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中提到:“減少致癌相關感染。”將幽門螺桿菌防控納入其中。
在健康意識日益高漲的當下,幽門螺桿菌的防治成為備受矚目的公共衞生議題。今年5月15日,是我國第10個“全國無幽日”。亮碟與西門子洗碗機品牌攜手健康中國公益行動項目辦公室共同開展“健康中國2025護‘胃’行動”,旨在全面提升公眾對幽門螺桿菌的科學認知,引導公眾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積極主動關注自身胃部健康,為推進 “健康中國” 戰略目標的實現貢獻力量,助力全民健康素養的提升。
幽門螺桿菌關注度攀升 公眾認知壁壘亟待打破
近年來,幽門螺桿菌因其與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及胃癌的強關聯性,逐步進入公眾健康監測視野。
在社交&&上,關於幽門螺桿菌的討論熱度持續攀升,小紅書相關筆記數量已達上萬篇,#幽門螺桿菌#的話題有2.4億瀏覽,73.7萬討論。在微博上,#幽門螺桿菌#話題有6.4萬討論以及6032.8萬閱讀。
雖然人們對幽門螺桿菌的關注度有所提升,但受經濟發展水平、科普宣傳力度等多種原因影響,認知水平參差不齊。
有人拿着幽門螺桿菌陽性的檢測結果時,認為“無症狀即無風險”選擇置之不理,而有人則陷入“陽性即癌變”的恐慌中。面對這兩種過激的態度,提升大眾對幽門螺桿菌的認知和防控能力,更新健康管理理念至關重要。
防治幽門螺桿菌是不容忽視的健康命題
2023年6月,中國疾控中心傳染病預防控制所等單位發布《中國幽門螺桿菌感染防控》白皮書(下稱:“白皮書”),指出我國幽門螺桿菌人群感染率近50%。
“作為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明確界定的一類致癌物,幽門螺桿菌的危害已不容忽視。”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消化中心主任醫師韓瑩強調。
同時,白皮書還提到幽門螺桿菌感染可引起一系列疾病,如胃炎、消化性潰瘍、胃黏膜相關淋巴樣組織(MALT)淋巴瘤和胃癌等。
“幽門螺桿菌最終會導致癌症的發生,胃癌的早期症狀十分隱秘,許多人誤以為只是胃不好,直到發展為嚴重的疾病才會主動就醫。” 北大腫瘤醫院消化腫瘤內科主治醫師謝通&&。
幽門螺桿菌的防治折射出人們健康理念的進階。
中國疾控中心慢病中心主任吳靜指出,健康中國2025護“胃”行動是落實“健康中國2030”戰略的重要實踐。該項目通過政-醫-企等多方協同,重點構建“認知提升—科學早篩—家庭預防”的全方位防控體系,具體推進建立校園防控長效機制、將“健康廚房,潔凈餐具”理念融入中小學課程、構建全國感染監測網絡三項工作。這也標誌着我國幽門螺桿菌感染的防治工作正從醫療系統向社區家庭延伸,從被動治療向主動預防轉型。
科學清潔 無“幽”無慮
幽門螺桿菌主要通過口口傳播和糞口傳播,家庭內傳播是重要途徑,餐具若清潔不當,就容易成為病菌滋生地。所以,規範餐具清潔流程對阻斷幽門螺桿菌傳播意義重大。什剎海社區衞生服務中心檢驗科主任尚靜指出,養成良好的餐具清潔習慣是預防消化道疾病的重要舉措。同時,消化科專家們給出“高溫消毒原則—清潔劑科學配比—乾燥存儲規範”的衞生管理要點。
很多人存在認知誤區,覺得用熱水、洗潔精就能殺菌,或者認為手洗比機洗乾淨。實際上,這些方法很難徹底清除幽門螺桿菌。餐具最好定期進行高溫消毒,有條件的家庭可以使用洗碗機,它能通過高溫噴淋等方式有效殺菌。如果沒有洗碗機,也可以將餐具放在沸水中煮15—30分鐘。在選擇清潔劑時,要按照産品説明科學配比,保證清潔效果。清洗後的餐具要放在乾燥通風處存儲,避免細菌滋生。
使用洗碗機及專業洗滌劑進行標準化清潔,正成為阻斷病菌傳播鏈的關鍵一環。這與亮碟與西門子洗碗機一直以來所推崇的“健康機洗生活方式”理念形成共振。雙方品牌通過滅菌科技革新和産品聯動,將“降低病菌傳播風險”的單一功能提升至“守護家人的‘胃’健康”這一層級。
除了餐具清潔,日常防護也不能忽視。《“十四五”國民健康規劃》強調預防的重要性。
在“健康中國2025護‘胃’行動”的框架下,針對兒童這一幽門螺桿菌易感人群,亮碟與西門子洗碗機品牌充分發揮各自優勢。通過校園健康課,宣傳“健康廚房,潔凈餐具”等健康理念,幫助兒童養成科學的清潔習慣。
防治幽門螺桿菌,守護 “胃” 健康,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將幽門螺桿菌這個“隱形健康威脅”變為可防可控的對象,讓大家都能擁有健康的腸胃,享受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