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指創近十年新高 A股總市值突破100萬億元-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8/19 09:16:21
來源:經濟參考報

滬指創近十年新高 A股總市值突破100萬億元

字體:

  8月18日,A股市場保持強勢,多個指數盤中齊創多年新高。截至當日收盤,上證指數上漲0.85%報3728.03點,盤中最高觸及3745.94點,創下近十年新高;深證成指漲1.73%,盤中最高觸及11919.57點,創下近兩年來新高;創業板指漲2.84%;北證50漲6.79%,刷新歷史新高,科創50漲2.14%。A股全天成交2.81萬億元,較上一交易日大幅放量。

  從高頻數據來看,融資融券方面,W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8月15日,A股融資融券餘額為20626.42億元,佔A股流通市值比例為2.3%。2025年以來,融資融券餘額累計增長了1981億元,顯示出杠桿資金入市的意願不斷增強。從市場成交來看,進入8月份以來,A股市場成交額持續放大,12個交易日的日均成交金額達到了1.95萬億元。Wind統計數據還顯示,8月18日,全部A股的總市值在歷史上首次突破了100萬億元。

  截至8月18日收盤,上證指數、深證成指和創業板指今年以來已經分別累計上漲了11.23%、13.64%和21.69%,A股回穩向好的態勢進一步鞏固。業內機構認為,流動性、盈利預期的改善以及經濟結構的轉型構成了本輪市場上行的驅動力。

  華福證券指出,流動性是驅動本輪市場行情的重要因素之一,各方面資金均有積極參與,目前來看兩融資金和私募基金規模增長較為明顯。中信證券指出,五大行業(有色、通信、創新藥、游戲、軍工)的上漲主要來自於盈利預期不斷重塑而非純粹拔估值,小微盤背後則主要是依靠流動性驅動上漲,量化産品、小型主動權益産品以及散戶貢獻了小微盤的主要增量資金,同時板塊的融資熱度升溫也遠快於權重板塊。

  中航證券認為,當前國內經濟基本面持續向好的態勢仍需鞏固,但從中長期來看,“反內卷”政策將推動落後産能有序退出,有望解決當前供給問題,提升工業産能利用率和推動再通脹,是本輪經濟轉型的必備一環。因此,短期經濟增速放緩不改變長期改善趨勢,後續A股盈利能力也有望迎來拐點。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對《經濟參考報》記者&&,A股突破近十年新高、總市值破百萬億元的背後,是“政策預期與落地的共振、資金結構的優化、經濟轉型的催化”三重邏輯疊加的結果。政策端,財政貼息等宏觀政策與資本市場險資入市等制度改革形成組合拳,釋放流動性的同時,重塑市場定價邏輯。産業政策則聚焦科技自立,特別是AI、半導體、新能源,通過算力基建、BD授權交易等直接推升相關賽道估值。資金端,散戶和杠桿資金回流與外資自發回暖形成雙向共振,推動風險偏好從防禦轉向進攻。經濟端,低利率環境倒逼資金向高股息與成長性資産遷移,且有部分公司中報業績超預期,形成“估值修復+業績兌現”的正向循環。

  田利輝認為,A股市場已成為中國經濟轉型的“晴雨表”與“加速器”,其發展狀況與實體經濟發展深度綁定。科技創新重構資本市場定價體系。註冊制改革重塑資源配置效率。註冊制推動市場定價更趨市場化,優質科技企業融資成本下降,資源配置從“規模導向”轉向“質量導向”。資本市場通過價格發現功能,引導資金流向符合國家戰略的領域,倒逼傳統産業轉型升級。當前A股的上漲不僅是短期政策與資金的推動,更是中國經濟轉型中長期邏輯的映射。

  對於市場後續走勢,機構整體態度仍然較為積極。國信證券&&,近十年來,股指的頂部基本與“股基債基夏普率剪刀差”高點同頻出現,儘管當前主動股基回本在途,但“股基債基夏普率剪刀差”仍在0附近,較前期高點仍有空間。從存款結構看,居民存款搬家,資金入市勢頭仍相對明顯。

  國金證券認為,受制於盈利預期的大部分權重資産仍在估值低位,盈利預期的改善帶來的結構機會將會更大。而從市場定價來看,當前市場已經從銀行+微盤轉向對基本面趨勢的定價,只不過主要集中在依賴於産業趨勢的成長風格領域。

  開源證券策略首席分析師韋冀星也&&,市場突破“924”行情高點後,對於指數的長期突破仍維持樂觀判斷。開源證券指出,市場結構呈現雙輪驅動,一是全球科技共舞下的成長品類提供強勁的彈性,二是“反內卷”牽頭下周期與順周期交易PPI修復的擴散行情。近期,在中樞抬升的過程中,A股市場呈現顯著的“增量市”特徵,成交額放大與資金活躍度提升成為核心標誌。(記者 吳黎華)

【糾錯】 【責任編輯: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