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業是連接生産與消費的橋梁之一,其創新轉型對促進消費增長、推動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如何促進零售業創新升級,推動行業邁向高質量發展?記者採訪了相關部門和專家學者。
“2024年,便利店、超市等多數線下主要零售業態實現了增長。從線上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13.1萬億元,同比增長6.5%。零售行業發展總體向好。”商務部流通業發展司副司長任鋒在日前舉行的第十八屆中國零售商大會上説。
任鋒介紹,商務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了《零售業創新提升工程實施方案》,目前正在指導各省編制試點方案,爭取將積極性高、基礎好、政策實的地方優先納入試點,把有特色、有代表性、引領帶動性強的項目選出來。
“零售業是老百姓身邊的商業,不僅關係到消費者需求的滿足程度、國民經濟的增長速度,還關係到社會就業和生活保障,在促消費擴內需、暢通經濟循環、服務民生等方面作用巨大。”商務部副部長盛秋平説,要把零售業創新提升工程,作為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暢通經濟循環、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的重要抓手。
直播電商蓬勃發展、數字賦能“萬物到家”……數智化發展背景下,科技創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零售業態。
“零售行業應加快技術創新和應用步伐,將前沿技術與市場需求緊密結合,破解供需矛盾、提升行業企業競爭力。”中國商業聯合會會長姜明説。
姜明&&,推動零售業創新轉型,不僅是“當下所需”,更是“未來所繫”。應強化品牌引領,發展壯大“人工智能+消費”、健康消費、綠色消費等新型消費,持續打造消費新産品、新場景、新熱點。
“直播電商、興趣電商等新模式蓬勃發展,助力中小企業實現供需更精準匹配。”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李勇堅説,“2024年,全國産業帶商家僅通過抖音店播就實現銷售額超4000億元,更多中小企業通過店播模式直接觸達消費者,根據消費者訴求有針對性地組織産品設計生産,更好滿足多元、細分的市場需求。”
中國商業聯合會副會長張麗君認為,零售業還應瞄準銀發經濟、首發經濟等新增長點,加快開發適老化商業設施,培養“健康管理+零售”的複合業態,打造沉浸式、體驗式多元消費場景,同時加力提升服務質量,不斷推動行業邁向高質量發展。(記者王雨蕭、王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