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廣交會上外貿“新”脈動-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5 04/18 15:45:56
來源:新華社

聽,廣交會上外貿“新”脈動

字體:

  暮春時節,“花城”廣州草木芳菲,第137屆廣交會正在此舉辦。作為中國外貿的“風向標”和“晴雨表”,本屆廣交會參展企業約3.1萬家、其中出口展參展企業首次突破3萬家,吸引超20萬名境外採購商預註冊。在國際貿易形勢風高浪急的當下,廣交會中海量參展商與採購商的雙向奔赴充分折射出中國外貿的韌性和信心。

  這是4月15日拍攝的廣交會展館。當日,第137屆廣交會開幕。新華社記者 肖恩楠 攝

  中國對外貿易中心副主任張思洪介紹,本屆廣交會首次在第一期增設服務機器人專區,集中展示我國人工智能發展最新成果。首次新設集成房屋專區,繼續設立智慧生活、智慧物流與倉儲設備、數字化工廠及智能製造生産線,風能、氫能及其他新能源産品,智慧出行相關技術産品等多個新興産業相關題材的專區。

  4月15日,客商在廣交會上參觀選購。新華社記者 盧漢欣 攝

  “能聽會説會思考”的人形機器人小麥、現場展示重塑醫療手術奧秘的手術機器人、全球首發的工業內窺鏡和掃描儀……記者在現場看到,本屆廣交會上高科技産品琳瑯滿目,不少中外客商正在服務機器人專區的展&諮詢洽談,“智能化”已成為廣交會的一大特色。

  4月15日,在第137屆廣交會服務機器人專區,客商觀看人形機器人演示。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 攝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張燕生在採訪中&&,廣交會是一個窗口,是一個&&,是一個引擎。“由於中國有終端的優勢、有聯結的優勢、有應用場景的優勢、有産業化和工程化的優勢、有大市場的優勢,我個人看到了目前中國在人形機器人、服務型機器人這個方面發展得非常快,特別抓人眼球,特別給人以信心和希望,特別給人期待。這些産品今後的發展會進入到我們的生活。”張燕生説。

  4月15日,在第137屆廣交會服務機器人專區,客商跟機器人互動。新華社記者 盧漢欣 攝

  首次設立的服務機器人專區成為本屆廣交會上的亮點,共吸引相關優質企業46家參展。許多境外採購商高舉手機,拍攝機器狗、工業外骨骼裝備、自動巡航機器人、咖啡機器人等畫面,不時發出驚嘆。

  4月15日,在第137屆廣交會服務機器人專區,客商觀看消防機器人。新華社記者 鄧華 攝

  作為首次參展的“新面孔”,杭州太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梁林超對自己的産品頗有信心。公司生産的外骨骼機器人正逐漸應用到物流搬運、登山助力、工業製造、醫療康復等領域。

  梁林超&&,公司産品在很多的場景裏面都有機會去應用起來。“我們也是接到了很多客戶的需求,我們本來也是打算要去做海外市場的,所以這也是我們第一次參加這個廣交會,也是正式的一個機會,讓我們能夠打開一個海外的市場的機會。”梁林超在採訪中説。

  4月15日,在第137屆廣交會服務機器人專區,客商在智能工業外骨骼展區洽談。新華社記者 鄧華 攝

  除了服務機器人以外,智能家電、智能眼鏡、智慧生活等含“科”量滿滿的産品在廣交會上也十分矚目。

  4月16日,客商在廣交會上參觀了解一款智能冰箱。新華社記者 盧漢欣 攝

  4月15日,在第137屆廣交會的智慧生活專區,境外採購商參觀格蘭仕家電産品。新華社記者 鄧華 攝

  TCL科技電視市場推廣總監張鵬介紹,“115寸QD-Mini LED,分區的話有兩萬多分區,峰值亮度有5000多nits(尼特),聲音系統的話是6.2.2,十個聲道的TV聲音系統,更聚光的芯片、更好的光學透鏡來完美地詮釋這種大尺寸的産品。”

  格力電器國際管理部員工楊銘婷&&,每一年他們都非常致力於推出不一樣的産品矩陣:家用空調、商用空調、生活電器以及整套智能生態系統的解決方案。

  4月16日,在第137屆廣交會的智慧生活專區,觀眾觀看大尺寸電視産品。新華社記者 鄧華 攝

  智能化的産品不僅是外貿增長的新亮點,也是企業努力轉型的新動能。廣交會積極順應這一潮流,大力支持相關企業和産品參展。4月15日至19日舉行的廣交會第一期以“先進製造”為主題,突出先進産業和科技支撐,參展企業達11304家,其中“新三樣”、數字技術、智能製造相關題材參展企業約3700家。

  4月16日,客商在廣交會上了解掃地機器人産品。新華社記者 盧漢欣 攝

  海爾在本屆廣交會上帶來不少新産品,不僅邀約了大批老客戶,而且迎來了來自土耳其、烏茲別克斯坦等國的新客戶。

  海爾海外電器産業有限公司副總裁張慶福&&,本屆廣交會他們帶來了20多款創新的産品來展示海爾的企業形象,主要的看點是AI科技、綠色節能。“我們為中東開發了極熱環境下,能夠足冷量供冷的空調,這種産品比如説58℃的時候還能足冷量的供冷,68℃的時候也可以穩定運行,這個中東的消費者是非常喜歡的。”張慶福告訴記者。

  4月15日,客商在一家電器公司的展區洽談。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 攝

  海關總署發布外貿首季報顯示,2025年一季度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0.3萬億元。在外部困難挑戰增多的情況下中國外貿韌性不減,首季實現平穩開局,同比增長1.3%。

  而今,廣交會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如期而至,向世界傳遞出中國堅定不移擴大開放、與世界各國共享發展機遇的強烈信號。

  4月15日,第137屆廣交會開幕當天,中外客商行走在廣交會場館內。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 攝

  佛山鯤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薦&&,以往他們的目標市場是以出口歐美這樣的發達國家為主,但今年尤其是第一天廣交會開幕的時候,他們迎來了包括像巴西、印尼、新加坡這些地方的客戶,尤其有一個非常高意向的巴西客戶給了他們很強的信心。

  4月15日,一名境外採購商(中)在一家電器公司的展區洽談選購。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 攝

  4月15日,客商在廣交會上選購安防産品。新華社記者 盧漢欣 攝

  承辦方中國對外貿易中心數據顯示,第137屆廣交會擁有國家高新技術、專精特新小巨人、製造業單項冠軍等稱號的參展企業超過9700家,比上屆增長20%。

  一直關注中國市場的喀麥隆企業家維克多·穆康經常參加廣交會,對他來説,廣交會帶來很多機會。

  “在廣交會上,我們能看到足夠多的工業機械可以讓我們與供應商取得&&,用這些機械,我們建設和促進喀麥隆的工業發展。”喀麥隆企業家維克多·穆康説。

  4月15日,境外採購商在機電産品展區洽談。新華社記者 鄧華 攝

  4月15日,參加第137屆廣交會的客商在展館裏穿行。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 攝

  廣交世界,互利天下。廣交會是中國不斷擴大開放的縮影,也是世界分享中國機遇的窗口。廣交會常辦常新,展示出中國經濟的活力與韌性。

  這是4月15日拍攝的第137屆廣交會現場。新華社記者 鄧華 攝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張燕生&&,要用好廣交會這樣的&&,為世界展現中國開放的決心和行動。

  外交部發言人林劍&&,我們將繼續不斷做大貿易“朋友圈”,做強投資“引力場”,以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對外開放為世界經濟注入穩定性和正能量。

  1月13日拍攝的河北省唐山港京唐港區集裝箱碼頭(無人機照片)。新華社發(劉滿倉攝)

  統籌:吳煒玲

  編導:何莉

  記者:王瑞平、李嘉樂、邱晨

  配音:王帥龍

  新華社音視頻部製作

【糾錯】 【責任編輯:邱麗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