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27日電 題:優化政策與機制 促進服務消費——民盟中央開展2025年度重點考察調研
新華社記者邢拓
內部可循環、內需為主導,是大國經濟的獨有優勢。提振消費是擴大內需、做大做強國內大循環的重中之重。
當前服務消費市場發展面臨哪些堵點卡點?如何優化政策與機制,充分釋放服務消費巨大潛力?日前,受中共中央委託,民盟中央調研組圍繞“優化政策與機制 促進服務消費”這一主題,在四川、海南開展2025年度重點考察調研。
此次考察調研由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禮、常務副主席王光謙分別帶隊。
“選擇四川和海南作為調研地,是因為兩地消費市場潛力大、政策創新舉措突出,服務消費呈現特色化、多元化、國際化特徵,具有較強的代表性。”調研組介紹,希望深入了解兩地在促進服務消費方面的成功經驗以及存在的困難障礙,在綜合調研成果和各方意見建議的基礎上,為中共中央決策提供參考。
川蜀大地上,文旅場景“上新”升級,持續激發消費活力——
在自貢,絲架造型、捆紮技藝等綵燈工藝展現傳統文化魅力,熱門游戲IP燈組打造新潮新穎的感官體驗,自貢燈會呈現出一派人氣足、消費旺的火熱景象;
在樂山,大佛盲盒、樂山美食主題刺繡冰箱貼等文創産品頗受消費者青睞,“最熱”單品年銷量超20萬件……
“文旅消費産品的打造,既要突出地域特色、文化底蘊,提升其獨特性與吸引力,又要讓技術充分賦能文旅,提升游客的參與感體驗感。”調研組認為,在總結成功經驗基礎上,要進一步通過創新內容、數字賦能和營銷傳播打通供給側和需求側兩端,避免服務消費空間單一、體驗同質化等問題。
如何優化“一老一小”服務供給,促進服務消費提質惠民?
“現在家政服務市場需求大,從事相關工作的學生多不多?”“校企合作還有沒有不順暢的地方?”……在四川衞生康復職業學院,調研組走進實訓教室、課堂,深入了解學校康復行業、養老行業産教融合具體情況。
相關負責人介紹,四川衞生康復職業學院構建“政産學研用”協同機制,圍繞老年人功能減退及慢性病康復需求,聯合其他高校、企業等開展智能康復産品研發,推動成果産業化。
“‘一老一小’群體服務消費需求旺盛,但現實供給不足、質量參差不齊等制約了消費增長。”調研組建議,政府部門要有針對性地推出養老、托育、健康消費等專項政策舉措,比如加大養老托育設施建設力度,提高服務質量標準等。同時加強服務人員專業化培訓,鼓勵社會資本進入“一老一小”服務領域,擴大有效投資,不斷豐富市場供給、提升服務質量。
當前服務消費個性化差異化態勢愈發明顯。如何促進細分市場消費,持續打造消費新産品新場景新熱點?
近年來,四川通過盤活老舊廠房和公共空間,打造一批非標商業、社區商業綜合體,實現服務消費市場的擴容提質——
走進成都東郊記憶園區,調研組看到原有的工業建築裏已入駐音樂、美術、戲劇、攝影等各類業態,滿足群眾多樣化的服務消費需求;
夾江社壇·新街子商業街在百年老街和民居裏引入非遺、民宿、書店等文化業態,以服務當地居民為主,打造研學旅游、“一老一小”消費新場景……
調研組認為,要密切關注當前居民服務消費的多元場景,把“投資於物”與“投資於人”、促消費與惠民生結合起來,進一步提升服務品質、豐富消費場景供給、優化消費環境,培育服務消費新增長點,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南海之濱,椰風陣陣。
走園區、訪商圈、進實驗室……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封關運作之年,調研組圍繞離島免稅購物、科技信息化服務、商業數據跨境業務等情況進行調研,探尋海南結合本地特色資源與優勢,不斷釋放消費活力、激發市場潛力的“密碼”。
調研期間,調研組就服務消費的供需關係、地方性法規立法、服務消費統計、專項補貼政策等重點問題,與四川、海南相關部門和企業負責人座談,共同為推動服務消費高質量發展出謀劃策。
座談會上,有關部門坦言目前面臨的困難障礙:高品質市場供給和公共服務存在短板,服務消費統計監測體系尚不完善,部分消費新業態、新模式缺乏明確規範和標準……對這些問題,調研組成員一一記錄,並將進一步歸納總結求解。
為做好今年重點考察調研,民盟中央還委託18家省級民盟組織就本地或本領域內的問題開展研究,並邀請相關智庫專家參與實地調研。下一步民盟中央將充分吸收此次調研成果,及時研提建設性意見建議,為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獻計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