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冒炊煙的地方,就有新建的廚師在掌勺。”這是流傳於江西省南昌市餐飲業的一句話。南昌市新建區是“江西廚師之鄉”,也是“廚師之鄉地標城市”。藉&“食在南昌、廚出新建”的美名,新建區延展産業鏈、拉升消費鏈,多舉措調高“火候”,催熱全區“炊煙經濟”。
近3萬人在全國各地從事烹飪業,其中獲得中國或江西烹飪名師(大師)稱號的達600餘人,“新建廚師”無疑是當地一張名片。如何擦亮名片、借“名”揚名?新建區以“好新建 美生活——廚出新建 誰是廚王”這一全年最大規模的文旅消費活動,燃起“炊煙經濟”第一縷煙火。
發布全新文旅美食地圖、舉行廚王爭霸賽、尋味天然好食材……“這一重大活動的開展,既為文旅‘引流’,更為餐飲産業、消費提質練好內功。”新建區商務局副局長李憶平&&,新建區擬借此打造推廣“廚師之鄉”IP。
“特色活動打響名氣,項目場景的落地,才能更好帶動經濟。”新建區商投公司負責人涂樣紅説。在新建區的文旅美食地圖裏,一個烏沙河沿河文旅項目的推出,或將承載起這一期望。
烏沙河之畔,燈火映輕煙,美食美景皆可“入味”。“這一投資約3億元的項目,將集情景演繹、餐飲、娛樂等多場景為一體。”烏沙河水悅城項目負責人陳宇介紹,同時還將打造“新建名菜”展示體驗店,並吸引名廚名店入駐,帶動餐飲與文旅産業發展。
據了解,近年來,新建區改造提升6個城市夜市,讓深藏街巷中的“新建味道”,“香”引客至。
“從最初製作、銷售籠具等廚具受到市場認可,到後來老鄉帶老鄉做廚子、開餐飲店,這才形成‘新建廚師’群體。”新建區餐飲協會會長萬仁裏説,廚具産業在新建區是有“根”的産業。
如今,這一産業“老樹發新枝”,迸發新的動能。
走進愛環仕産業園,標準化廠房裏,智能化設備構建起商用廚具的全自動生産線。“以往這條生産線要60個人,現在只要6個人就能完成。”産業園負責人葉佑洪介紹説,計劃改造提升四條生産線,全部啟動生産時,年産值可達5億元。
目前,産業園涵蓋商用廚具生産、酒店全品類用品一站式採購、廚師培訓與職業等級認定等業態。
在園區蓋瑞酒店用品有限公司,訂制化不僅在生産端,更是向設計、研發端延展;在園區創建校企聯盟實習基地,圍繞産業鏈探索推行“訂單式”招聘培訓模式;引入全國生態售票與生態餐廳評定中心江西專家工作站……新産業、新模式、新動能在這裡加速形成。
“一産發展生態種養,二産延展廚具産業,三産做強夜經濟、文旅,‘炊煙經濟’將在這裡聚熱成勢,打開區域經濟新的競爭格局。”新建區商務局局長裘小亮説。(記者孫廣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