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財經觀察丨重回焦點的CCD相機-新華網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4 12/04 11:30:55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財經觀察丨重回焦點的CCD相機

字體:

  新華網北京12月4日電 題:重回焦點的CCD相機

  新華網記者彭純 王豐

  CCD相機火了!在社交&&上,被CCD這三個英文字母硬控的人們數不勝數。

  點開小紅書,CCD相關話題有40.4億瀏覽量;抖音上CCD話題播放量更是達到80.2億次。這個火爆全網的CCD到底是什麼?

  圖為社交&&上的CCD話題討論熱度。左側為小紅書,右側為抖音。(拼版圖片,新華網記者彭純)

  重回焦點

  CCD相機是數碼相機的一種類型,得名於其感光元件CCD(電荷耦合器件)。優點是在光照充足時,可以使相機拍出純凈透亮的照片。缺點則是尺寸和像素難以做大、暗光下感光度不好、容易産生噪點、寬容度低等。在2010年前後,CMOS傳感器逐漸成為市場主流,曾被人們捧在手心裏的CCD相機則逐步退出歷史舞&。

  而現在,此類復古相機正在重新受到關注,成為年輕人們記錄生活的“新寵”。曾經幾十元一台都無人問津的二手貨,以上千元甚至更高的價格在二手交易&&銷售。

  “價格翻了不止十倍,身邊的閨蜜們都在買。”90後唐女士説,自己的第一台相機是高中時買的佳能CCD,大學畢業時這&性能已經嚴重落伍的相機,被以幾十元的價格賣掉。現在,她被社交媒體上的“冷白皮”照片圈粉,當她想重新購入時,價格已經完全超出了自己的預想。

  11月5日,兩位年輕人在深圳華強北的現代之窗數碼廣場挑選CCD相機。新華網記者 王豐 攝

  搜索淘寶、閒魚、抖音等電子商務&&,專門售賣二手CCD相機的商家不計其數。而在小紅書&&搜索“CCD線下實體店”,則有5000篇以上的筆記。這些實體店主要分佈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成都、長沙等地。記者近日走訪電子商圈深圳華強北時發現,在只有數層樓高的現代之窗數碼廣場就有數十個CCD賣家,每個店面只有數平方米,但都像一個小型的CCD相機博物館,櫃&上密密麻麻擺滿了各種品牌、型號、年代和成色的相機。此外,還有專門的CCD相機回收店和修理店。

閒魚APP截圖

  閒魚數據顯示,該&&最近7天的成交量超過3000&,成交價格區間在135元-400元,單日搜索量超過1.9萬人。據蟬魔方數據,2024年上半年,抖音電商數碼相機/單反相機品類賣點中,關聯“復古”賣點的産品銷售額超過7500萬元,銷售額同比增長170%,“復古款”、“CCD”等賣點銷售額均超過100萬元。

  CCD相機、膠片相機等復古相機的再度走紅甚至帶動了二手市場上尼康老鏡頭價格上漲。尼康專業市場部相關負責人&&,還有消費者詢問是否會復産。尼康從中嗅到了商機,在新産品的研發中引入了經典的設計元素,配套生産了系列復古鏡頭。

  氛圍感拿捏

  “有那味兒了!CCD人像獨有的冷白皮”“每一張都很珍貴,很適合記錄回憶!”在社交媒體上,越來越多的人熱衷於分享他們淘到的二手甚至多手CCD相機,同時還有各類拍攝技巧總結,僅小紅書&&就有165萬篇相關筆記。對於不少購買者而言,擁有這樣一款相機就能捕捉到獨特的復古色調、膠片的質感。

  在攝影師付都看來,CCD相機的硬體已遠遠落後於時代,它能重新走紅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拍出來的照片契合了當下年輕人的審美需求,而且沒有太多的專業技術門檻。

  據“喜迪數碼”復古CCD專賣店老闆介紹,現在CCD相機的市場行情很俏,很多年輕人專門到店裏來挑選,一台成色好的熱門款,很快就會售出。“CCD成為了一種審美風格,大家基本都是在網上被‘種草’,一到店裏首先諮詢熱門款的品牌型號。多的時候一個月能售出上百台不止,貴的2000元左右,三四百的也有。”

  圖為小紅書博主鹽海雪條使用CCD相機拍攝的照片。(受訪者供圖)

  記者走訪發現,對年輕人尤其是學生群體而言,鍾情復古相機除了能拍出不一樣風格的照片,還在於傳統CCD相機比較便攜,方便記錄自己的日常。“真是好東西,小巧方便,而且很有手感,非常能出片,掏出來拍的時候還很有儀式感。”高中生小張説。

  從事專業人像攝影的攝影師乖乖(網名)則認為,CCD相機重新走紅更多的是因為操作簡單,出片效果好;與當下流行的單反相機相比價格適中,而且機身較輕,方便攜帶。

  此外,流量明星的帶動也是一大原因,他們在社交&&上分享自己使用的相機,從而吸引大量粉絲開始關注和購買同款。

  是精緻玩具也是流行時尚

  儘管現在智能手機的拍照功能已經非常強大,但還是有很多人願意為CCD相機買單。

  專門研究CCD相機的小紅書博主鹽海雪條還記得自己2年前購入第一台CCD時的心情。“我覺得就是一個很精緻的新玩具,簡直是愛不釋手!”他説。

  截至目前,鹽海雪條已經測評過上百台CCD相機,共發布270余篇相關筆記。在他看來,大部分人選擇CCD既有懷舊情懷的加持,也有對流行風尚的追求。

  圖為小紅書博主鹽海雪條使用CCD相機和智能手機拍攝圖對比(左側圖為CCD拍攝)

  大多數愛好者是95後或00後,而CCD恰好是2000年到2010年前後的數碼相機,是他們小時候家裏用過的産品。另一方面,是CCD是作為數碼相機的實用功能,其攝影專業性超過普通智能手機,同時又比功能更強大的單反相機價格更實惠、攜帶更便利,在兩者之間體現了最優的性價比。用CCD拍攝人像,銳度比手機小,臉部瑕疵相對較少,即所謂的自帶“美顏效果”。還有一個就是時尚屬性,對於一些年輕人來説,擁有一台CCD是對當下流行風尚的追求。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CCD除了拍照外,還可以當做裝飾品挂在背包上。CCD相機外觀多種多樣,有的設計感強,使用者們還會為自己的相機配備貼紙、相機鏈等不同的裝飾物,個性十足。

  社交媒體&&上,一些用戶分享的CCD裝飾圖。(圖為小紅書&&截屏)

  對此,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市場營銷係教師王雪認為,配件的需求為商家帶來了多層次的商機。除了直接銷售復古相機外,商家還可關注其配套耗材的市場需求,並提供相關産品。

  王雪認為復古相機重新受到年輕人的追捧,是身處數字化時代的消費者對於“溫度感”的嚮往。人們對“失落的技藝”有一種浪漫化的想象,CCD相機的復興正是這一現象的體現。高像素和AI技術提升了圖片的清晰度,卻喪失了手工藝品般的溫度感。CCD相機帶回了這種“溫度感”。

  圖為小紅書博主鹽海雪條使用CCD相機拍攝的照片。(受訪者供圖)

  也有專家認為,這些復古相機已經成為一些人用來表達精神追求和獨特個性的載體,拍照分享已成為一種社交儀式。在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教授王寧看來,分享的過程不僅是自我意識的彰顯,更是加強群體認同。從這個意義上來講,CCD相機有其獨特的魅力和價值,其背後隱含的“懷舊消費”作為一種審美風潮,寄託着年輕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也在時代的發展中被賦予新的意義。

  11月5日,深圳華強北的現代之窗數碼廣場的一家CCD相機維修店。新華網記者 王豐 攝

  有專家注意到,CCD相機的火爆和貨源較少的矛盾,引來了一些無良商家在二手&&上售賣假冒産品。他們用更廉價的行車記錄儀來偽裝成CCD相機出售。專家提醒,一般消費者很難分辨出到底是翻新機還是假貨,許多價格看似低廉的相機都是二手商家的庫存數碼産品,質量良莠不齊,購買二手相機時一定要鑒別真偽、試機驗機、確保售後權益。(參與采寫:商亮)

【糾錯】 【責任編輯:李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