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長沙4月1日電 題:湖南小城每年生産超150億隻打火機銷全球
新華社記者姚羽
一座內陸小城,每年生産超150億隻打火機,産品遠銷全球120多個國家和地區;不産一滴燃油,卻成為全球打火機重要生産基地;雖不沿海,卻是外貿出口大戶,打造出完整的打火機産業鏈……
這座小城名叫邵東,湖南省轄縣級市,由邵陽市代管。2024年,邵東打火機産業産值達到148億元,比2023年增長6.5%,佔邵東市工業總産值的17%以上;其中,出口創匯3.75億美元。邵東為何能“無中生有”成為“打火機之都”?
小巧精緻的“邵東製造”全球可見
走進湖南東億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的一棟生産車間,只見6條自動化生産線同時運轉,各類元件在機械臂操作下快速組裝,日産打火機百萬隻。
在東億電氣的産品展示廳,各式各樣的打火機讓人目不暇接。銷售員用流利的外語熱情地向國外客商介紹産品特點。
邵東市打火機行業協會會長呂省華説,雖然全球經濟形勢複雜,但邵東打火機出口依然保持強勁增長勢頭。
從原材料供應、模具開發、零部件生産,到整機裝配、檢測、物流……邵東打火機産業已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産業鏈,實現了“一條龍”生産。
邵東市打火機産業鏈鏈長歐陽震介紹,目前邵東共有114家打火機生産廠家,其中84家是配套企業,佔比73.6%,形成了獨特的産業集群優勢。
“每年,邵東生産各類打火機超150億隻。”呂省華説,“從東南亞的街頭小店,到非洲的集市攤位,再到歐美的大型商超,隨處可見這些小巧精緻的‘邵東製造’。”
2023年,邵東打火機産業入選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産業集群。
2024年,邵東打火機産業入選“中國有影響力的城市産業名片”。
産業“茁壯成長”的三個密碼
邵東打火機産業的“茁壯成長”,其背後蘊藏着三個成功密碼。
密碼一:敢為人先的創業精神。
“去年,我們公司銷售額突破6000萬元。”65歲的付再華感慨萬分。
“20世紀90年代,當時買打火機要排隊。”付再華回憶道。她與丈夫姚喊雲南下廣州考察,買來100個打火機,回家反復拆解、組裝,研究構造和工藝。慢慢掌握技術後,他們創辦了邵東首家打火機企業——順發工業有限公司。
夫婦倆的産品上市後,很快便銷售一空。隨後他們通過出售配件並附送教學,帶動更多老鄉投身打火機産業。如今,順發工業有限公司已發展成為當地龍頭企業之一,擁有員工200多人,年産打火機3億余只。
在邵東,像姚喊雲、付再華夫婦這樣敢闖敢拼、勇於創新的企業家不在少數。
環興打火機製造有限公司是邵東另一家龍頭企業,現有員工1000餘人,擁有38條全自動生産線,産品銷往全球各地。2004年,呂省華創辦成立公司;2006年,他帶着産品參加迪拜國際展會,是當時湖南6家參展商中唯一的打火機企業。
“展會第一天,來詢價的客戶就排起了長隊。”呂省華回憶道,“那時候我就下定決心,一定要讓邵東打火機闖向世界。”
密碼二:向科技創新要效益。
面對日益上漲的人力成本,邵東打火機企業積極擁抱自動化和智能化。走進東億電氣焊接車間,30&自動化設備正以每秒1隻的速度組裝打火機。
“原來200人的車間,現在只要40人,産量還提高了9倍。”東億電氣副總經理白家寶説。
東億電氣從2016年起,每年投入2000萬元,經過4年努力實現了全環節自動化,人力成本從每只打火機1毛錢降到1分5厘錢。
“自動化不僅降低了成本,還提高了産品質量的穩定性。”東億電氣董事長陳書奇説。
邵東市政府在2017年投資2億元成立智能製造技術研究院,助力打火機産業轉型升級。
“研究院已開發30多&(套)新設備和産品,授權276項知識産權,包括47項發明專利,形成50多項科技創新成果。”邵東智能製造技術研究院副院長趙艷説。
據統計,目前邵東60%以上的打火機生産企業已經完成或正在進行自動化改造,技術創新成為産業發展的強大引擎。
密碼三:“30分鍾經濟圈”高效協同。
在邵東,所有打火機企業都分工協作。除塑料粒子外,200多種打火機零配件都能在本地配套,且配套企業都在半徑20公里內。
“任何零部件從訂購到送達,最多半小時。”歐陽震介紹,“這種布局大大縮短了物料傳輸時間和成本。”
2002年,邵東市打火機行業協會成立。協會通過發布指導價格、整合資源等措施,引導企業避免價格戰,確保市場健康發展。協會還建立了新品數據庫,要求企業新品開發時備案,對相似産品予以退回。協會還成立運輸公司,統一運輸,保障産品安全。
2009年,邵東10家打火機企業和4家配套企業組建東億電氣,在協會的引導下,邵東打火機企業實現了從單一到多元再到領軍的變革。
這種高效協同的産業生態和服務,讓邵東打火機企業能夠快速響應市場需求,縮短交貨周期,增強客戶黏性,在市場競爭中佔據明顯優勢。
“1元生意”如何逆勢上揚
原材料價格波動和人力成本上升、電子點火器等新型産品逐漸興起……經過數十年發展,邵東打火機走向全球的步伐越來越快,也面臨着新的挑戰。
“邵陽海關協助企業進行打火機零配件的出口。”面對市場變化,邵東市商務局局長李明珠説,“2024年零配件出口貨值佔比達28%。”
一些邵東打火機企業負責人&&,邵東已形成以“1元打火機”為主的出口格局,但仍需在高端、多尺寸點火設備等方面加大創新力度。
“現在我們擁有10個國家級創新&&、35個省級創新&&,企業擁有研發人員3000餘人。”歐陽震説,“2023年全社會研發投入19.88億元,技術成果交易額55.4億元,年産品創新率達38%。”
2024年,《邵陽市打造“4×500”特色輕工産業五年行動方案(2024—2028年)》發布,中高檔打火機産品研發被提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並計劃在2028年實現打火機産值300億元。
“持續優化産品並拓展客戶群體,已成為企業國際化戰略發展的核心要素。”歐陽震説。
“目前我們仍缺乏自主品牌影響力。”呂省華坦言,“未來要把大力氣花在品牌建設上,打造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邵東自主品牌,提高産品附加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