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瀋陽故宮內玉蘭花盛開。CICPHOTO/鄒新江 攝
新華社瀋陽4月26日電 題:追着花期去旅行:“賞花經濟”綻放文旅消費新活力
新華社記者洪可潤、張博群
桃花灼灼、玉蘭飄香、梨花勝雪,進入四月,次第綻放的各色花卉將瀋陽裝點成“花漾之城”。這個春天,“追着花期去旅行”成為瀋陽文旅新潮流。
走進瀋陽市園林植物標本園,杜鵑標本區內已是一片花的海洋。枝頭盛放的杜鵑花明艷熱烈,遠遠看去如霞似錦,吸引大量游客前來感受春日花海的別樣魅力。
“在這裡給我拍一張。”來自河南的游客鄭秋清特意來瀋陽賞花踏青,她告訴記者,“最近瀋陽天氣不冷不熱,陽光也特別好,走進花海之中覺得特別放鬆。”
一朵朵玉蘭花競相開放,與紅墻古建和白塔交相輝映,勾勒出一幅詩意盎然的畫卷……每到春季,瀋陽東塔園的玉蘭花都會率先綻放,成為瀋陽春天的一道風景。今年瀋陽東塔園推出的“百花齊放”冰淇淋和綻放的白玉蘭一起“火”了。
“冰淇淋的設計靈感源於園內花卉,添加了白玉蘭等花朵元素。”瀋陽東塔園工作人員説。記者留意到,冰淇淋甜筒上,繡球花、海棠花、玉蘭花等花朵花團錦簇。現場購買冰淇淋的游客已排起長隊,不少游客拿着冰淇淋與盛開的白玉蘭合影。
“賞花經濟”帶火的不止冰淇淋。在瀋陽故宮,不少游客身着旗袍、手持扇子,留下旅拍“打卡”照片。瀋陽故宮的春日花事始於4月初,延續至5月中下旬,不同花卉依時序綻放,構成層次分明的賞花圖譜。
結合花期,瀋陽故宮推出的“金玉滿堂打卡相框冰箱貼”“瀋陽故宮迎春賞戲冰箱貼”等春季主題文創産品,靈感源自九間殿前的玉蘭,融合大政殿、戲&等瀋陽故宮古建築元素,融入春季遷徙歸來的雨燕,將瀋陽故宮的春景轉化為可觸摸、可互動的文化符號,讓文創産品花意更濃。
日前,攜程發布的《“五一”旅游出行預測報告》顯示,瀋陽“五一”旅游市場火爆,機票訂單量同比增長32%。在即將迎來的“五一”假期,瀋陽組織策劃4大主題200多項文體旅活動,除了賞花本身,也不斷為餐飲住宿、戶外運動、休閒露營、文創設計等多個領域帶來活力。
“賞花經濟”還為鄉村振興帶來新動能。一場名為“春田花事”的花卉展示活動在沈北新區財落街道尹家花卉小鎮啟幕。通過花卉藝術展、鄉土市集等多元場景,促成12筆訂單簽約,吸引游客超3000人次,帶動花卉銷售額同比增長40%。
當前瀋陽正嘗試跳出“就花論花”的局限,讓賞花成為地方特色文化的載體。近日,一群“簪花仕女”穿梭在瀋陽植物園的花叢中,並在舞&上翩翩起舞,讓《簪花仕女圖》“跨越時空”與游客見面,賦予了賞花“文化味”。
業內人士認為,“賞花經濟”雖火熱,仍需持續培育文化厚度、服務溫度和産業深度,這場“與春天的約會”才能不斷綻放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