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立夏,雪季的大幕緩緩落下,而冰雪經濟的熱度並未隨之消散。
新華社記者在新疆、吉林、河北等地採訪了解到,從休閒旅游到裝備製造,從賽事經濟到文化創意,各地探索將“冷資源”轉化為全年無休的“熱經濟”。
冰雪經濟,正迎來更廣闊的發展天地,書寫四季繁榮的新故事。
雪場轉型“換季”不斷檔
游客在新疆烏魯木齊絲綢之路山地度假區滑雪(2025年1月23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陳朔 攝
“五一”前後,南方驕陽開始炙烤大地,而新疆烏魯木齊的南山卻沁着20℃的清涼。天山北麓的新疆絲綢之路國際度假區滑雪場內,雪道上積雪猶在,周邊的草地已吐露綠意。遠處蒼翠山谷深處,壓路機轟鳴,正在為雪場“換季”做準備。
4月28日,新疆絲綢之路國際度假區迎來新的“活動季”。企業品牌負責人莊紅説,除了彩虹滑道、山地卡丁車等30余項度假活動外,4月底至暑期,度假區還將打造高空溜索、玻璃滑道、水上樂園等項目,“實現地面、水面和空中的立體休閒娛樂”。
幾名滑雪愛好者在新疆絲綢之路山地度假區合影留念(2025年1月27日攝)。新華社記者 王菲 攝
新疆地處山區的眾多滑雪場夏季環境優美,已成為游客踏青、觀光、避暑的好去處。冬季為滑雪愛好者服務的登山纜車、餐廳酒店、道路交通等設施設備也不再是“忙半年、閒半年”。
從“雪季游”延伸到“全季游”,各地新招不斷。
黑龍江哈爾濱市亞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區正加速從單一滑雪勝地向全季全域旅游目的地轉型。4月22日,亞布力旅游投資集團發布2025年春夏季旅游産品,以“運動激情”“露營狂歡”“特色研學”“森林康養”等為主題的旅游新品,為游客提供更加多元化、個性化的旅游選擇。
在河北崇禮,雪場通過服務升級與業態創新持續引流:太子城國際冰雪小鎮,62家餐飲品牌可滿足多元需求,馬術樂園等20多項新興旅游業態則讓度假體驗充滿新鮮感。
實現雪場換季轉型與冰雪城市四季運營,基礎設施升級和服務品質提升是關鍵。
“未來五年是冰雪産業機遇期,夏季作為北方城市文旅消費傳統旺季,若能對標冰雪經濟發達國家服務業標準、完善運營體系,將有效延伸冰雪産業鏈價值,形成全季全域發展新格局。”新疆滑雪協會主席李建宏説。
在南方,室外綠意盎然,室內滑雪場仍是白雪皚皚,冰雪運動“熱力”不減。上海耀雪冰雪世界集室內滑雪場、三座星級度假酒店以及會議中心、冰雪主題商業小鎮於一體,吸引不少游客前來打卡;成都已建成各類冬季項目場館60余處,其中新都尖鋒旱雪四季滑雪場為西南地區規模最大的旱雪場……
這幾天,滑雪攝影師任萱媛剛接到新訂單,去上海耀雪冰雪世界為顧客拍照。“室內雪場越來越多、滑雪的人越來越多,我才能全年都有單接、有錢賺。”她説。
南方室內雪場不斷崛起,北方冰雪勝地全季運營,冰雪經濟持續綻放四季魅力。
冰雪裝備製造“春風正好”
游客在吉林市北大湖滑雪度假區內的冰雪裝備展區參觀(2024年12月19日攝)。新華社記者 顏麟蘊 攝
熱鬧了一整個冬天的北大湖滑雪度假區終於靜了下來,但相隔僅一個小時車程的吉林化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碳纖維生産車間,卻是另一番熱火朝天的景象。廠房裏,自動化生産線正滿負荷運轉,一束束白色的碳纖維原絲經過氧化、碳化等工序後,變身為黑色碳絲,成為輕量化、高強度碳纖維滑雪板的原材料。
工人在吉林化纖集團國興碳纖維有限公司碳化二車間整理碳纖維原絲(2025年2月2日攝)。新華社記者 許暢 攝
“雪季雖然結束了,但我們的碳纖維滑雪板生産線正在抓緊擴能。”李家欣是吉林化纖集團國興複合材料有限公司副經理,剛談妥一筆訂單的他對記者興奮地説,“我們的滑雪板憑藉重量輕、韌性強的優勢,去年已在吉林省各大雪場批量投放,受到好評。今年,我們將升級包裝設計,融入國潮元素,打造具有代表性的吉林省裝備製造品牌。”
迎着火熱的市場需求,冰雪産學研加快轉化。
吉林大學“冰雪旅游場地裝備與智能服務技術”重點實驗室裏,滑雪倣生企鵝、全季智能室內滑雪機、雪場巡視無人機等新産品推出;東北師範大學吉林省冰雪運動重點實驗室自主研發的競速滑雪板,已在全國10余個省份投入使用……
2024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以冰雪運動高質量發展激發冰雪經濟活力的若干意見》,提出推進冰雪裝備器材産業高質量發展,“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建設冰雪運動裝備器材特色産業園區”。
大江南北,冰雪裝備製造領域加速布局。黑龍江哈爾濱冰雪運動裝備製造産業園、齊齊哈爾冰雪裝備産業園加快建設;而隨着南方冰雪熱升溫,換雪、補雪的製冷運維及雪道維護需求飆升,在廣東等製造業大省催生大量冰雪裝備相關企業。
參觀者在海南國際會展中心舉行的消博會上觀看一款智能滑雪機演示(2025年4月13日攝)。新華社發(薛傑攝)
一批冰雪裝備企業積極開拓國內和海外市場。2024年,齊齊哈爾黑龍國際冰雪裝備有限公司成功開拓哈薩克斯坦市場,與當地體育器材經銷商合作,銷售冰球鞋、速滑鞋,並承建兩個滑冰場項目。
河北張家口宣化冰雪産業園裏,倣真冰板生産線晝夜不停,這些産品已進入東南亞體育課堂。
張家口市科諾工程塑料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冰壺、冰蹴球等産品暢銷世界多地。“依靠高素質的冰雪産業工人和成熟的産業配套,企業發展越來越好。”公司董事長吳剛&&,2025年公司新增多條生産線,産能較去年增長30%。
冰雪裝備“專精特新”企業茁壯生長,索道、纜車、壓雪機等大型冰雪裝備維修公司加快“組隊”……在冰雪産業鏈的“延長線”上,全國各地冰雪産業企業正在迸發出新活力。
“冰雪+多元業態”開啟四季繁榮
雪季剛結束,發展新動能已開始蓄積。在河北張家口市崇禮太舞滑雪小鎮,多家互聯網&&酒店預訂系統顯示,“五一”假期前後,當地酒店預訂熱度持續攀升,部分特色民宿更是提前一個月就已訂滿。
太舞滑雪小鎮品牌總監任曉強感慨:“曾經夏季的日均客流不足冬季的二分之一。但在2024年夏季,太舞接待量突破150萬人次,與冰雪季持平,今年強勁勢頭繼續,我們正努力擺脫‘一季養三季’的困境。”
拓展“冰雪+”是崇禮冰雪經濟四季躍動的秘訣。依託山地自行車聯賽、攀岩挑戰賽等特色賽事和康養旅居等多元活動,以冰雪聞名的小城有了“四季魅力”。
4月初,全運會群眾比賽足球項目七人制男子甲組預賽在張家口冬奧村展開,這是北京冬奧會後崇禮奧林匹克公園首次承接夏季全運會賽事。張家口市體育局相關負責人&&,本次賽事是冬奧場館四季運營的重要實踐。通過“冰雪+賽事”新模式,崇禮奧林匹克公園已形成冰雪運動打品牌、四季活動聚人氣的運營格局。
《中國冰雪旅游發展報告(2025)》預測,2024-2025冰雪季,我國冰雪休閒旅游人數有望達5.2億人次,冰雪休閒旅游收入預計突破6300億元。
面對龐大的冰雪經濟市場,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冰雪+”的多元發展路徑。
運動愛好者在吉林市松花湖度假區參加越野跑(2025年5月1日攝)。松花湖度假區利用山地優勢,將冰雪運動拓展到全季節山地運動。新華社記者 顏麟蘊 攝
在吉林,當地融合“冰雪+生態”“冰雪+群眾體育”,解鎖夏季活動新體驗,“環長白山”森林自行車賽、長白山森林馬拉松賽等品牌IP已初具影響力。在冰滑梯上感受冰上的“速度與激情”,體驗冰雪奇境、冰雪音樂廳等項目互動……不久前,哈爾濱夢幻冰雪館重啟,接替此前閉幕的第二十六屆哈爾濱冰雪大世界,讓游客們體驗到“冰雪+文娛”的樂趣。
滑雪巡救員在新疆阿勒泰地區禾木吉克普林國際滑雪度假區巡邏(2024年12月3日攝)。新華社記者 胡虎虎 攝
“冰雪+”激發文創新潛能。圍繞擦亮用好“中國雪都”金字招牌,新疆阿勒泰地區組織專家團隊創作了童話劇、影視劇、陶瓷餐具等一系列文化創意産品,釋放新的經濟潛能。哈爾濱街頭巷尾的不少文創店顧客盈門,“爾濱”主題AR冰箱貼、雪花摩天輪造型雪糕等創意十足,銷售火爆;元宇宙産品《冰龍尋珠·全感VR》、全景奇幻舞&秀《王的戰車》等科技感滿滿。
業內人士認為,冰雪經濟商業模式正由觀賞型簡單消費模式向深度體驗式、社交式消費模式轉變。
從“一季紅”到“四季火”,各地探索“無淡季”冰雪經濟新模式,而中國冰雪經濟的故事,也在四季交疊中書寫新的篇章。
文字記者:初杭、馬鍇、段續
視頻記者:張嘯誠、魏蒙、初杭、馬鍇
海報設計:代雲鶴
統籌:陳煒偉、杜瀟逸、周咏緡、馮筱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