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深圳5月10日電 題:AI讓零售業更“智慧”——第二十五屆中國零售業博覽會觀察
新華社記者趙瑞希
記者從貨架上拿起一個産品,貨架上的屏幕立馬開始介紹這個産品的功能、特點。記者還可以通過貨架上的話筒説出自己的需求,讓貨架幫忙尋找和推薦産品。“這個AI交互式貨架相當於智能導購員,這個産品已經在一些美粧店使用了。”契勝展&工作人員徐琼琼説。
5月8日至10日,以“價值重塑”為主題的第二十五屆中國零售業博覽會在深圳舉行。從智能貨架、冷鏈設備、無人車與無人機等硬體産品,到疊加了AI技術的實時採集數據、智能分析、自動下達指令的軟體系統,本屆博覽會集中展示零售行業全産業鏈上的前沿技術、創新設施設備、特色商品及智慧零售解決方案。
5月9日,第二十五屆中國零售業博覽會現場。新華社記者趙瑞希 攝
在AI技術加速滲透零售業的今天,零售門店正從傳統“人貨場”向“智能生態場”演進。從去年的點狀分佈,到今年的全面開花,越來越多的AI+解決方案在零售業博覽會現場亮相。聚焦零售技術革新,本屆博覽會集中呈現了從智能硬體到全渠道整合,從供應鏈整合到體驗消費、無人門店的行業前沿動態。
5月9日,第二十五屆中國零售業博覽會現場的AI技術相關展&。新華社記者趙瑞希 攝
記者在現場看到,AI已被眾多零售業廠商引入到設施設備、綜合解決方案之中。
自動識別後廚員工洗手行為、實時識別産品缺貨情況、智能提供翻&率分析……萬店掌展&展示的AI巡檢産品,可以大幅提升零售門店的管理效率。萬店掌展&工作人員賈傑説:“我們以前也發布過其他的AI産品,使用的是算力,雖然通過訓練可以使得功能更加精準,但成本比較高,現在AI巡檢産品使用的是大模型,成本大幅下降。”
通過全場景數字化搭建的無人門店展&,借助計算機視覺、重力感應貨架及RFID標籤,實現商品拿取行為的精準識別,消費者通過人臉識別或手機掃碼即可完成“即拿即走”的無感支付。
逛一圈下來,記者了解到多種AI與零售深度融合的創新模式:借助生成式AI技術打造的零售AI中&,支持自動化生成營銷策略與客戶畫像;集合多重算力構建的智慧零售解決方案,覆蓋零售全場景,為零售企業帶來全鏈路的數據信息交互和整合;AR/VR技術在零售場景中應用加速,虛擬貨架互動、AR輔助陳列與虛擬試穿,增強消費者參與感,降低用戶決策成本;AI技術重塑供應鏈全鏈條可追溯系統,呈現“從源頭到貨架”的完整鏈條,清晰、透明、可溯源。
從消費者行為的深度洞察到供應鏈的智能優化,從個性化營銷的精準實施到客戶服務的全面升級,AI的應用正在重新定義零售業的各個環節。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會長彭建真&&,從技術側來看,零售企業依託智能硬體與AI技術,在供應鏈革新、品類差異化打造中,構建獨特的競爭力;從渠道端來看,線上線下全渠道融合已成趨勢,線下門店通過特色場景搭建升級為“體驗高地”。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名譽會長裴亮在本屆博覽會同期舉行的“全零售AI火花大會”上&&,AI對零售業的賦能和影響尚處於初始階段,還需要通過不斷實踐和摸索把握它的發展規律,更好發揮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