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夜”態 燃夏日-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7/25 08:10:16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新“夜”態 燃夏日

字體:

  在暑期夜校“學”起來,在夜間動物園“逛”起來,在夜騎路線“動”起來——

  新“夜”態 燃夏日

  隨着盛夏的到來,夜經濟登上“C位”。

  近年來,圍繞夜食、夜購、夜游、夜娛等,中國各地夜間消費業態持續“上新”,為夜經濟注入持續動能。這個夏天,一些花樣新“夜”態讓夏日夜色更加動人,成為網絡上的熱點話題,引發網友熱議。

  年輕人上夜校3秒搶空一門課

  近日,浙江省文化館暑期夜校選課開始,熱門課程很快顯示“名額已滿”。有人對着手機屏幕連聲懊惱“手慢了”,有人在社交&&欣喜曬出搶課成功的截圖……

  據了解,此次夜校培訓包含公益基礎班與收費進階班兩種模式。公益課採用搖號確定學員名單,流行聲樂班、書法楷書班、民間舞班等均有上百人報名;進階班多為“專業師資+精品小班”配置,報名採用先報先得的“秒殺”模式,像越韻清音班、趙孟頫楷書精講班的名額,上線幾秒鐘即被搶空。

  由此産生的微博話題“年輕人上夜校3秒搶空一門課”,登上社會熱搜榜。發布不到24小時,閱讀量已突破50萬。

  近期,多地暑期夜校同樣報名“火爆”。中國美術學院掐絲琺瑯、陶藝手作等課程持續火熱;山東省泉民夜校AI辦公培訓課名額秒空……豐富的夜校課程,正解鎖青年發展新路徑。

  為何年輕人如此追捧暑期夜校?

  “夜校有專業師資授課,學的內容更深,自己‘充電’的同時還能避暑,可以説一舉兩得。”在潮新聞客戶端的報道中,浙江省文化館暑期夜校學員李女士給出了自己的解釋,“像我在的越韻清音班,8節課只要600元,學費也很划算。”

  許多網友留言稱,對職場年輕人來説,夜校是名副其實的“技能充電站”,在業餘時間,他們能接觸學習不同領域的知識,掌握“N”技之長。

  據大眾日報客戶端報道,短視頻剪輯、人工智能應用、英語口語提升等暑期夜校課程,精準直擊職場痛點,助力年輕人解決工作中的實際難題。同時,夜校也是興趣與解壓的“雙效空間”,調酒、咖啡拉花等課程可以幫助年輕人在學習中釋放壓力,享受愜意的夏夜時光。

  暑期夜校的火熱,不僅為年輕人搭建了學習&&,更悄然催熱夜間消費,形成“上課+消費”的夜生活新場景。例如,下課後直奔隔壁商圈吃夜宵,成了不少學員的日常;學習咖啡拉花的學員,課下常會去咖啡廳實踐技能,交流學習心得;樂器課程的火爆,讓夜校周邊琴行的樂器租賃和購買需求激增……

  人民網評論認為,夜校的興起,正以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激活夜間消費市場,讓年輕人的夜晚在學習與體驗中更具活力,也為城市夜經濟的繁榮增添了一抹獨特的色彩。

  暑假在動物園當一回“夜貓子”

  夏日傍晚,夕陽為天空染上了橘色光暈。上海野生動物園裏的“夜貓子”,紛紛開啟夜生活——小熊貓將整個身子與冰塊緊緊貼合,讓全身盡享冰涼;棕熊則在水中展示着“狗刨式”的泳姿;優雅的火烈鳥們於水霧中翩翩起舞……

  7月15日,上海野生動物園啟動夜游項目,為游客帶來夏日限定游園體驗。據了解,游客可以乘坐觀光車,沿途近距離觀察獵豹、非洲獅、東北虎等猛獸的夜間狀態,還可以乘船進入水域探秘區域,觀看金絲猴、黑帽懸猴、河馬等動物的夜間行為。

  這一新“夜”態,獲得網友肯定。在上海野生動物園的抖音賬號評論區,有網友留言稱:“夏天的晚上太適合逛動物園了,天氣不會太熱,而且動物還很活躍。”

  “乘船夜游上海野生動物園,真的很舒服,動物在夜間也更自在。”據上觀新聞報道,游客張女士稱,暑假正是親子游的好時機,“夜游動物園讓孩子們充滿新奇感,只要仔細觀察,都能獲得很好的體驗!”

  無獨有偶。這個夏日,大連森林動物園、長沙生態動物園、濟南野生動物世界等也相繼開啟“夜游”模式,帶領游客走進動物們的夜生活。

  “夜游期間,動物們反而會更加放鬆,游客也能感受到更真實的‘野性魅力’。”在華聲在線的報道中,長沙生態動物園負責人&&,通過觀察,園方發現動物對於“上夜班”是十分接受的,因為夜間更涼爽,動物可以留在室外展區四處“溜達”納涼,不必早早回到內舍。

  設計開放夜游活動,首先要保證動物狀態。據新華社客戶端報道,夜游主題活動是各家動物園在動物展出形式、夜間燈光等方面進行的一次優化升級。園區會在盡可能減少對動物干擾的前提下,引導游客適應黑暗,不僅用眼睛,還調動聽覺、嗅覺,進而獲得更豐富的游覽體驗。

  在抖音,“夜游動物園”話題相關播放量已達472萬次;在微博,“暑假在動物園當一回‘夜貓子’”話題受到網友關注。網友“簡單生活”説:“夜幕下的動物園真的別有一番風味,看到獅群在夜燈下低吼,感覺自己仿佛置身於非洲草原,推薦大家有空也去體驗。”

  夏天總要體驗夜騎的快樂

  傍晚,當夏日的熱浪漸漸消退,越來越多的戶外騎行愛好者選擇在此時出發,享受仲夏夜騎的快樂,讓運動的多巴胺趕走一天的辛勞。

  在北京市門頭溝區,從檀谷商圈至戒&寺的騎行線路,成為眾多騎行愛好者的夜騎首選。據統計,這段路全長約8公里,90%以上為山路彎道,普通騎友在1小時內就可以完成單向騎行,沿途風景優美。

  “一到晚上,微信群裏一聲招呼,大家會紛紛響應。”一位騎行俱樂部主理人介紹,“夜騎中,你能體會到輪流‘破風’的感動,共賞城市夜景的絢爛,還能享受運動後一起‘擼串’的快樂。”

  在抖音,網友們爭相發布短視頻作品,分享自己的夜騎體驗。截至7月22日19時,“夏天總要體驗夜騎的快樂”話題相關播放量已達到4591萬次。

  進入夏季,在不少城市,“夜騎”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上海浦東新區的濱江騎行線,晚上總是能見到串珠似的騎行愛好者。在北京,除了檀谷商圈至戒&寺騎行線,長安街沿線、亮馬河、二環水系旁都是熱門夜騎地,身着騎行服、戴着頭盔和護目鏡的騎行愛好者飛馳而過,與城市風光融為一體。

  “一開始夜騎是為了減肥,後來發現它特別能緩解焦慮情緒。”一名剛“入坑”夜騎的網友説,“晚上下班後,迎着舒爽的晚風騎行,欣賞城市夜景,可以忘卻許多煩惱。”

  動輒十幾甚至數十公里的騎行,不僅人需要補充能量,車輛、裝備也需要檢修維護,圍繞夜騎的諸多新消費場景便應運而生。

  據央視新聞客戶端報道,在檀谷商圈至戒&寺這條線路上,新型騎行驛站受到騎友們的歡迎,這裡可以提供洗漱、裝備購買、維修等一站式服務。“我通常夜騎後,會到驛站做一些補給,也可能洗個澡,換套衣服,都很方便。”夜騎愛好者薛龍説。

  與此同時,各類夜騎社群還將運動場景延伸至文旅、零售等消費空間,構建起個性化城市生活新體驗。

  據中新網報道,在浙江省寧波市老外灘,結束騎行的夜騎者跟着“咖啡地圖”穿梭於多家特色咖啡館,集齊印章兌換定制騎行杯;浙江省杭州市一騎行社群開發“精釀巡禮線”,串聯騎行路線內的5家酒吧,將里程數轉化為折扣酒券……微信網友“聽雨眠”對此評論稱,“當運動場景與城市空間深度交融,創新‘夜’態正蓬勃生長。”(記者 劉樂藝)

【糾錯】 【責任編輯:王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