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日前印發的《關於做好自由貿易試驗區全面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推進高水平制度型開放試點措施複製推廣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7月3日對外發布。《通知》對用好上海自貿試驗區試點經驗作出具體安排,並給出試點措施複製推廣的任務表,涵蓋服務貿易、貨物貿易、數字貿易、知識産權保護、政府採購改革、“邊境後”管理制度改革、風險防控等7個方面,共77條試點措施。
具體來看,加強數字人民幣試點應用場景創新、優化跨國公司跨境資金集中運營管理政策、制定數據出境負面清單、推動電子提單等電子單據應用、健全協調勞動關係三方機制等34條措施複製推廣至其他自貿試驗區;推進電子支付跨境應用、鼓勵採信商用密碼檢測認證結果、實施數據安全管理認證制度、有序推進政務數據開放、提升政府採購&&數字化水平等43條措施複製推廣至全國。
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聶平香&&,上海自貿試驗區作為我國設立的第一家自貿試驗區,圍繞投資自由便利、貿易自由便利、金融創新、政府職能轉變等重點領域進行了多年先行先試;同時已集聚超7萬家外資企業,累計認定跨國公司地區總部超過1000家,是中國內地跨國公司地區總部最集中的城市,高標準的制度型開放應用場景豐富。
“這些都為上海自貿試驗區承接‘為國家試製度’的任務創造了條件。”聶平香進一步分析,其中,加快金融、電信等兩大重點和敏感服務貿易領域擴大開放、提升貨物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是國內外企業關心的焦點。同時,率先實施高標準數字貿易規則、加強知識産權保護、推進政府採購領域改革以及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加大對勞動者權益的保護力度、實施高水平環境保護措施等都涉及到對接國際高標準、推動國內深層次改革的核心問題,有利於為國內外經營主體營造公平競爭的營商環境。
聶平香説,由於各地開放水平和産業發展基礎不一樣,開放監管能力和條件也存在差異,因此在具體複製推廣的時候,各地需要根據自身實際情況,聚焦需求導向和問題導向,因地制宜落實好複製推廣工作。
《通知》還強調,各地區、各部門要統籌開放和安全,完善風險防控制度,加強風險評估預警,強化風險防範化解,在推動措施落地見效的同時,實施與之相適應的風險防控措施,健全權責明確、公平公正、公開透明、簡約高效的監管體系。
中央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學院院長張曉濤指出,“統籌開放和安全,完善風險防控制度”,是保證在開放過程中不出現重大問題和系統性風險。在守住這個底線的基礎上,更大力度開展制度型開放試驗,體現了我國構建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決心和行動力。(記者 王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