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樣本觀察·縣域樣本篇丨寧鄉緣何成為“湘中黑馬”?-新華網
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4 11/25 19:52:52
來源:新華網

中國經濟樣本觀察·縣域樣本篇丨寧鄉緣何成為“湘中黑馬”?

字體:

  新華社長沙11月25日電 題:寧鄉緣何成為“湘中黑馬”?

  新華社記者陳俊、蘇曉洲、白田田

  最近,湖南省長沙市下轄的縣級市寧鄉,迎來全國各地多個考察團。不少考察者感嘆: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一個縣級市能引進這麼多大項目、培育這麼多好企業,着實讓人驚訝。

  今年以來,寧鄉市經濟保持強勁增長態勢:引進投資額100億元以上項目1個、50億元以上項目3個、10億元以上項目13個,1至10月規模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2.7%。

  被譽為“湘中黑馬”的寧鄉,是如何從一個農業大縣變身工業強縣的?

  5年新增5家百億級企業

  數據顯示,近年來寧鄉規模工業增加值、工業投資增速等指標領跑長沙同類縣市,連續三年有項目入選湖南省十大産業項目。近5年,寧鄉年産值百億級企業由“0”增至5家,數量佔長沙市的四分之一。

  寧鄉“強”在何處?先進儲能材料産業是一個標誌。

  2019年至2023年,寧鄉先進儲能材料産業産值由167億元躍升至585億元,在全國縣市區中位居前列、佔據湖南“半壁江山”,形成涵蓋正極前驅體、正極材料、負極、隔膜、電解液等環節的産業鏈閉環。

  寧鄉是國內少有的擁有完整儲能産業鏈的地區之一。業界流傳一種説法:儲能材料産業形成了福建寧德和湖南寧鄉“雙寧”格局。今年,在鋰電池主要産品價格大幅下跌的行情下,寧鄉儲能材料産值和稅收依然保持“堅挺”。

  産業之強,還集中體現於擁有多家行業龍頭企業。目前寧鄉5家百億産值企業中,有3家來自先進儲能材料産業。其中,中偉新能源生産的四氧化三鈷、邦普循環生産的再生三元前驅體全球市場佔有率名列前茅,弗迪電池則是比亞迪“刀片電池”的重要生産基地之一。

  此外,寧鄉多個産業齊頭並進,形成了“三鏈兩群”産業格局,即先進儲能材料、工程機械、智能家電智能配件3條産業鏈和生命科學、食品及農産品加工兩個産業集群。

  這些産業均有“拿得出手”的企業——

  9月27日,機械臂在位於寧鄉市金洲新城的格力暖通製冷設備有限公司生産線上作業(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陳澤國 攝

  格力寧鄉工廠從資源回收起步,成長為格力電器重要的研發中心和製造基地;工程機械企業三一重起和醫藥裝備企業楚天科技的多個産品入選“製造業單項冠軍”;專注於高空作業&&的星邦智能挺進全球工程機械製造商50強……

  這是9月27日在寧鄉市拍攝的湖南星邦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製造工廠(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陳澤國 攝

  在寧鄉,每家年産值過百億元的企業都會獲得一座金盃。星邦智能總經理許紅霞説,雖然行業遭遇下行周期,但公司業績今年依舊保持了40%左右的同比增速,“我們立志成為‘金盃’企業,有信心衝上百億産值大關”。

  抓工業“三拼三不拼”

  在全國百強縣中,寧鄉是一個“後來者”。為何寧鄉工業經濟能夠異軍突起,成為“湘中黑馬”?深入當地調研,寧鄉的“三拼三不拼”令記者印象深刻。

  ——企業拼久久為功不拼一時一地。

  過去,寧鄉屬於典型的農業大縣,寧鄉人以“會讀書、會喂豬”著稱。在工業化、城市化的浪潮中,靠近長沙城區的寧鄉實現了由“鄉”到“城”、由“農”到“工”的轉變。

  寧鄉市發改局局長田奇暉説,自1998年成立經開區開始,寧鄉就堅持“強工業”目標不動搖。多個支柱産業的形成和壯大都是“一屆接着一屆幹”的成果,有的重大産業項目持續跟蹤近10年。

  以先進儲能材料為例,早在2003年,寧鄉便引進由中南大學李新海教授團隊牽頭的鋰電池正極材料項目。之後,經歷了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等低谷期,但寧鄉發展這一産業的決心並未因此動搖,通過持續招引産業鏈企業,終於迎來了風口。

  曾到寧鄉考察的廣東省肇慶市高要區貿促會副主任林炯儒認為,寧鄉發展儲能材料産業並不具備先天優勢,其強勢崛起的經驗表明,産業發展必須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

  ——招商拼專業眼光不拼眼前利益。

  “裝進籃子都是菜”的招商方式已經過時。寧鄉開展基於産業鏈發展的“策劃式招商”,與企業談的不只是眼前利益,而是從技術路線、行業前景、資本市場等方面逐一剖析,有針對性地建鏈、強鏈、補鏈、延鏈。

  比如,從零開始進行醫療器械産業策劃招商,通過設立各種公共服務&&、降低初創企業進入門檻等,3年時間引來80多家企業。

  “策劃式招商”離不開專業化幹部。寧鄉市工信局局長張毅説,在寧鄉,從市委市政府到園區、招商等部門,聚集了大量學經濟、材料、機電等專業的碩士、博士,他們“懂經濟、懂工業”的名聲在外。

  ——政府拼服務不拼優惠。

  過去拼優惠、拼財力,現在要拼服務。不少地方提出“保姆式服務”“店小二式服務”,寧鄉則提出“股東式服務”。

  何謂“股東”?寧鄉的幹部介紹説,這一方面是政府以産業基金的形式入股有潛力的企業,另一方面強調地方政府和企業構成“命運共同體”,讓企業家感受“陽光普照、雨天撐傘、雪中送炭”的營商氛圍。

  寧鄉採取了一系列主動服務舉措,包括常態化開展“書記企業直通車”“市長企業接待日”等活動,幫助企業解決項目建設、招才用工、融資貸款等問題。

  落戶寧鄉的湖南鎔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新建廠房時一度遇到融資難題。在當地産業基金和銀行“項目貸”的支持下,新産線於今年初順利投産。公司董事長曹文濤説,寧鄉政府幫助企業解了燃眉之急,“不僅是輸血,更是造血”。

  打贏未來有“三招”

  儘管工業經濟發展勢頭較好,寧鄉不少幹部和企業負責人仍時刻有着深深的危機感:“技術迭代、市場巨變可能就在一夜之間。”

  縣域經濟發展如何保持持久動力?寧鄉的第一招是練好研發內功,提升核心競爭力。

  在寧鄉,這幾年三座百米左右高度的企業研發大樓拔地而起。當地幹部説:“我們不羨慕商業摩天大樓,而是更自豪我們有研發摩天大樓。”

  鼓勵“院所+企業”等多種模式建設産業技術研究院;推出“科創橋”計劃,通過建立全國專家庫和開放中試基地等辦法,推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科技成果轉化……一系列舉措不斷提升寧鄉産業“研”值。

  位於寧鄉的中偉研究總院,集聚了大約1000名研發人員,聚陰離子鈉電材料等新産品接連取得突破。中偉研究總院首席專家訚碩説,“一招鮮、吃遍天”的時代已經過去,必須要有持續的研發投入才可能長盛不衰。

  這是9月27日在寧鄉市拍攝的湖南中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廠房(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陳澤國 攝

  第二招是催生産業集群的“化學反應”。

  在寧鄉,楚天科技作為“鏈主”打造生物醫藥與生命科學産業鏈,通過人才引進、股權合作等方式,已引入楚天源創、楚天微球等10多家關聯企業。在研發大樓裏,相關企業共享資源、協同創新。

  “以前企業小、品牌弱,年産值長期在1000多萬元徘徊。”主要生産蛋白質分離設備的楚天源創總經理肖立峰説,借助“鏈主”的資源和營銷網絡,今年産值有望達到3億元。

  寧鄉還圍繞“三鏈兩群”謀劃産業新賽道,包括工程機械和新能源産業結合、儲能材料産業向下游應用場景拓展、醫藥試劑和醫療器械産業同向發力等。

  第三招是注重中小企業“移植”和“培育”。

  寧鄉提出“移苗計劃”,成立市級專業“移苗行動隊”,分赴粵港澳大灣區等目標區域,聚焦産業細分領域進行招商。

  “這是很笨的辦法,但收穫也會很大。”在寧鄉招商幹部看來,這些“幼苗”規模小、投資少,卻自帶科研成果,一旦落地就能快速生長。

  “在‘養分’充足的産業生態中,我們一定能培育出更多‘大樹’。”指着寧鄉市工信局一面墻上的“企業培育路徑圖”,張毅信心滿滿地説。

  工作人員在位於寧鄉市的湖南星邦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高空作業産品裝備車間作業(9月27日攝)。新華社記者 陳澤國 攝

  工作人員在位於寧鄉市的湖南星邦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高空作業産品裝備車間作業(9月27日攝)。新華社記者 陳澤國 攝

  工作人員在位於寧鄉市的湖南星邦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高空作業産品裝備車間作業(9月27日攝)。新華社記者 陳澤國 攝

  9月27日,工作人員在位於寧鄉市金洲新城的格力暖通製冷設備有限公司展示智能家電使用場景。新華社記者 陳澤國 攝

  9月27日,工作人員在位於寧鄉市金洲新城的湖南斗禾智能電器有限公司生産線上作業。新華社記者 陳澤國 攝

  9月27日,工作人員在位於寧鄉市金洲新城的湖南斗禾智能電器有限公司生産取暖器。新華社記者 陳澤國 攝

【糾錯】 【責任編輯:王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