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攤兒推銷信用卡的銀行越來越少了-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4/22 07:30:07
來源:工人日報

擺攤兒推銷信用卡的銀行越來越少了

字體:

  銀行信用卡業務進入調整期,昔日“零售尖兵”轉型“零售精兵”

  擺攤兒推銷信用卡的銀行越來越少了

  閱讀提示

  近年來,我國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發卡量持續下降,部分銀行信用卡分中心陸續獲批終止營業,並對權益內容做出調整。專家分析認為,信用卡從高速發展階段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正倒逼機構調整權益配置和營銷模式,進一步加強精細化管理。

  “去年開信用卡還送山地自行車呢,今年都很少看到擺攤兒的了,偶爾看到一個,優惠力度也下降了。”4月20日,在北京奧森公園跑步結束後,市民李先生在出口處看到某商業銀行的信用卡辦理攤位後感嘆道。在其記憶中,相比2024年8月公園門口的信用卡辦理活動,現在不僅擺攤兒的銀行少、營銷力度低,前去諮詢的市民更是寥寥無幾。

  曾被銀行視為“零售尖兵”的信用卡,近年來市場表現有些疲軟。今年2月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2024年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顯示,截至2024年末,全國共開立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7.27億張,同比下降5.14%。用戶體驗和數據表現雙雙下降,向信用卡市場升級迭代提出了新要求。

  多家銀行密集調整信用卡業務

  作為4張信用卡的長期持卡用戶,李先生對持卡權益非常關注,並通過相關社群和網絡分享跟蹤最新的信用卡營銷動態。“前些年,很多銀行用高奢行李箱、山地自行車、寵物車、帳篷等作為禮品,在大學開學季、城市活動、商場開業等人流量大的場合線下推銷信用卡。”李先生告訴記者,近幾年看到的線下活動似乎勢頭有所減弱。

  信用卡用戶所感受到的變化,在有關數據的披露上也有所體現。央行近幾年發布的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數據顯示,2021年末,全國共開立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8億張;2022年末,該數據為7.98億張,同比下降0.28%;2023年末,該數據為7.67億張,同比下降3.89%。直至2024年末的7.27億張,全國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開立張數已連續3年下降。

  近年來,多家銀行以“更好提升服務質量”“合作到期”“業務發展需要”為由,對信用卡發卡業務進行調整。例如,中信銀行先後停止發行中信銀行家樂福聯名信用卡、中信銀行騰訊和平精英聯名信用卡、中信銀行小米聯名信用卡黑科技版;2024年8月23日起,農業銀行停發包括天鵝到家勞動者版聯名信用卡、快狗打車勞動者版聯名信用卡、海航聯名卡(VISA白金卡)等27款信用卡;2025年5月12日(含)起,浦發銀行將停止發行浦發騰訊聯名信用卡、浦發QQ錢包聯名信用卡、浦發樊登讀書聯名信用卡等14種信用卡産品。

  “年費兩年免費期已過,每年還得交200元年費”“以前可以憑信用卡享用機場貴賓廳,現在不可以了”“機票酒店折扣下降不少”……除新開卡業務壓縮外,也有部分用戶&&信用卡權益在逐步“縮水”。記者留意到,2024年以來,光大銀行、中信銀行、廣發銀行、華夏銀行、民生銀行、平安銀行等多家銀行通過不同形式對信用卡權益進行調整,涉及消費優惠、積分優惠、交通出行、第三方會員服務等多個方面。

  信用卡邁入高質量發展階段

  部分銀行停止聯名信用卡合作、對信用卡權益進行調整等動作,與此前有關部門發布的政策規範相一致。2022年7月7日,原銀保監會、中國人民銀行發布《關於進一步促進信用卡業務規範健康發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強化信用卡業務經營管理、嚴格規範發卡營銷行為、全面加強信用卡分期業務規範管理、嚴格合作機構管理、加強消費者合法權益保護、加強信用卡業務監督管理等內容提出更高要求。截至2024年7月,兩年過渡期已過,《通知》全面實施。

  “近年來,商業銀行息差縮窄明顯,迫切需要壓降成本。減少信用卡權益等也是銀行管控成本的一種方式,有利於緩解盈利增長壓力。”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自信用卡新規公布後,信用卡從高速發展階段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這也倒逼機構調整權益配置和營銷模式,進一步加強精細化管理。

  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網站發布內容,今年以來,交通銀行太平洋信用卡中心瀋陽分中心、哈爾濱分中心、信陽分中心、洛陽分中心、蘭州分中心、南昌分中心等陸續獲批終止營業;民生銀行信用卡中心華中分中心、東北分中心、華北分中心等陸續獲批終止營業;廣發銀行信用卡中心牡丹江分中心獲批終止營業。

  對此,董希淼分析認為,在總分行體制沒有根本性改變的情況下,將原來直屬於總行信用卡中心的信用卡分中心劃歸分行,有助於信用卡分中心更好地借助分行機構網點、人力資源來發展業務,提升信用卡業務經營管理的效能。此舉是對信用卡中心事業部制的一種優化,即從事業部調整為一般的部門。

  積極優化服務取得轉型主動性

  在信用卡市場高質量發展階段,銀行信用卡業務從“零售尖兵”轉向“零售精兵”,機遇與挑戰並存。2024年11月25日,中國銀行業協會發布《中國銀行卡産業發展藍皮書(2024)》提到,2023年,隨着促消費、擴內需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相繼&&,居民消費需求持續穩步提升,消費市場逐步回暖,我國銀行卡行業發卡量及交易額呈現觸底回升態勢。

  “我國宏觀經濟恢復態勢不斷穩固,居民工作和收入趨於穩定,這為信用卡業務高質量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董希淼&&,商業銀行在調整信用卡權益時,應積極優化服務,及時告知客戶調整動態並爭取客戶理解,這樣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轉型發展的主動性。

  記者留意到,部分銀行、第三方合作機構等針對信用卡業務消費場景已主動做出調整,以適配市場需求。例如,中信銀行信用卡推出為美食達人量身定制的“i吃卡”、享高鐵票及高鐵訂餐返現的“愛行卡”、享生活繳費返現的“愛家卡”等特色産品;2024年11月,京東支付推出信用卡積分抵現雙向授權模式,用戶可在銀行APP或京東APP中一鍵完成積分抵現的授權,購物時可直接使用信用卡積分“當現金花”。

  董希淼建議,銀行應加快轉變理念,調整信用卡業務發展戰略,優化發展模式,為持卡人提供息費和額度適中、特色鮮明的産品,提升居民消費意願和能力,助力提振消費、擴大內需;中小銀行應廣交友、廣結盟,實現優勢互補,創新推出符合市場需求、多方合作共贏的聯名信用卡,提升産品吸引力;金融消費者應基於自身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信用卡産品,合理消費,理性借貸。(記者 劉小燕)

【糾錯】 【責任編輯:趙文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