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冰雪經濟“熱”起來-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12/03 07:55:30
來源:經濟日報

吉林市冰雪經濟“熱”起來

字體:

  近日,吉林省2024—2025新雪季開板暨第30屆吉林霧凇冰雪節開幕式在吉林市北大湖滑雪度假區舉行,不少滑雪愛好者體驗了新雪季首滑的快樂。

  地處北緯43度“世界黃金粉雪帶”的吉林市,擁有豐富的粉雪資源,雪質好、積雪厚、雪期長。立足冰雪資源優勢,吉林市近年來持續擦亮“霧凇之都,滑雪天堂”城市名片,將冰雪經濟越做越大。新雪季,該市正以北大湖滑雪場和萬科松花湖滑雪場兩大知名滑雪場為龍頭抓好服務保障,廣迎天下賓客,共享冰雪盛宴。

  提升硬體基礎

  “每到新雪季,我都滿懷期待地來到北大湖滑雪場,腳踩滑板飛馳雪上的感覺太美妙了。”瀋陽游客張勇説。

  從吉林市火車站出站,乘車南行1個小時就到了北大湖滑雪度假區。這裡三面環山,有9座海拔超過1200米的高山,最大滑雪山體落差達870米;冬季平均氣溫約為零下10攝氏度,積雪日可達160天。得益於地形與氣候特點,這裡成為國家滑雪訓練基地、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培訓基地,承辦過第六屆亞洲冬季運動會和數屆全國冬季運動會,成為眾多滑雪愛好者的嚮往之地。

  “新雪季,北大湖滑雪度假區設施全面升級,雪道從64條增至74條;索道從11條增至13條;新增造雪機100&,新鋪設造雪管線3000米;總床位數從8000張增至9000張;配套商戶從45家增至48家。”北大湖滑雪度假區總經理曾岩告訴記者,新雪季開板當天及之後幾天的客房早已被預訂一空。

  在滑雪服務中心和美食中心,游客熙熙攘攘,不少人身着雪服、手提雪板。曾岩説,今年美食中心外擴了空間,滑雪服務中心一層整體翻新,一天可最多接待游客2萬人次。此外,還將攜手專業團隊設計修建U形池、大跳&等地形公園,為專業選手和普通愛好者提供更好的滑雪體驗。

  截至目前,吉林市備案並正常運營9家滑雪場,已開發雪道154條,雪道總面積555.19公頃,雪道總長度155.31公里。

  在吉林市區正南15公里處,萬科松花湖滑雪場11月20日試開板。由於距離城區不遠,雪季的周末這裡人頭攢動,各條雪道的索道前,雪友們手持雪具有序等待坐纜車上山。

  萬科松花湖度假區總經理趙蘭菊介紹,新雪季度假區西擴滑雪場,新增50萬平方米雪道,總滑雪面積達220萬平方米,雪道達到50條、總長55公里,總床位有7000張。

  豐富活動內容

  11月30日傍晚,“大東起國風·粉雪映華夏”冰雪秀系列活動之戲曲秀在萬科松花湖度假區上演。伴隨着《天女散花》等知名唱段,多名身着京劇、川劇等戲曲服飾的滑雪高手在雪道上自由滑行,展示滑雪技巧,引得游客陣陣叫好。

  趙蘭菊説,為實現以文體旅融合促進冰雪經濟發展,萬科松花湖度假區新雪季將推出“酒店+滑雪+新玩法”度假産品,圍繞月度主題承辦40多場活動;將與吉林市有關單位加強合作,串聯隕石博物館、夜游松花江、“最美吉林西站”等文旅資源,讓游客在滑雪之餘充分感受這座歷史文化名城的魅力。

  據了解,新雪季,北大湖滑雪度假區將參與策劃各類賽事活動20余項,包括國際雪聯空中技巧世界盃、全國單板滑雪平行項目青少年錦標賽等,讓冰雪運動、冰雪體育、冰雪旅游相互交融、互相碰撞,進一步點燃廣大游客的滑雪熱情。

  “北大湖滑雪場冬季近乎無風,為夜滑創造了條件。”北大湖滑雪度假區市場總監閆帥説,北大湖新雪季計劃開放夜滑雪道面積60萬平方米,開放纜車4條、雪道6條,進一步滿足游客的滑雪需求。

  艾灸理療,針灸推拿,中藥熏洗……吉林市一些滑雪場服務中心今年設置了“中醫養生館”,這是為促進滑雪愛好者運動後體力快速恢復而推出的新舉措。此外,一些滑雪場還推出了人參茶飲、人參禮盒等特色人參産品。

  “哇,沒想到滑雪場山頂竟然有這麼漂亮的霧凇!”一早就開滑的南京游客李麗剛剛乘纜車到達北大湖滑雪場山頂,就被眼前一樹又一樹的霧凇震撼了。

  吉林霧凇被認為是“中國四大自然奇觀”之一。近年來,吉林市深挖這一旅游資源,先後舉辦了30屆霧凇冰雪節,並在每年雪季連日發布霧凇晨報。與松花江流經吉林市區段的不凍江生成的霧凇不同,高山霧凇由於海拔較高等因素,相對容易生成和保持。由此,“到滑雪場看霧凇”成為不少游客來吉林體驗滑雪的重要動因。據悉,新雪季萬科松花湖度假區專門推出“賞淞戲雪”游玩項目,策劃賞高山霧凇、賞雪山日出新IP,打造“一家人可以奔赴”的冬季度假休閒目的地。

  強化服務保障

  各地滑雪游客紛至沓來,給吉林市各滑雪場周邊的村民帶來了顯而易見的好處。

  今年43歲的王玉喜是吉林市永吉縣北大湖鎮南溝村村民,在北大湖滑雪場擔任滑雪教練已有20年。“每年雪季忙碌不到5個月,可收入7萬元到10萬元,比以前外出打工或者在家‘貓冬’強多了。”王玉喜告訴記者,滑雪場開板這兩天,他的課程已經排滿,元旦、春節的課程也早已約滿。

  南溝村有1000多名村民,300多人在附近滑雪場當滑雪教練。此外,滑雪場酒店打掃、索道看護等崗位也給附近村民提供了大量就業機會。在滑雪場之外,鄉村民宿借勢興起,僅南溝村就有民宿100多家、客房800多間,可同時接待游客2000人。

  傍晚時分,南溝村“雪鄉人家”農家樂裏燈火通明,女主人於淑芬和夥伴們正在餐廳裏忙活,鐵鍋燉飄散出陣陣菜香。2010年,於淑芬在這裡建起110平方米的農家餐館,每到雪季幾乎天天爆滿。後來,一步步擴建、改建,如今餐館面積已達500平方米,可同時接待150人用餐。

  “我家近幾年還就近修建了18間標準民宿,游客們在這裡吃完飯就可以走回去休息,經濟實惠又方便。”於淑芬説,由於自家為游客提供客房與滑雪場之間的接送服務,開板這幾天的餐廳包房和民宿房間已全都訂滿。

  滑雪游客的增多,也讓吉林市相關企業看到了冰雪裝備製造的廣闊市場空間。在北大湖滑雪度假區游客服務中心,一組供體驗推廣的碳纖維滑雪板格外引人關注。原來,這是由本地企業吉林化纖集團有限公司製造的。吉林化纖集團工程師路陽介紹,碳纖維滑雪板較普通滑雪板輕30%左右,但強度是普通滑雪板的3倍至5倍,能耐受更大的衝擊力和重壓,可提高滑行的穩定性。在新雪季滑雪場正式開板之前,吉林化纖集團生産了幾百套碳纖維滑雪板和冰球桿,投放到北大湖等滑雪度假區體驗推廣,並將根據用戶反饋對産品進行優化完善。

  不僅滑雪教練、餐飲住宿、滑雪裝備有保障,當地電力部門也在為游客暢滑全力以赴。為做好雪季纜車、造雪機等大功率用電設備的供電保障,國網吉林供電公司派專員駐滑雪場辦公,緊密對接域內“冰雪+溫泉”項目,多頻次檢查纜車、滑索、造雪機、電鍋爐等設施,並對所轄輸電線路、變電站、配電線路採取人工、無人機、紅外測溫等方式進行特巡,確保滑雪場供電平穩運行。(記者 馬洪超)

【糾錯】 【責任編輯:趙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