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回收,“國家隊”出場!-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4/22 07:30:11
來源:工人日報

手機回收,“國家隊”出場!

字體:

  變廢為寶,為資源循環利用帶來廣闊市場空間

  手機回收,“國家隊”出場!

  閱讀提示

  日前,中國資源循環集團建成的手機安全回收處置示範項目已開始向全國省會城市推廣,消費者可通過在“芯碎無憂”微信小程序下單,選擇上門服務或郵寄保密回收,並且可以在小程序上查看手機安全回收利用全過程。此舉既解決了消費者對隱私安全的擔心,又實現了資源循環利用。

  近日,中國資源循環集團手機安全回收處置示範項目順利完成試運行,並開始面向省會城市開通手機安全回收處置服務。消費者可以通過“芯碎無憂”微信小程序下單,選擇上門服務或郵寄保密回收。這標誌着我國手機回收行業邁向全新階段。

  作為循環經濟領域的“國家隊”,中國資源循環集團以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推動廢舊手機回收走向規範化、規模化,為破解這一資源與環境難題提供了新思路。消費者為此感到高興,原先從事回收工作的企業和&&&&願意積極配合。廢舊電器回收不僅能化解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風險,還推進了數據安全治理與資源循環利用領域的雙重突破,為可再生資源回收利用行業帶來廣闊的市場空間。

  潛藏價值超6000億元,“國家隊”出場

  “賣也賣不了多少錢,數部手機只能扔在家裏‘吃灰’,比如發售價格超過6000元的,回收價僅1000元左右,越攢越多,不知道該如何處理?”家住重慶九龍坡的凌女士看到“國家隊”出場回收舊手機後,高興地對記者説,舊手機交給他們處理心裏踏實了。

  根據行業數據測算,“十四五”時期,我國手機閒置總量達到60億部,廢舊手機潛藏價值超6000億元。“大量的閒置手機沒有再利用,我們稱之為‘抽屜手機’,既存在安全隱患,也是資源浪費。”中國資源循環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劉宇介紹,電子電器中含有金、銀、銅等貴金屬,具有很大的潛藏價值。

  今年“兩新”政策加力擴圍,手機等數碼産品進入“國補”。1月至2月,6000元以下手機銷售量和銷售額分別達4422萬部、1126億元,預計將會有數量可觀的廢舊手機進入回收市場。

  據悉,去年10月成立的中國資源循環集團從事資源循環利用,承擔打造全國性、功能性資源回收再利用&&的任務。目前,手機安全回收處置示範項目已開始向全國省會城市推廣,標誌着涵蓋回收、拆解、熔煉為一體的手機安全處置體系在我國正式全面鋪開。

  “我們每一部廢舊手機從上門取件到物流運輸,到處置基地分揀和拆解,再到入爐熔毀,全程都有數據追蹤,消費者都可以在我們的‘芯碎無憂’微信小程序上面查看手機安全回收利用的全過程。未來我們將在全國形成手機安全回收處置模式,最終形成全國性電子電器安全回收和末端資源再利用&&。”中國資源循環集團科技創新與數智化部總經理柯艷春説。

  破解廢舊手機“隱私難保”困局

  有業內人士&&,消費者不願將手機“交出去”的深層焦慮,源於數據洩露的切實風險。即便多次格式化,通過技術手段仍可能恢復數據,而街邊小販的暴力拆解、二手&&的暗箱操作,更讓隱私保護成為困擾人們的心結。正規企業因成本高、利潤薄,難以與小作坊競爭,導致大量廢舊手機流入灰色産業鏈。

  在位於重慶觀音橋的一家大型商場手機專賣店,記者隨機採訪10位購買新手機的用戶,當面對如何處理舊手機的問題時,僅有兩位&&將手機分別放到了轉轉、閒魚等回收&&,其他人不知道如何處理。“專程送到線下回收點太麻煩,線上交易還要打包快遞,加之擔心數據洩露,也賣不了多少錢。”一位顧客説。

  中國資源循環集團電器電子循環利用汕頭生産基地市場部主管王元林&&,廢舊手機銷毀過程融合了先進的物理粉碎與火法冶煉技術。處置後的手機碎料,可以通過頂吹熔池熔煉爐,將手機電路板上的銅、金、銀、鈀、錫等貴金屬進行回收。這一系列操作,既解決了消費者對隱私安全的擔心,又實現了資源循環利用。

  “國家示範項目打通了回收處置鏈、産業融合鏈、信息安全鏈等,作為有影響力的手機回收企業,我們將積極與中國資環溝通協作,借助‘國家隊’實力,將手機回收蛋糕越做越大。”重慶沙坪壩華宇廣場的轉轉手機回收門店工作人員説。

  重慶雙橋經開區循環經濟産業園的重慶市中天電子廢棄物處理有限公司,業務範圍覆蓋重慶市“一小時經濟圈”內的23個區縣,專注電子廢棄物的綜合處理與處置。隨着手機等3C産品納入消費品以舊換新,今年該公司二手手機的回收拆解量將超過100萬台。該公司負責人&&,願意與“國家隊”通力合作,為地方循環經濟産業賦能。

  變廢為寶,循環共生

  統計數據顯示,每回收1萬台手機,可節約150公斤銅、3公斤銀等資源,減少約15噸碳排放。截至目前,重慶市已建成超2000個標準化回收點,覆蓋80%以上城區。

  業內人士指出,手機屏幕、主板等器件,含有汞、鉛、鎘等重金屬在內的多種有害物質,如果處理不當,會帶來生態環境和人體健康風險。手機中的塑料等材料難以自然分解,如不規範處置,會對環境造成長期影響。此外,手機鋰電池如處理不當,存在爆炸風險。如今,“國家隊”憑藉專業、規範的服務,有望重塑行業格局,吸引更多消費者將廢舊手機交給正規渠道回收。

  劉宇&&,推動資源循環利用對於促進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至關重要。廢舊産品設備中蘊含的鋼鐵、有色金屬、貴金屬、塑料、橡膠等資源,經過有效回收利用,將打開“第二礦山”的大門,從而降低對原生資源的需求,減輕礦産開採對生態環境的負擔,並為可再生資源回收利用行業帶來廣闊的市場空間。

  記者從中國資源循環集團獲悉,該企業將着力暢通資源循環利用鏈條,手機安全回收處置模式將逐步拓展到電腦、硬盤等電子電器全領域,逐步形成全國性廢舊電子電器末端資源回收再利用&&、全國性廢舊電子産品梯次利用交易&&,提升再生資源回收規模化、集約化水平,搭建多層次、立體化、高效率的資源回收再利用體系,為中國綠色低碳循環經濟發展貢獻力量。未來,廢舊電子産品將不再是“環境負擔”,而是“城市礦産”,真正實現“變廢為寶,循環共生”。(記者 李國 張璽)

【糾錯】 【責任編輯:趙文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