗金剛石帶上來,嵌入地殼,等待人們的發現。

  與天然鑽石的“自然孕育”不同,人工培育鑽石則是從實驗室裏“培育”出來。據黃河旋風鑽石事業部技術總工李建華介紹,目前人工培育鑽石主要通過高溫高壓法(HPHT)與化學氣相沉積法(MPCVD)兩種製造方法培育而成。

  其中,高溫高壓法是較為傳統的鑽石合成方法之一。以高純度的石墨為主要原料,和催化劑等材料組裝成合成塊,隨後將合成塊放入六面頂壓機中,緊接着再調整溫度和壓力,在高溫高壓條件下,石墨的碳原子結構重新排列,形成鑽石晶體。

金剛石半成品(供圖: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培育鑽石分會)

  黃河旋風鑽石事業部銷售經理劉曉磊在接受採訪時&&,近年來,培育鑽石市場需求呈現顯著增長態勢,這一方面得益於消費者消費觀念的轉變,另一方面也源於培育鑽石自身的多重優勢。

  相較於天然鑽石,培育鑽石從成分、外觀、物理性質、化學特性、光學性質等方面與天然鑽石幾乎一致,且價格方面有一定的優勢。

  不同於天然鑽石漫長的生長過程,收穫一克拉左右的培育鑽石最快僅需一週。隨着技術進步,培育鑽石如今已經成為一種可以被大規模量産以及質量可控的産品。

  鄭州培育鑽石國際交易中心陳列的培育鑽石展品(供圖:鄭州培育鑽石國際交易中心)

  在小紅書、微博、微信等網絡&&,培育鑽石正成為年輕消費者關注的熱門話題之一。以淘寶為例,當搜索“培育鑽石”時,會發現部分培育鑽石店舖的銷量可以達到100萬元以上。在微博上,“培育鑽石”話題有1956.9萬閱讀量,4.2萬討論。

  隨着悅己消費的興起,越來越多的人通過購買珠寶配飾來獎勵自己、表達個性等。鄭州培育鑽石國際交易中心(籌)市場發展部經理郭天英表示,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尤其是年輕消費者開始將培育鑽飾品視為一種時尚選擇而不是投資方式。

  我國培育鑽石行業面臨多重挑戰

  “在朋友‘安利’前,我對培育鑽石一無所知。”吉林的消費者劉先生説。

  “在不了解時,我認為培育鑽石就是‘假鑽石’。”來自山東的王女士&&。

  當前,培育鑽石行業仍面臨着不少挑戰。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培育鑽石分會會長劉永奇&&,儘管國內培育鑽石産業發展勢頭不錯,但産業鏈發展不均、市場認知與滲透不足等仍是行業痛點。

  培育鑽石産業鏈按照加工工藝流程可以分為上游培育鑽石毛坯製造、中游加工打磨、下游終端零售三大環節。

  《2024年中國珠寶行業發展報告》中提到,據不完全統計,2024年中國培育鑽石産量約2200萬克拉,同比上漲144.44%,佔全球總産量的63%。

  李建華&&,目前儘管我國培育鑽石行業在上游産能方面佔據優勢,但中游切磨加工能力相對較弱,産業鏈各環節之間發展不協調。

  “1克拉毛石的國際售價約在10美元,而經過加工的成品鑽石將增值30~40倍。”國家火炬計劃超硬材料産業基地首席專家、中國機械工程學會金剛石及製品分會名譽主委王秦生認為,裸鑽加工環節的薄弱已成為制約産業發展的主要瓶頸,高附加值的生産環節仍在國外市場。

  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超硬分會發布的《2024培育鑽石産業發展白皮書》顯示,2024年全年中國培育鑽石毛坯出口量呈現顯著增長趨勢,但出口額卻有所下降。

  在下游市場,由於滲透率不高,品牌仍未能在消費者之間建立普遍的價值共識和接受度。消費者對培育鑽石的認知存在偏差,常有誤將培育鑽石與“假鑽石”畫等號的情況。

社交&&截圖

  有不少網友在&&發帖分享自己因購買培育鑽而被質疑是假鑽石的經歷,甚至還有消費者在購買後自己會覺得“低天然鑽石一等”。

  目前市面上寶石級鑽石品類日漸增多,其中産品質量良莠不齊,消費者難以分辨優劣。劉永奇建議,消費者在選購培育鑽石時,應仔細查看産品相關檢測證書,選擇權威機構出具的證書報告,了解産品品質參數。為了保障自身權益,建議選擇正規店舖進行購買。

  推動行業從“量增”到“質效雙升”

  當前,培育鑽石行業整體呈現“技術驅動與市場擴張”雙輪驅動的發展模式。如何為行業的發展奠定一個牢固穩健的基礎,是當前業內在不斷探索的命題。

  一是提升産業鏈布局,推動産業鏈上下游企業加強合作,促進資源整合。李建華指出,為更好解決培育鑽石業面臨的“切磨環節薄弱”問題,中游企業應提升自身鑽石打磨加工技術水平,以支持下游企業拓展銷售渠道,形成完整、高效的産業鏈體系。

  “技術創新是推動産業持續發展的關鍵。”王秦生建議,要壯大國內裸鑽加工從業者隊伍,還要提高國內裸鑽加工(切磨拋)智能化水平等,以此建成完善的培育鑽石産業鏈,實現毛坯、裸鑽、成品鑽三個生産環節環環相扣。

  二是政策賦能,打造行業發展“沃土”。以河南鄭州為例,早在2023年,全國培育鑽石産量已達到約1000萬克拉,佔全球50%,河南培育鑽石産量佔全國80%以上。鄭州年産量佔全國1/3以上。

  鄭州加快建設優質載體,在推動&&《培育鑽石檢驗檢測標準》的同時,也在籌建國家培育鑽石檢驗檢測中心;搭建培育鑽石共享庫存&&,建立培育鑽石交易指數體系;組建中國培育鑽石産業協會聯盟,打造鑽石産業生態圈;建設超硬材料産業園、創新街區,文創園區、鑽石陳列館等。

  “對於消費者而言,&&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市場教育和推廣層面。未來我們會組織進行行業的宣傳、科普和推廣工作,讓消費者更客觀、準確地認知培育鑽石。”劉永奇説。

  三是提升品牌價值,重塑消費者認知。河南省惠豐金剛石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志強&&,培育鑽石企業可以通過提高産品質量和服務水平,滿足消費者對高品質、環保可持續的鑽石飾品的需求。同時,關注新一代消費者對於個性化定制的需求,以此來滿足人們的個性化需求。

  四是布局全球化品牌戰略。出海也是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重點之一。目前,鄭州航空港區正在積極推動鄭州培育鑽石國際交易中心建設,充分發揮其開放和樞紐優勢,力爭實現培育鑽石進出口報關手續本地辦理,打造輻射國內、通達全球的培育鑽石集散中心。

  儘管我國培育鑽石品牌尚未形成足夠的集群優勢,但黃河旋風、惠豐鑽石、中南鑽石等多家企業選擇從完善産業鏈條、增加品牌投入等方面着手,以求更快“走出去”。

  “依託擁有深厚技術積累與歷史積澱的超硬材料産業,我國培育鑽石産業成長迅速。雖然當前培育鑽石市場面臨一些挑戰,但在政策和市場的雙向推動下,相信整個行業能夠迅速成長起來。”劉永奇&&。

【糾錯】 【責任編輯:王佳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