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包裝瘦身增綠-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5/20 07:45:21
來源:經濟日報

快遞包裝瘦身增綠

字體:

  快遞業一頭連着生産,一頭連着消費,是支撐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行業。近年來,無處不在、無時不至的寄遞服務在推動快遞業務量高速增長的同時,也帶來了快遞包裝的大量使用和廢棄,引起廣泛關注。

  前不久新修訂的《快遞暫行條例》正式發布,對快遞包裝進行了全面、系統的規定,將於今年6月1日起施行。當前,快遞企業在綠色包裝方面有哪些探索?下一步,如何推動快遞包裹綠色化、減量化、可循環?近日,記者深入網點攬收、雲倉分揀、末端回收等環節,探訪快遞包裝治理的進展與成效。

  “瘦身”包裹成趨勢

  初夏時節,多地荔枝陸續成熟上市。海南順豐速運海口龍華雙創楠濱華庭網點迎來了荔枝寄遞旺季。與往年不同,今年荔枝寄遞有了“新裝”——豐調箱。網點負責人宋博一邊打包即將發往上海的荔枝,一邊介紹:“現在寄荔枝用豐調箱,只需在箱內鋪上吸水紙,再用可降解膠帶封合,無需冰袋、預冷操作,不僅降低了發運成本,也提高了打包效率。”

  記者了解到,過去寄遞荔枝都是用泡沫箱,加上冰袋保鮮,2.5公斤荔枝的包裹總重往往超過3.5公斤。如今,用上豐調箱打包後,2.5公斤荔枝的包裹能“瘦身”1公斤左右。對商家來説,綜合物流成本能節約30%,對消費者而言,豐調箱無異味、更環保,荔枝口感也不會因長途運輸受影響。

  “豐調箱與常規紙箱的最大區別就是箱體上多了4個白色氣閥,能自動調節箱內氣體濃度,延長水果保鮮時間。”順豐集團綠色包裝項目負責人沈琪告訴記者,為迎接荔枝、櫻桃銷售旺季,今年將在全國投放10萬多個豐調箱。

  除了一線網點,雲倉也是“造包裹”的核心場所,更是落實快遞包裝治理的第一道防線。

  在中通雲倉杭州塘棲電商倉配中心,打包員的工位旁擺着10多種不同規格的紙箱、包裝袋。工作人員掃碼錄入訂單信息後,系統便會根據商品品類、數量、尺寸等信息推薦適配型號的紙箱。目前,該倉配中心日均單量在1.2萬件左右,耗材使用整體降低約20%。

  “從2022年開始,我們對倉儲系統進行升級,增加包材智能推薦功能,避免大紙箱裝小商品,減少包材使用量。同時,對符合寄遞條件的商品,直接進行原裝貼單發貨,不再對原有電商産品進行二次包裝。”中通雲倉市場品牌部負責人徐永貴介紹,為讓包裹盡可能增加“含綠量”,企業進行了很多探索,如在打包環節,用窄膠帶進行“一字”“十字”等輕量化打包方式;針對逆向物流,研發推出多生命環保紙箱,箱體上自帶的3對PVA水溶膠條,不需要膠帶,水溶即可粘貼,且能使用3次。

  近年來,不少快遞物流企業與電商企業協作,推進商品原包裝直髮,減少二次包裝。2022年,京東發布了行業首個原發包裝認證標準,承諾至2030年實現80%以上電商渠道售賣的産品支持原裝直髮。2024年,通過原廠直髮包裝幫助京東減少二次包裝超過10億個。

  國家郵政局相關負責人&&,近年來,我國深入推動快遞包裝綠色轉型,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比例超過95%,智能裝箱技術讓包裝耗材減量達20%,248個産品通過快遞包裝綠色産品認證,快遞包裝標準化、減量化水平穩步提升。

  循環利用場景多

  臨近中午,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白沙郵遞服務站人來人往,熱鬧非凡。記者發現,服務站門口設置的綠色活動專區十分受歡迎,幾乎每個取完快遞的同學都會在此逗留:用回收站配備的小刀拆開快遞後,將快遞袋、紙箱投入回收箱。

  “此舉不僅可以方便師生拆件,避免紙箱散落影響校園環境,質量完好的紙箱還可以收集起來,免費提供給師生寄件,既環保又實惠。”浙江大學後勤集團科教服務中心郵遞中心主任助理、紫金港郵政部經理高國強告訴記者,目前白沙郵遞服務站每天進港快遞超過9000件,師生寄件用紙箱90%來自回收。

  可循環快遞包裝應用貫穿攬收、轉運、配送等多個環節。在海南省居民身份證制證中心,一排搭配黃色卡扣的綠色箱子引起了記者注意,每個箱子上的快遞面單都疊加了好幾層。

  “這種箱子非常結實、輕便,而且無需膠帶,只要一個卡扣就能開闔。”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海南省郵政分公司寄遞事業部市場部負責人曾其琪介紹,制好的身份證在攬收後,分為個人件和批量件,批量件寄往海口市公安局各區分局辦證中心,快遞員通過可循環快遞箱進行封裝,再由快遞員配送到相應的辦證中心,在與辦證中心工作人員交接簽收後,立刻回收可循環快遞箱。據了解,每個可循環快遞箱的循環使用次數達50次以上,大大降低了單個郵件的包裝成本。

  可降解快遞包裝袋也在寄遞環節廣泛應用。據了解,海南是率先在全國郵政快遞業投入使用全生物降解快遞包裝袋的省份。“韻達統一定制可循環使用的集裝袋,旨在替代過去一次性塑料編織袋。同時,海南省各網點在收寄快遞時全面使用可降解快遞包裝袋。”韻達海南省公司網絡管理部負責人説,目前韻達在海南的60多家網點都使用可降解快遞包裝袋。

  海南省郵政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豐聖少介紹,目前,海南省郵政快遞業電商郵件快件不再二次包裝、採購使用符合標準包裝材料、網點配備快遞包裝廢棄物回收裝置比例均達99%,可降解膠帶、免膠紙箱應用比例不斷提升。今年一季度,全省郵政快遞企業累計投入使用可循環快遞包裝近100萬次,回收瓦楞紙箱約230萬個。

  標本兼治同發力

  快遞包裝具有使用量大、涉及面廣、責任主體多、循環鏈路長的特點。據統計,電商件在快遞業務中佔比超80%,如何激發更多電商商家使用綠色環保包材至關重要。

  “只有通過智能化、自動化給客戶降低成本,客戶才會有更強烈的意願使用環保包材。”徐永貴説,3年前環保石塑箱這類的綠色包裝比普通快遞紙箱貴50%,現在因為規模效應,價格降低了,但還是會比普通紙箱貴25%至30%。令人欣慰的是,現在越來越多的商家會選用環保包材。“石塑箱防水防潮、結實耐用、可降解,最早是我們為一家洗衣液品牌定制的,現在很多日化商家都會選用。因為這種包材可以減少包裹破損率,還可以避免液體類商品因漏液而污染其他商品,使得電商客戶的綜合成本與原有持平甚至更低,大大激發了客戶使用綠色環保産品的意願。”徐永貴介紹。

  源頭治理也不容忽視。在中科信暉(海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産車間,電腦自動投料後,原材料進入3個螺桿生成3層包裝膜,最後形成外灰內黑的快遞包裝袋;印刷機高速運轉,1分鐘能印200米。不同於傳統油墨印刷的重氣味,這裡的生産車間沒有任何異味。

  “我們從2020年開始推出了針對快遞網點使用的通用版全生物可降解快遞包裝袋。”中科信暉(海南)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吳軍介紹,隨着快遞企業綠色包裝意願不斷提高,全生物可降解快遞袋銷售持續增長。去年,全生物可降解快遞袋銷售量達1300萬隻,今年一季度銷售量已超過700萬隻,預計今年銷量能突破2000萬隻。

  “快遞包裝綠色治理涉及生産、使用、回收、處置等多個環節,全鏈條共同發力是實現標本兼治的關鍵。”國家郵政局發展研究中心産業部(環保中心)副主任朱麗&&,《快遞暫行條例》的修訂堅持問題導向和系統觀念,明確了快遞包裝綠色治理相關主體責任,以及強制性標準實施的責任主體和監督措施,為推動快遞包裝全鏈條治理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實現法律與標準、政策協調銜接,標誌着快遞包裝法治實施體系進一步完備,將有力促進快遞包裝系列標準和政策落地,引導快遞包裝産品、技術和模式創新,加快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記者 吉蕾蕾)

【糾錯】 【責任編輯: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