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逐新賽道,按下低空經濟“加速鍵”-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9/23 09:52:36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競逐新賽道,按下低空經濟“加速鍵”

字體:

  在被譽為“天下第一奇山”的黃山,一架灰色的載重無人機變身“挑山工”,機身下的挂鉤穩穩抓住滿載食品飲料等物資的貨箱,輕盈地向山頂飛去;與此同時,一群游客興奮地搭乘觀光直升機,從雲端視角領略黃山的雄奇壯美。

  在長江邊,一架大型貨運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飛上天空,載着200公斤藍莓汁和快遞件,從安慶市懷寧縣飛至合肥市瑤海區,順利完成跨城低空無人貨運飛行。9月18日,合肥—懷寧低空無人跨城貨運航線正式啟用。

  這些都是安徽低空經濟蓄勢高飛的生動注腳。工業大省安徽於2021年成為全國第三個、長三角第一個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試點省份,並逐步形成“合肥與蕪湖雙核驅動,其他城市多點支撐”的産業格局。

  “我們利用有人機和無人機的不同特性,拓展‘空中看黃山’、景區物資運輸、生態巡護、應急管理等多元場景應用,賦能景區治理現代化和高品質文旅産品供給升級。”黃山迎客通用航空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馬福利説。

  發展低空經濟,體制機制改革走在前列。安徽&&《安徽省加快培育發展低空經濟實施方案(2024—2027年)及若干措施》等政策,設立10億元産業基金,引導支持基礎設施建設、企業研發創業等。

  寬闊的停機坪沐浴着秋日的陽光,一架架輕型飛機振翅欲飛,今年3月正式投入運營的六安金安機場是安徽省第三個獲得正式運營許可的A1類通用機場。

  “依託六安金安機場,我們加快電動固定翼飛機、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等新能源航空器的研發、驗證和應用。”零重力飛機工業(合肥)有限公司首席市場官李聶軍告訴記者,地處大別山的六安有豐富的紅色文旅資源,公司計劃與當地合作探索“低空+紅色文旅”、航空主題營地等新業態、新模式,進一步延伸産業鏈條。

  目前,安徽已建成A類通用機場6個,寧國青龍灣、肥東白龍、六安金安、明光女山湖4個通用機場已投入運營,碭山、界首2個通用機場正在取證待運營。泗縣、旌德2個通用機場在建,另有超過100個臨時起降點投入運行。同時,安徽注重數字化、智能化的“軟基建”,加快推進“三網一中心一&&”建設,即空域網、航路網、起降網以及飛行服務中心、低空智聯&&,不僅解決“有機場落”,還要解決“有路可飛、飛得順暢、飛得安全”的問題。

  在布局低空經濟新賽道中,安徽沒有簡單地追求機場數量或飛行器製造的單點突破,而是精心構建了一個以應用場景創新為核心驅動、全産業鏈協同發展的生態系統。

  安徽省交通運輸廳民航處二級調研員楊藝兵介紹,安徽已形成以通用航空産業為主體,無人機、eVTOL産業加快發展的態勢,産業鏈涵蓋飛機整機製造、發動機、航電系統、航空部件材料、運營服務等環節,集聚企業300余家,2024年全省低空經濟規模約550億元。

  以場景創新應用引領低空經濟安全有序發展,是安徽低空經濟發展的一大亮點。

  在合肥,合肥婦幼保健院(西區)距離合肥市中心血站10余公里,自從採用無人機“快遞”空中送血以來,運送時間壓縮一半以上,為患者贏得寶貴救治時間,被市民們暖心稱為“生命航線”;在蕪湖,長江江面上空,無人機不僅可以為過境船隻提供水上物資配送,還能助力高效率、高精度的長江禁捕巡航;在黃山、九華山、天柱山等旅游資源富集地,低空旅游、觀光游覽等消費級應用快速拓展;在皖北地區,廣闊的平原和連片的農業區,為農林植保、農業勘測等無人機應用提供了天然的大規模試驗場……

  楊藝兵介紹,伴隨應用加速,2025年1月至8月,安徽省完成傳統通航飛行3.43萬架次、9759小時,同比分別增長33.52%和46.02%。2025年上半年,全省無人機總飛行時長157萬小時,同比增長45.37%。(記者 張紫赟 王菲 胡銳)

【糾錯】 【責任編輯: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