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業深觀察|點線面破局中小企業數字化-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10/14 16:38:57
來源:新華網

産業深觀察|點線面破局中小企業數字化

字體:

  新華網北京10月14日電 題:點線面破局中小企業數字化

  新華網 趙秋玥

  企業戰略定位不清晰、數字化轉型方向不明確、業務與數字技術融合不足、人才隊伍數字素養不高以及數字化投入資金有限……一直以來,中小企業數字化面臨諸多挑戰。

  經過對家電、電子元器件、裝備、醫藥、汽車零配件、食品等行業的深入實地調研,記者觀察到並見證了部分走在前列的中小企業如何圍繞“點”“線”“面”三個層面大膽探索數字化轉型之路。

  “點”:關鍵業務場景數字化轉型

  在數字化轉型的征途上,中小企業常因資金與技術的雙重制約,在生産、銷售、採購等核心環節遭遇技術選型之困和實施周期之長。調研顯示,人工智能、5G及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正在逐步滲透至産品生命周期管理、生産過程優化、産業鏈供應鏈協同及智能決策支持等關鍵領域,推動企業實現深度數字化升級。

  在光纖預製棒行業,技術含量高、生産流程複雜一直是企業面臨的挑戰。長期以來,該行業一直受到生産要素繁多、工序繁瑣以及産品質量不穩定的困擾。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建立了數字化工業大數據&&,並創新性地設計了三循環迭代質量管理模式。通過對生産全流程和全要素數據進行動態分析,我們不斷優化工藝,實現了光纖預製棒成品率的顯著躍升,達到了98.5%,製造成本降低了30%以上,技術和品質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武漢烽火銳拓科技有限公司正高級工程師劉志堅向記者介紹。

  重慶泰山電纜有限公司曾研製出高導電率、高強度的導線,以及大截面、大長度的超高壓電纜,這些成果被廣泛應用於城鄉電網建設與改造、西電東送、電源建設、三峽輸電、北京奧運等一系列國家重點工程項目。然而,隨着業務的蓬勃發展,前期數字化規劃的不足逐漸暴露出來,導致系統間的信息流通出現了不暢的困境。

  國網電工裝備智慧物聯&&為之帶來變革。借助&&力量,重慶泰山電纜成功接入了産線業務、設備及實驗數據,推動了高壓、中壓、低壓及導地線等物資種類的設備及信息化改造。如今,在生産車間裏,數據統一採集、上傳和集中管理已經成為現實。

  “這一變革讓我們的生産車間煥發出新的生機。”重慶泰山電纜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李儲平介紹,自從實現數字化轉型後,生産車間的間接成本降低了7%,能耗也減少了13%,産品的質量合格率高達99.2%。

  在中小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之路上,“信息孤島”常常成為難以逾越的障礙,財務、生産、研發等系統數據難以順暢流通與共享。匯中儀表股份有限公司通過自建的MES系統與第三方&&的巧妙結合,打破了這一僵局。

  走進位於河北唐山的匯中儀表生産現場,繁忙的生産線與一塊巨大的數據可視化屏幕交相輝映。屏幕上實時跳動着研發、生産、銷售、服務等各環節的數據,仿佛是企業的“數字心臟”,監控着每一個細微的脈動。

  圖為匯中儀表大口徑儀表智能化生産線(企業提供)

  “我們借助這些系統,構建了研産銷一體化的數字通道。”匯中儀表軟體研發中心總監劉國興介紹,通過數字化轉型,匯中儀表實現了從經驗驅動到數據驅動的華麗轉身。“改造後,我們的産品不良率下降了43%,服務效率提升了70%。”劉國興説。

  這些成功案例展現了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在企業關鍵業務場景中的巨大潛力。未來,隨着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的進一步發展,中小企業將能夠更便捷地獲取和使用數字化工具,推動關鍵業務場景的全面數字化轉型,提升企業生産效率。

  “線”:産業鏈供應鏈協同數字化轉型

  中小企業在産業鏈供應鏈扮演重要角色。然而,由於信息孤島和協同效率低下等問題,中小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往往受到制約。産業鏈供應鏈鏈主企業或者&&型企業通過對中小企業提供行業共性解決方案,開放技術、資金、人才、服務等資源,為中小企業産業鏈供應鏈賦能。

  面對供應鏈波動性風險的增加,家電行業的傳統模式正迎來前所未有的挑戰。TCL實業控股有限公司通過構建了TCL大供應鏈協同&&,與優質鏈上企業共同打造數字化軟體及技術&&的共享生態。

  工作人員通過TCL大供應鏈協同&&的實時數據,與全國各地的原料供應商、物流服務商等節點實現在線協同,確保供應鏈的順暢運行。

  圖為TCL與上游miniled背光供應商“鏈式”數字化訂單協同(企業供圖)

  TCL實業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人力發展部總經理張榮升介紹:“我們不僅與優質鏈上企業共建共享數字化軟體及技術&&,還為條件較弱的鏈上企業提供無償或優惠支持,推動其數字化轉型。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整個供應鏈更加穩固、高效。”

  在消費品定制領域,“小單快返”模式因高成本而受限,中小企業定制潛力有待釋放。面對這樣的市場挑戰,1688&&推出標準化輕定制服務模塊。

  這一模塊不僅巧妙地集成了工廠的設計能力,還通過3D智能設計工具,將設計門檻大幅降低。對於中小企業而言,即便沒有專業的設計團隊,也能輕鬆滿足客戶的個性化定制需求。

  淘天集團1688産業智聯總經理馮遠方介紹:“1688個性化定制服務在童裝、團體服、定制禮品、家居家裝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服務近10萬的中小企業工廠,年成交規模近百億元。”

  “産業鏈供應鏈協同數字化轉型需要以‘鏈主’企業為牽引、各方主體共同參與,中小企業在調動各方資源和推動形成合力方面,往往力不從心。”中國工業互聯網研究院應用推廣所副所長曹浩認為,隨着工業互聯網&&的載體作用日益顯現,産業鏈供應鏈上資源配置的效用、效率、效益、效果將得到顯著提升,為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有力支撐。

  “面”:産業集群引領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

  産業集群,作為中小企業的匯聚之地,對助推中小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當前,不少産業集群正通過共建共享數字化基礎設施等創新方式,引領着中小企業在轉型之路上穩步前行。

  在浙江余姚的家電産業集群中,中小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尚處於起步階段,面臨着意識不足、技術與人才短缺等諸多挑戰。

  走進余姚的浙江遠東工業城,記者看到和利時卡優倍科技與寧波聯通的工作人員正在忙碌着。他們通過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方式,為集群內的企業提供全方位的數字化轉型支持。

  浙江余姚遠東工業城小家電産業集群服務地圖(企業提供)

  “我們與寧波聯通緊密合作,共同推動集群內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和利時卡優倍科技産業集群部經理陳傑介紹,“通過線上線下協同發展,有效地解決了企業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遇到的意識、技術和人才等方面的問題。”

  位於武漢市洪山區的光通信及光電子器件製造中小企業集群,涵蓋光電材料、光電芯片、光電器件等核心領域,已構建完整高效的光電信息産業鏈。然而,隨着科技迅速進步,集群內企業也面臨挑戰:設備聯網率低、系統互聯不足、工業軟體應用有限。

  武漢洪山科技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為集群量身定制了“1+3+6+N”的一站式標識解析基礎軟硬體協同開放&&,將原本孤立分散的設備與系統緊密連接在一起,實現了數據的共享與流通。

  “這一&&不僅有效推動了集群內5G和標識解析技術的深度融合應用,更為園區眾多中小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武漢洪山科技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胡丹青介紹。

  “産業園區或集群內的中小企業因地理位置相近,天然具備相似的資源、經營模式和商業理念。這種緊密性使得它們便於學習轉型經驗、獲取公共服務資源,並直接傳導轉型成效。因此,協同轉型成為推動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和地區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途徑。”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技術保障所所長陳正坤接受採訪時談到。

  不過,記者在調研的過程中也發現,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發展不均衡、資源利用不充分等問題仍待解決。

  “首先,一些中小企業經營壓力較大,對數字化轉型的價值認識不足,擔心投入産出比和風險,因此不敢輕易轉型。其次,缺乏明確的轉型方向和技術人才,難以找到符合自身需求的服務商。最後,在數據採集、存儲和應用方面存在安全風險,企業擔心數據洩露,因此持謹慎態度。”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系統所所長陶煒分析道。

  當前,中小企業正迎來數字化轉型的重要契機。5月1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製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方案》,特別提出支持中小企業轉型,通過優化公共服務&&和構建長效機制來助力中小企業轉型。

  近年來,工業和信息化部針對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難點,積極實施專項行動,開展城市試點,組織賦能全國行活動,併發布了《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指南》和《中小企業數字化水平評測指標(2024年)》等文件。截至今年9月,已有24萬餘家中小企業在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上進行了數字化水平自評測。

  工業和信息化部相關負責人日前透露,要加快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力爭到2027年實現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字化改造全覆蓋。

【糾錯】 【責任編輯:薛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