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技術創新“點燃”産業升級引擎,無人化智能設備助推千行百業迭代更新。
每逢節假日,無人機編隊飛行表演在不少地方成為常態項目。這些令人眼花繚亂的造型的背後,離不開無人機群飛行規劃員的辛勤付出。實際上,作為2025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公布新增的17個新職業之一,無人機群飛行規劃員的工作範圍並不限於無人機群的表演規劃,已經覆蓋到城市治理、物流配送、應急響應、文旅策劃等多個領域。


施旭東、韓丹是成都縱橫自動化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的工程師,他們的工作就是為行業用戶提供無人機的巡檢和監測服務。
韓丹從事無人機飛行規劃工作4年多時間,隨着技術的突破,她越來越感受到這個職業需要融合技術、管理與法規等多維能力,才能真正成為低空經濟産業升級中的關鍵角色。


2024年全國兩會期間,低空經濟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根據中國民航局預測,到2025年,低空經濟市場規模將達到1.5萬億元,到2035年更有望突破3.5萬億元大關。

無人巡邏車、巡邏艇、“賽博警犬”等多種智慧裝備正在警務工作一線“嶄露頭角”。在近日舉行的第十二屆中國國際警用裝備博覽會上,首次設立了智慧化無人裝備展區,全面展示我國空中、地面、水上、水下等執法應用環境的智慧化無人裝備。

專注警務安防領域的AI+警務大模型集中亮相,警務智能輔助決策&&基於大數據&&匯聚各類警務數據,實現情報線索分析,為實戰提供有力支持。


統籌:李傑、王健、李佳琳
編導:朱一南
作者:楊華、劉海、孫蕾、張銳、凌傑
配音:任一銘
包裝:夏勇
新華社音視頻部製作
【糾錯】 【責任編輯:邱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