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業界矚目的鴻蒙電腦正式發布,標誌着智能終端全面開啟鴻蒙時代。在業界看來,鴻蒙電腦的發布,不僅標誌着國産電腦操作系統取得重大突破,更為重要的是,基於鴻蒙的硬體&&和人工智能&&有望重構未來計算範式和物聯網底層邏輯。
內核層自主可控
國産電腦迎來高光時刻
鴻蒙初辟,萬象更新。鴻蒙電腦正式發布,標誌着我國自此擁有了從內核層就自主可控的電腦操作系統,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放眼全球市場,依託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中國智造的雄厚實力,鴻蒙電腦有望成為“全球操作系統第三級”。
早在2024年9月,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董事長余承東就曾透露,當時的華為電腦或將是最後一批搭載Windows系統的筆記本電腦,後續將會有鴻蒙系統的電腦産品。今年3月20日,余承東再次預告首款鴻蒙電腦將於5月發布。隨後,在5月8日華為舉行的鴻蒙電腦技術與生態溝通會上,鴻蒙操作系統在電腦端的首次亮相引發廣泛關注。在最為敏銳的資本市場,鴻蒙概念近期呈現板塊熱度擴散、細分領域輪動行情,顯示市場對鴻蒙電腦信心持續強化。
業界分析,市場信心源自技術突破、政策催化、生態協同、産業鏈驗證及資金共振等多重因素的疊加效應,形成對鴻蒙生態長期價值的系統性認可。
其中,自主可控技術突破是最為重要的原因。當前,全球個人電腦操作系統市場呈現高度集中態勢。分析機構StatCounter數據顯示,2025年4月,微軟Windows操作系統市場份額為71.06%,蘋果旗下OS X和macOS市場份額為15.64%,Linux市場份額為4.27%。我國電腦軟體産業起步較晚,在核心技術研發、生態建設等方面存在顯著差距。此前,國産電腦操作系統多數基於Linux內核二次開發,尚未形成自主可控的技術體系。而鴻蒙電腦搭載的HarmonyOS 5操作系統,是從內核層開始重構,實現了自主研發、自主可控,填補了國內該領域的技術空白,標誌着我國電腦産業在操作系統這一根技術領域取得關鍵突破。
政策紅利驅動也是市場信心的來源。深圳市2024年就明確提出支持鴻蒙發展,從應用推廣、人才培養等方方面面強化政策保障。信創産業需求明確、“兩新”政策加力擴維更是為鴻蒙電腦帶來旺盛的市場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鴻蒙生態設備已超10億台,鴻蒙電腦的加入補齊了生態最重要的一塊拼圖,生態協同效應更為凸顯。此外,根據第三方調研機構Canalys的統計數據,2024年華為電腦以430萬台的出貨量拿下了11%的市場份額,位列中國市場出貨量第二。市場研究機構GFK數據則顯示,2024年華為在輕薄筆記本電腦領域出貨量位列中國市場第一。在華為成熟穩定的電腦軟硬體産業鏈供應鏈保障下,鴻蒙概念板塊的業績確定性增強了市場預期。
業內人士認為,國産電腦操作系統是至關重要的“數字底座”,不僅關乎信息安全、産業自主可控,更是構建安全可靠數字生態的核心支撐。鴻蒙電腦的發展能夠有效帶動産業鏈自主化,增強技術自主發展韌性。在全球科技競爭日益激烈、技術合作面臨諸多不確定性的背景下,鴻蒙電腦的研發與應用是我國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成果,將帶動整個産業鏈的自主化進程,加速國産自研軟體的研發和應用。
根技術創新突破
超前布局新一代智能終端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大力發展新一代智能終端,其中包括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手機和電腦等。鴻蒙正是面向新一代智能終端的操作系統。
面向加速到來的智能時代,鴻蒙操作系統全面重構電腦體驗,帶來系統級AI能力、全場景協同能力、全方位安全能力三大核心突破。
多窗畫面穩定流暢、應用極速喚醒、文件秒開、手勢交互絲滑、桌面設計美觀大氣、操作簡單易上手、AI能力強大、跨設備協同體驗好……這是網上高熱度的“開箱”視頻中,對鴻蒙電腦的高頻評價,也是記者在鴻蒙電腦技術與生態溝通會現場體驗時的直觀感受。而這正是源於鴻蒙電腦採用了軟硬端雲垂直整合的架構,全面突破根技術,讓電腦性能大幅提升。
在AI能力方面,鴻蒙電腦實現了AI與操作系統的深度共生,無需聯網就能調用AI功能,用戶還可用語音控制智能助理“小藝”完成電腦設置、文檔創作等功能,尤其是創新的會議智能提醒功能,可以代替用戶值守線上會議,並實時將關鍵信息推送至手機。
在場景協同方面,依託自主研發的分佈式軟總線技術,鴻蒙電腦能夠實現跨設備協同、接續、分享,例如手機、電腦、平板三設備的鍵鼠共享,可實現會議、文件在多個設備間接續操作,以及大文件的快速傳輸和創新的“手眼同行”功能。
值得關注的是,鴻蒙電腦還從底層重構了電腦隱私和數據安全。據介紹,鴻蒙電腦採用了全新的星盾安全架構,鴻蒙內核獲得國際CC EAL6+安全認證,是業界通用操作系統內核領域首個6+等級認證。由於默認實施硬體級一文一密的保護,鴻蒙電腦可以確保存儲在設備上的數據安全,讓電腦即使拆掉硬盤也不怕數據泄密。此外,針對用戶下載的應用軟體可能捆綁惡意插件、病毒程序、竊取個人信息等問題,鴻蒙電腦從開發、上架、運行全流程保障應用軟體來源純凈可靠,只有用戶授權的數據,應用軟體才能獲取。
騏驥千里,非一日之功。從技術維度來看,構建全新的電腦操作系統面臨巨大挑戰,特別是在內核層就自主可控的電腦系統,從文件系統管理到設備驅動支持,每一項功能都需從頭編寫代碼。
“從原型機打造,到工程機打磨,再到正式商用,鴻蒙電腦研發歷經5年布局,集結上萬名工程師、聯合20多家研究所共同完成,積累超過2700項核心專利。”華為終端BG平板與PC産品線總裁朱懂東説。
據介紹,鴻蒙內核的微內核架構,具備高安全、高性能和高彈性等技術特點。鴻蒙內核已獲得中國信通院自主成熟度A級認證。
重構生態版圖
開啟操作系統全場景時代
“鴻蒙電腦將為電腦領域帶來新的發展機會和成長土壤。”余承東&&,誠邀廣大生態夥伴和開發者共建鴻蒙電腦生態版圖。
業內專家介紹,拓展電腦操作系統生態的難度遠超手機、平板等移動生態。長期以來,微軟Windows和蘋果macOS系統的軟體生態發展成熟,大量主流軟體也優先適配這兩大系統。不僅如此,與手機、平板以輕量化應用為主不同,作為生産力工具的電腦需要建設獨有的專業生産力軟體生態,而專業生産力工具適配、游戲及工業軟體等傳統電腦領域開發者資源的引入,都需要長期投入與深耕。此外,與手機、平板不同,電腦使用場景離不開豐富的外設支持,無論是鍵盤、鼠標,還是打印機、掃描儀,都需要專門適配優化。
儘管挑戰巨大,但鴻蒙電腦擁有自己的硬核優勢。據華為技術專家介紹,鴻蒙操作系統具有“一次開發,多端部署”的能力,面向全場景終端提供一套開發工具與開放能力,大大簡化了開發流程,能夠幫助生態合作夥伴實現電腦軟體應用的高效開發。目前,鴻蒙電腦應用已覆蓋通用辦公、設計創作、實用工具、金融理財、影音娛樂、教育學習、游戲等多個垂直領域,150多個頭部專屬電腦生態應用正加速適配,300多個融合生態應用已完成適配,預計到年底將支持超過2000個應用。
更為重要的是,通過桌面與移動生態的深度融合,鴻蒙電腦突破了傳統操作系統應用生態局限。基於統一開發框架,移動應用可快速部署至桌面端,構建起多端統一的應用生態體系,為用戶提供更豐富的使用場景。目前,小紅書、B站、飛書等移動應用已適配電腦端。這不僅為移動應用解鎖了全新的增量市場,也讓用戶在電腦端獲得更豐富多元的使用場景,重塑了全場景設備的交互體驗。
長江證券等機構研報認為,鴻蒙電腦的推出或將改變目前電腦操作系統的市場格局。同時,鴻蒙電腦為國産軟體産業發展提供了全新的土壤,國産軟體廠商有望借助鴻蒙生態龐大的用戶基礎與技術支持,突破傳統操作系統生態壁壘,獲得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記者了解到,鴻蒙通過開放系統級能力,已助力萬興腦圖、美圖秀秀、中望CAD、悟空圖像等國産軟體快速構建差異化核心競爭力。其中,萬興腦圖結合鴻蒙系統級AI助手“小藝”,30秒即可生成結構清晰、配色專業的思維導圖;美圖秀秀借助鴻蒙系統完善的開發生態,僅一個月就快速完成核心能力的遷移,且修圖改圖效率與表現力雙雙提升;中望CAD則通過多端協同,打造了從設計到校審的全流程國産化解決方案;悟空圖像依託鴻蒙的分佈式技術,實現跨設備拖拽編輯;WPS Office深度集成“小藝”AI,實現PPT一鍵生成。
在硬體生態領域,鴻蒙電腦已與惠普、佳能、聯想等頭部廠商合作,支持超過1000款外部設備連接,覆蓋鍵盤、鼠標、顯示器等品類。這種開放協同模式,既降低了用戶使用門檻,也為硬體廠商提供了接入鴻蒙生態的入口。
“基於鴻蒙的硬體&&和人工智能&&,將有望重構未來計算範式和物聯網底層邏輯。”北京交通大學中國高端製造業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朱明皓&&,鴻蒙系統在電腦端的首次應用是我國桌面級操作系統的一次重要突破,鴻蒙系統具備跨&&應用和協同的條件,多端便捷部署使得鴻蒙擁有與微軟Windows和蘋果macOS系統競爭的優勢,為我國建立自主安全的軟體生態體系奠定了堅實基礎。
朱明皓等業內專家同時提醒,決定一個操作系統成敗的關鍵在於系統&&上應用軟體的豐富程度,建議在“十五五”産業基礎再造工程中,突破傳統軟體産品工程化産業化支持難的體制機制,大力支持一批關鍵工業基礎軟體的突破與應用,並圍繞國産化操作系統建立工業級、消費級協調的應用軟體生態體系,促進應用軟體行業百花齊放。(記者 吳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