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35年新建低空通信基站總投入預計超千億元 低空智聯網護航低空經濟“飛得好”-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4/23 10:41:21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到2035年新建低空通信基站總投入預計超千億元 低空智聯網護航低空經濟“飛得好”

字體:

  無人機“閃送”、低空游覽觀光、低空智能巡檢……低空經濟的蓬勃發展,離不開低空智聯網絡的護航。記者注意到,多方正積極展開探索,適度超前布局低空智能網聯等基礎設施,加快5G/5G-A、北斗、衛星互聯網等低空智能網聯技術研發和建設應用。業內研究預計,到2035年,新建低空通信基站數量預計達到36萬個,總投入預計超千億元。

  在北京延慶的通感監控&&上,一架無人機的飛行軌跡清晰可見,4K攝像頭實時畫面流暢回傳。一張5G-A通感一體化網絡,不僅穩定保障視頻傳輸速率,還可以精準捕捉區域內每架無人機的三維軌跡。

  “就像給城市天空架設了專用通信走廊,既避免與地面用戶爭搶網絡資源,又能確保低空設備穩定聯網。”北京電信項目負責人趙懷民告訴記者,依靠創新的“時-頻-空”三維協同感知算法,一個5G基站可同時追蹤超過90個移動目標,定位精度達亞米級。通過雙頻組網,無人機在300米高度飛行時,網絡傳輸時延降低至50毫秒以內,為低空飛行“看得見、飛得起、管得住”提供保障。

  在業界看來,低空智聯網是推動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支撐。中國信通院研究顯示,低空智聯網借助於包括4G/5G通信、衛星互聯網、北斗系統和雷達等監控系統的天地一體化基礎設施,構建數字化低空運行環境,實現智能化空域設計和航路規劃。

  “低空智聯網作為低空經濟發展的數字化底座,是空域開放和應用規模化的數字化保障,既保障低空航空器載人載物飛行活動的順利進行,也確保空域開放後能高效監管和安全運營。”北京前沿未來科技産業發展研究院院長陸峰對記者&&,要優化基站布局,建設專用通信網絡、完善導航設施,推動通感一體技術發展,促進應用創新。

  值得關注的是,我國正加快低空經濟網絡設施建設。《關於202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提出,2025年“&&促進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政策”“適度超前研究布局低空智能網聯等基礎設施”等具體部署。工業和信息化部近日&&,將持續提升5G和千兆光網“雙千兆”網絡覆蓋廣度;加快推進6G技術研發、標準制定、中試驗證和産業落實,加強通信、感知、智能、計算等融合技術突破。

  地方也積極行動,明確下一步建設目標。例如,江蘇將推動5G/5G-A、北斗、衛星互聯網等低空智能網聯技術研發,加快星地融合通信網絡建設,推動“雲—網—邊—端”低空算力設施部署。大連將打造低空飛行航線全域連續覆蓋智聯網絡,2025年在重點區域實現低空飛行航線的全域覆蓋,落地智聯網全覆蓋航線50條以上;2026年將逐步實現市內熱點飛行航線區域連續覆蓋,市內低空飛行航線全域連續覆蓋。

  瞄準低空經濟新賽道,三大運營商等企業亦加快低空智聯技術創新和網絡建設布局。

  中國移動日前&&,其構建的數字能力底座覆蓋低空航線42條,部署超過500個通感一體基站,打造高精度的定位網,服務13萬架行業無人機。下一步將打造低空通信網、低空導航網、低空感知網“三張網”,充分發揮5G-A通感技術優勢,探索多模態融合感知技術,建強低空信息基礎設施。中國聯通將進一步攻關超低時延、高精定位、密集感知等低空智聯網和衛星互聯網關鍵技術,推進空天地海一體創新。

  “低空智聯網的建設需要大量的基礎設施投入,包括低空通信基站、感知設備、導航設施等。此外,低空智聯網服務於低空物流、城市治理、空中交通等多種應用場景。這些應用場景的不斷拓展和規模化發展,將帶動低空智聯網市場需求的持續增長。”陸峰説。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底,我國累計建成開通5G基站439.5萬個。中國信通院研究認為,以目前5G-A基站數量和未來6G基站數量為基礎,按照一定比例建設低空通信基站,到2035年,新建低空通信基站數量預計達到36萬個,總投入預計達到1110億元。(記者 郭倩)

【糾錯】 【責任編輯:趙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