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聚力促“質”變——江浙滬民營經濟發展一線調研-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9/23 11:27:03
來源:新華網

同心聚力促“質”變——江浙滬民營經濟發展一線調研

字體:

  新華社北京9月23日電 題:同心聚力促“質”變——江浙滬民營經濟發展一線調研

  新華社記者董博婷、王辰陽

  産業鏈協同創新日趨緊密,跨行業技術融合持續深化;智能技術賦能中國企業出海步伐加快,國際競爭力不斷彰顯;傳統産業在消費端煥發新生機,個性化製造與數字化應用深度融合……江浙滬大地上,民營經濟正涌動着提質增效、創新突圍的熱潮。

  近日,記者跟隨中央統戰部走進民企看“質”變主題採訪活動來到江蘇、浙江、上海等地,走訪一批代表性民營企業,探尋各地如何以政策賦能與市場創新雙輪驅動,有效推進新時代民營經濟統戰工作高質量發展。

 優化環境,賦能企業健康發展

  高端製造、人工智能、新材料……125家企業提供的148項優質産品與服務登陸“蘇州民營企業家之家”,依託供應鏈沙龍等品牌活動,持續推動企業間供需精準對接與跨界融合。

  作為人工智能語音語言領域的領先企業,思必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積極融入這一&&,與多家跨行業企業就技術融合與場景協同展開深度合作。

  思必馳副總裁李春梅&&,通過政府打造的服務&&,企業可以更好地對接算力、人才和應用場景等資源,是政策鏈賦能民營企業質變提升的縮影。

  從打造&&促使上下游産業緊密融合,到開放大科學裝置、重點實驗室,打通創新鏈,近年來,一系列舉措助力蘇州企業強化産業鏈、完善供應鏈,進而推動整個産業鏈的協同創新。

  激活內部一池春水,也保障出海行穩致遠。

  起步於“上海硅巷”科創街區的西井科技,已經為全球28個國家和地區提供以AI和自動駕駛為錨點的數智化綠色解決方案。公司董事長譚黎敏&&,上海全球優勢資源“入海口”的吸納力、“出海口”的輻射力正呈指數級增長。

  近年來,上海相關部門組織專題培訓、建立重點企業服務群、拓展國際商會合作,多措並舉支持企業深度融入全球産業鏈,為企業出海護航。

 創新驅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在杭州市上城區的萬事利科創中心一樓大廳,一台活性免水洗印染一體機引人注目。消費者通過AIGC輔助設計完成個性化絲巾創作,短短半小時,白坯布即可變成精美的印花面料。

  以創新夯實實業,以實業反哺創新。萬事利集團董事長屠紅燕&&:“絲綢千年不衰,靠的是一代代匠人在傳承中不斷創新突破。企業必須持續攀登,主動走出舒適區。”

  生物技術、AI設計、綠色印染……如今,中國絲綢以科技與文化為翼,傳統産業再度破繭成蝶,推動産業鏈向高端化、智能化躍遷,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産力,努力走出一條高質量發展之路。

  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已成為新一代企業家的普遍共識。

  雲深處科技自主研發的智能機器人,廣泛賦能工業運維、應急消防、電力巡檢等領域;聯影醫療推出了240餘款性能和質量比肩國際一流的硬軟體産品……

  “我們乘上了時代發展的快車,更應努力回報這個時代。”雲深處科技創始人朱秋國的話,道出了眾多民營企業家的共同心聲。

  同心聚力,拓展健康發展新路徑

  網絡人士“e路鑄魂”思政研修交流、愛國奮鬥報告會、“之江同心·結伴共富”電商直播培訓……走進杭州市濱江區網絡人士之家,一塊電子屏上排滿了各類活動日程。

  “濱江區常住人口平均年齡僅33.5歲,數字經濟發達,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從業人員超過20萬,”杭州市濱江區委統戰部有關負責人介紹,做好網絡統戰工作,走好網絡群眾路線,是當地統戰工作的重中之重。

  通過舉辦“親清直通車·政企懇談會”促進政企溝通,引導網絡人士助力共同富裕,創新“電商直播+鄉村振興”模式,推出“之江同心”宣講等特色項目,浙江積極拓展統戰工作網絡陣地,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凝聚新業態群體。

  畫出最大同心圓,商會橋梁作用不可或缺。

  近年來,蘇州工商聯積極推動商會改革轉型,工業設計、金融業、城市更新等新興行業商會相繼成立,傳統商會實現功能升級,推動實現商會之間資源導流、信息互通、力量協同,成為統戰工作向民營經濟覆蓋的重要抓手。

  “我們正積極探索通過商會組織建設凝聚民營企業合力,發揮商會和企業家的帶動作用,匯聚更廣泛的智慧與力量。”蘇州市委統戰部副部長王蓓蕾説。

【糾錯】 【責任編輯:趙文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