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貸款就像開盲盒,簽完合同才發現還有擔保費、評估費、公證費等各種‘隱藏款’。”一家企業負責人説:“現在變了,貸款的每一項成本都列得清清楚楚,我們在貸款前即可全面了解所有成本項目,真正實現‘看得見、算得清、可比較’,融資成本成為了一筆明白賬”。
企業口中的變化,源於中國人民銀行正在組織開展的明示企業貸款綜合融資成本試點工作。2024年9月以來,中國人民銀行在山西、江西、山東、湖南、四川五個省份啟動明示企業貸款綜合融資成本試點工作,組織銀行會同企業填寫《企業貸款綜合融資成本清單》(即“貸款明白紙”)。
“貸款明白紙”清單絕非簡單的費用羅列,它要求逐項填寫企業獲得貸款需承擔的所有成本:利息支出要寫明年化利率,抵押費要註明收費主體是銀行還是第三方,甚至連支付方式(一次性支付還是分期支付)、支付周期(與貸款期限同步還是單獨結算)都要一一列明。最關鍵的是,所有成本都要按統一方法折算成年化利率,讓企業能一眼看清綜合融資成本到底是多少。
“就像買東西突然有了價簽。”晉江市一位小企業主的經歷頗具代表性。他最初計劃通過中介貸款50萬元,“貸款明白紙”填到一半就發現不對勁:中介説的“利率5%”背後,還藏着1.5萬元“介紹費”,折算成年化率後,綜合成本高達8.2%。建設銀行客戶經理看到清單後,主動建議他改用住宅抵押的經營貸款,不僅利率降至2.95%,連住宅評估費、抵押登記費、房屋保險費都由銀行承擔,直接省下2萬多元。
據有關專家介紹,企業貸款綜合融資成本可分為利息成本和非利息成本兩類。其中,利息成本方面,中國人民銀行2021年即發布第3號公告,推動所有貸款産品明示年化利率水平,借款人對貸款利率已經比較了解。而非利息成本主要指融資費用,包括抵押費、擔保費、中介服務費等,涉及多個收費主體,收費名目多、不透明,層層疊加,導致部分企業“體感”的融資成本仍較高。
“特別是對許多中小企業、民營企業來説,融資費用往往是綜合融資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明示包括各類融資費用在內的企業綜合融資成本,成為促進企業綜合融資成本下降的關鍵一環。”業內專家&&。
“貸款明白紙”的功能,遠不止於讓費用“看得見”。試點近一年來,它正在悄然重塑中小企業融資的生態邏輯,促進中小企業綜合融資成本下降。
一方面,提高了融資“透明度”,保障企業知情權。“貸款明白紙”詳細列明了企業需承擔的貸款利息支出和各項非利息支出,並列示了收費主體、支付方式、支付周期等,減少信息不對稱,使企業對各項融資費用心中有數。企業普遍反映,填寫“貸款明白紙”幫助其全面了解銀行貸款産品和融資費用來源,知悉了銀行讓利情況,充分保障企業知情權和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
另一方面,提高融資“適配度”,推動融資成本下降。企業通過填寫“貸款明白紙”,能夠更加全面、清晰了解是否充分享受了優惠政策,還有哪些減免空間,能夠在“明底數”的情況下爭取政策優惠,或通過議價合理降低融資成本。
同時,“貸款明白紙”也提高銀企“信任度”,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貸款明白紙”將散落在合同或協議文本中的各項成本歸集到一起,便於銀行為企業量身定制服務,也有利於增強銀企雙方互信,深化合作共贏。(記者 向家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