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宏觀政策協同發力,主要指標平穩較快增長——中國經濟延續向新向好態勢-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5/20 07:41:35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4月份宏觀政策協同發力,主要指標平穩較快增長——中國經濟延續向新向好態勢

字體:

  5月19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最新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數據。總體看,4月份,面對外部衝擊影響加大、內部困難挑戰疊加的複雜局面,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決策部署,加緊實施更加積極有為的宏觀政策,有力有效應對外部衝擊,生産需求平穩增長,就業形勢總體穩定,新動能積聚成長,國民經濟頂住壓力穩定增長,延續向新向好發展態勢。

  主要指標穩定增長

  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1%、全國服務業生産指數同比增長6.0%、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比上月下降0.1個百分點……4月份,中國經濟多項主要指標保持了穩定增長態勢。

  在5月19日舉行的國新辦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説,4月份主要指標的表現,充分展現了中國經濟強大韌性和抗衝擊能力。

  從工業來看,宏觀政策組合效應持續釋放,工業保持較快增長。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1%,是去年以來月度增速中比較快的速度。在“兩新”政策加力擴圍和産業升級帶動下,裝備製造業持續較快增長,4月份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8%。對規模以上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5.9%。

  從服務業來看,在擴大內需政策的作用下,服務業增勢平穩。4月份,服務業生産指數同比增長6%,也是今年以來月度增速中次高的水平。4月份,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生産指數分別增長10.4%和8.9%,明顯快於全部服務業增長。

  外貿方面,中國加大外貿多元化發展,積極開拓與“一帶一路”相關國家貿易,推動外貿保持平穩增長。1至4月,中國貨物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2.4%,比一季度加快1.1個百分點。

  “今年以來,宏觀政策更加積極有為,存量和增量政策接續發力,有力擴大了需求、促進了生産、支持了創新、穩定了預期,為保持經濟平穩運行發揮了關鍵作用。”付凌暉説。

  提振消費效果顯現

  付凌暉説,各地區各部門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開展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帶動市場銷售擴大,促進服務消費增長,有力支撐經濟回升向好。

  市場銷售穩步回升。1至4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4.7%,比一季度加快0.1個百分點。服務零售額同比增長5.1%,增速也比一季度加快0.1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加快。

  消費品以舊換新相關商品銷售大幅增長。4月份,限額以上單位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文化辦公用品類、傢具類、通訊器材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38.8%、33.5%、26.9%和19.9%,均明顯快於商品零售額增速。

  部分基本生活類和升級類商品零售較快增長。4月份,限額以上單位糧油食品類、體育娛樂用品類、金銀珠寶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14%、23.3%和25.3%。

  旅游出行相關服務消費增長較快。受假日出行需求旺盛帶動,居民旅游、出行、通訊等服務性消費增長較快。1至4月份,交通出行、通訊信息、旅游諮詢租賃服務類零售額均保持兩位數增長。

  消費新動能增勢較好。隨着信息技術快速發展和物流配送體系不斷完善,網上零售、即時零售等新業態因高效便捷受到消費者歡迎。1至4月份,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5.8%,繼續快於社會消費品零售額增速。

  “今年以來政策效果繼續顯現,市場銷售延續回升態勢,但消費內生動力還需要進一步增強。下階段,要實施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繼續提升居民消費能力,促進經濟健康發展和民生持續改善。”付凌暉説。

  創新動能繼續成長

  付凌暉&&,從下階段情況看,國際環境依然複雜嚴峻,不穩定、不確定、難預料因素比較多,國內周期性、結構性矛盾交織,但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各項宏觀政策協同發力,各方面聚力攻堅、積極應變,創新動能繼續成長,經濟持續回升具有較多有利條件。

  數據顯示,1至4月份,全國固定資産投資(不含農戶)147024億元,同比增長4.0%;扣除房地産開發投資,全國固定資産投資增長8.0%。高技術産業中,信息服務業,計算機及辦公設備製造業,航空、航天器及設備製造業,專業技術服務業投資同比分別增長40.6%、28.9%、23.9%、17.6%。

  從製造業來看,今年以來呈現工業生産較快增長、工業轉型升級持續、工業新動能不斷壯大等特點。4月份,集成電路製造、光電子器件製造增加值分別增長21.3%和19%;新能源汽車、汽車用鋰離子動力電池産量分別增長38.9%和61.8%;智能無人飛行器製造、智能車載設備製造行業增加值分別增長74.2%和29.3%。

  “工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態勢明顯,新質生産力不斷培育壯大。”付凌暉説,當前工業産品價格仍在低位運行,部分行業企業生産經營還面臨不少困難。下階段,要繼續擴大國內需求,落實各項支持工業發展政策,推動科技創新和産業創新融合發展,優化調整産業結構,加快傳統産業轉型升級,培育壯大新興産業,促進工業持續健康發展。

  付凌暉&&,中國經濟基礎牢、發展有成效、制度有優勢、政策有保障、市場有活力,完全有條件、有能力、有底氣應對各種風險挑戰。(記者 王俊嶺)

【糾錯】 【責任編輯:谷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