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樣本觀察·企業樣本篇|品馳醫療:讓中國人用上自己的腦起搏器-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7/11 14:49:16
來源:新華網

中國經濟樣本觀察·企業樣本篇|品馳醫療:讓中國人用上自己的腦起搏器

字體:

  新華社北京7月11日電 題:品馳醫療:讓中國人用上自己的腦起搏器

  新華社記者顧天成、劉禎

  這是北京品馳醫療設備股份有限公司神經調控産品(資料圖片)。新華社發

  盛夏時節,河北農民趙先生正在自家地裏忙活。十幾年前,他曾是一名生活起居都要家人照料的帕金森病患者,一款國産腦起搏器——品馳G101改變了他的命運。

  手抖、動作遲緩、肌肉僵硬……中國有約300萬帕金森病患者。植入式腦起搏器,是他們回歸正常生活的希望。然而,價格昂貴的進口設備,曾讓很多患者望而卻步。

  北京品馳醫療設備股份有限公司,這家專業從事神經調控産品研製銷售的中國醫療設備公司的崛起,打破了神經調控領域相關技術被外國企業壟斷的局面,有效降低了相關産品價格。這不僅讓中國患者受益,也讓國産高端醫學裝備走向世界前&。

  工人在品馳醫療生産基地生産流水線上作業(2024年6月11日攝)。新華社記者 顧天成 攝

  一群人的心願:從“別無選擇”到“中國製造”

  “謝謝你們讓我重生!”許多患者滿含熱淚的感謝,常常會讓品馳醫療的創業者們想起一個人——中國神經外科事業的開拓者和創始人之一、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王忠誠院士。

  “我們能不能研究出中國人自己的腦起搏器?”2000年,一次學術交流會上,王忠誠發出這樣的感慨。

  腦起搏器的工作原理,是將電極植入患者大腦的深部核團,通過高頻電脈衝刺激,抑制異常神經信號,實現控制帕金森病等腦功能疾病症狀。

  彼時,這一精密醫療設備長期被國外壟斷,中國患者“別無選擇”,只有極少數患者有能力購買昂貴的進口腦起搏器。

  王忠誠院士的這一問,讓一群科研工作者為了“讓中國人用上自己的腦起搏器”這一夢想聚合起來。

  2008年,品馳醫療註冊成立。

  2009年,品馳醫療腦起搏器投入臨床試驗。

  2013年,品馳醫療腦起搏器獲得國家藥監局頒發的産品註冊證,正式上市。

  中國由此成為除美國外,唯一能夠自主研發、生産並大規模臨床應用腦起搏器的國家。

  兒童癲癇減緩發作、帕金森患者減輕震顫、肌張力患者正常就業……眾多病患通過品馳醫療的産品重獲“新生”,這讓很多初次接觸神經調控産品的人倍感振奮。

  有過一路凱歌,也有過絕境逢生。“不是沒有遇到過困難。”回憶團隊的“至暗時刻”,品馳醫療董事長曹磊五味雜陳。

  “你們一群搞機械的,懂醫療嗎?”

  “等市場規模翻倍了再來找我們吧。”

  …………

  創業之初,沒有資本願意“上車”。團隊成員不得不發動親友、個人籌措資金,才度過資金鏈結近斷裂的難關。

  早期,國內神經調控領域的大部分研發都建立在模仿和跟隨國外産品的基礎上。品馳醫療秉持“質量為本、創新生存”的價值觀,在可充電技術、遠程程控、變頻刺激、高場強磁共振兼容等核心技術領域實現了自主研發突破。

  “關鍵零部件饋通連接器一度完全依賴進口,從國外定制周期長、價格高。我們試驗了三年終於將材料難點攻克,現在不僅用於我們的設備,國內其他廠商也向我們購買。”品馳醫療總工程師、副總經理文雄偉自豪地説。

  創新迭代:從跟跑到領跑

  走進位於北京昌平的品馳醫療國際醫療器械城展廳,一系列技術演示和成果展示引人駐足——

  集研發、工程化、臨床研究及應用於一體的神經調控産品融合創新&&;全球唯一同時擁有四個系列主流植入式神經調控産品線的企業;腦起搏器佔中國市場份額超過一半,造福數萬名患者……

  尤為吸引記者目光的,是展廳內的一張獎狀:“腦起搏器關鍵技術、系統與臨床應用”項目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這是我國醫療裝備領域首個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的項目。

  從追隨者蛻變為開拓者,是漫長而堅定的探索,而支撐這種探索的,是創業者們造福患者的初心。

  “如果我們研發的産品是給自己家人用的,我們能不能放心?”品牌創立之初,團隊成員不斷叩問自己,“讓患者走出病房、回歸生活,才是我們創造的絕對價值。”

  許多植入腦起搏器的患者常因其他疾病需做核磁檢查。以往,患者需關閉設備忍受不適,且只能接受低場強掃描。品馳醫療抓住這個難點,成功解決了電極導線在高場強MRI設備下射頻致熱導致組織損傷的技術難題,研發出全球領先的解決方案。

  從開拓者成長為引領者,是改革與創新的未盡征途,也離不開不斷深化産學研用融合的政策東風。

  “‘産學研醫’協同創新的模式,是我們得以快速找到臨床需求痛點、技術研發堵點,推動一系列科研成果加快從實驗室走向生産線的關鍵。”曹磊説。

  一端,與清華大學深入合作,發揮高校擅長在基礎理論、前沿技術方面進行探索的優勢;另一端,同北京天壇醫院等眾多臨床醫院緊密攜手,各展其長、優勢互補,這一模式將科技創新與産業創新深度融合,加速了科研創新成果的産業化落地,使得品馳醫療能夠更加高效地把好産品推向市場。

  “産學研醫協同創新,共建神經調控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承擔多項國家重點科研課題,讓研發不斷跑出加速度。”品馳醫療總經理郝紅偉説。

  中國醫師協會神經調控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北京天壇醫院功能神經外科主任張建國説,打破技術壁壘,匯聚優勢資源,品馳醫療的發展歷程也強化了整個業界的發展信心。目前,全國已有十幾家腦起搏器及神經調控相關企業。

  走向世界舞&:為了更多患者的希望

  “感謝中國,感謝你們,中國兒科醫生!”這是俄羅斯患兒小歐莎(化名)奶奶對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救治團隊的深情致謝。

  住院前,小歐莎每日癲癇發作頻繁,導致頭面部多次受傷。經檢查,發現她患有藥物難治性癲癇(兒童痙攣症),並合並嚴重智力發育遲滯。

  品馳醫療的迷走神經刺激器為小歐莎帶來了希望。迷走神經刺激器是品馳醫療四條核心産品線之一,可通過電刺激迷走神經,調控大腦電活動。作為藥物難治性癲癇的補充治療手段,可降低癲癇發作頻率、減輕癲癇發作嚴重程度、縮短髮作持續時間。

  進行迷走神經刺激器植入手術後,小歐莎恢復良好,家長欣慰地發現,術前幾乎每天困擾小歐莎的癲癇發作,在術後銷聲匿跡了。

  品馳醫療是國內首家迷走神經刺激産品研發及生産製造商。2023年,品馳醫療生産的迷走神經刺激器在拉丁美洲著名神經外科醫院完成首例海外植入,幫助當地一名23歲藥物難治性癲癇患者改善了症狀。

  “只有走出去,才能更好地融入全球産業體系。”郝紅偉説,自2016年腦起搏器産品獲得歐盟CE認證後,企業已先後在歐洲、亞洲、南美洲等國家開展手術推廣。目前,4條核心産品線均已進軍海外市場。

  當前,全球神經調控市場競爭激烈,歐洲市場准入門檻抬升,中國企業出海挑戰重重。品馳醫療一方面加大投入,申請歐洲認證,一方面積極開拓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市場。

  “未來,品馳醫療將發揮‘神經調控技術與傳統中醫療法’相結合的技術優勢,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醫療解決方案。”曹磊説,公司的願景,是引領和推動中國神經調控産業走向世界。

  在品馳醫療的潔凈化車間,一批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職業技術工人忙碌有序,為産品出海作準備。

  “我們要把産學研醫的融合延伸到國外,推動國産醫療器械向國際化、智能化、高端化邁進,為全世界更多患者帶去希望。”郝紅偉説。

【糾錯】 【責任編輯:趙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