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將至,各類學習用品、電子産品等迎來銷售旺季,“開學經濟”持續升溫。
文具教輔産品熱銷
海南省三亞市解放路第一市場,周邊聚集着十多家文體商戶,作業本、筆記本、書寫筆、修正帶、收納筆盒等文具一應俱全,前來挑選的學生和家長絡繹不絕。
“進入8月以來,文具銷量還是比較好的,銷售額相比平時增長了近50%。一些造型獨特的中性筆、卡通圖案的筆記本特別受學生歡迎,每天都能賣出不少。”一位文具店老闆介紹道,“還有文具盲盒,現在也比較受小學生的喜歡。”
教輔材料也成為開學季的“剛需”。據海南省三亞市某書店工作人員介紹,與教材同步的輔導書和練習冊最為暢銷,科普讀物、文學名著等課外書籍也受到家長和學生的青睞。
2025年7月28日,顧客在吉林省長春市歐亞商都家用電器商場選購商品。新華社記者王帆 攝
3C産品消費火熱
數碼消費同樣火熱。在“國補”、電商&&、商家和金融機構的多重優惠措施下,學生群體購新換舊熱情高。
消費&&“什麼值得買”數據顯示,手機、耳機、平板、電腦(&式機/筆記本)仍是學生們換新裝備的首選;今年運動相機憑藉輕巧易用、適合運動和出游的特點,快速搶佔市場份額,特別是學生群體市場。
蘇寧易購近日發布的《818家電3C消費洞察》顯示,開學季疊加“818”大促,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智能手錶銷售同比增長184%、129%、94%。
數碼産品中,融合AI、AR技術的産品獲得更多關注。在北京市海淀區一家AR眼鏡櫃&,一位學生由家長陪同挑選AR眼鏡,這位同學説:“我對硬科技産品特別感興趣,特意來了解AR眼鏡的功能。”據工作人員介紹,AR眼鏡搭載的AI技術,能實現翻譯、提示詞、導航等功能。
消費觀念更為務實
與往年“應買盡買”的消費模式不同,今年家長的消費觀念更為務實。家長們更注重商品的實用性與性價比,有針對性地選購商品。
“市面上各類文具應有盡有,孩子都很喜歡,但不能一味滿足孩子需求,購買實用的即可。”一位家長&&,會在購買的過程中引導孩子合理消費、按需購買。
在江西九江永修某數碼産品賣場,前來選購平板電腦、電話手錶、手機等數碼産品的家長絡繹不絕。一位家長&&,一直想給孩子買&平板電腦用於新學期學習,在網上和實體店都做了對比,加上“國補”補貼,價格很划算。學習用品不能一味追求高端昂貴,這也是給孩子樹立正確消費觀的好機會。(綜編內容來源:新華社、人民網、三亞日報、第一財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