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中國調研行丨自動駕駛如何實現“眼觀六路”?-新華網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5 07/01 16:44:24
來源:新華網

活力中國調研行丨自動駕駛如何實現“眼觀六路”?

字體:

  新華網廣州7月1日電(記者 陳碩)打開自動駕駛汽車的車門、坐上座椅、係好安全帶,在座椅前方的顯示屏上點擊“開始行程”。在語音提示下,汽車發動,方向盤也自己轉了起來。

  6月25日,記者在自動駕駛汽車上拍到的車輛行駛畫面。新華網記者 陳碩 攝

  行車過程中,車輛整體平穩。記者可以隨時在屏幕上觀看行車狀態,包括即時速度、路況情況、路口轉彎方向、周邊車輛情況、紅綠燈狀態等。

  自動駕駛如何實現“眼觀六路”?記者隨“活力中國調研行”主題採訪活動來到廣州小馬智行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小馬智行”)採訪時了解到,自動駕駛汽車之所以這麼“聰明”,是因為它靈敏的“感官”和聰明的“大腦”。

  圖為小馬智行第七代自動駕駛系統傳感器部署示意圖。(受訪單位供圖)

  廣州小馬智行副總經理黃凱霖&&,小馬智行的第七代自動駕駛系統搭載了6大類34個傳感器,包括9顆激光雷達、14顆攝像頭、4顆毫米波雷達,覆蓋了從車身360度盲區到最遠650米範圍內的物體和環境檢測。

  “感官”合力把路況“看”得清清楚楚,將信息匯報給“大腦”。黃凱霖介紹説,小馬智行第七代自動駕駛系統配備了最新一代域控制器,這款基於車規級芯片的L4級全場景無人駕駛解決方案,通過軟體算法優化,可以達成以往3倍的算力使用效能。

  相比於無人駕駛,目前大眾接觸更廣泛的是輔助駕駛,它們之間有何不同?

  黃凱霖告訴記者,自動駕駛(L4級)對車輛安全性、穩定性、可靠性都有非常高的要求。“當前汽車主機廠主要以自研輔助駕駛(L2級)為主,也會有傳感器等部署,但它還是無法超越人力司機的駕駛,輔助駕駛是需要有駕駛員在駕駛位上時刻去做‘兜底’。”黃凱霖説。

  小馬智行所在的廣州市南沙區是廣東省首個全域開放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的區域、全省首個智能網聯汽車混行試點區。廣州市南沙區工業和信息化局信息發展科科長高昊&&,自2018年廣州市啟動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以來,南沙區一直在進行制度創新,全力打造自動駕駛高地。

  近年來,廣州市加快推動智能網聯汽車測試驗證和示範運營步伐,累計開放測試道路1340條,累計單向里程2601公里,開放南沙港快速、東新高速等10條高快速測試道路,測試道路總里程全國領先。

【糾錯】 【責任編輯:陳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