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積極“搶灘”低空經濟藍海-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5/17 09:58:43
來源:經濟參考報

上市公司積極“搶灘”低空經濟藍海

字體:

  2024年以來,伴隨着利好政策的頻繁落地,低空經濟在我國各地進入發展加速期。據機構預計,未來低空經濟有望形成萬億級市場規模,帶動低空基礎設施、低空飛行器製造、低空運營服務和低空飛行保障等領域發展,形成綜合性的經濟形態。

  發展低空經濟,上市公司積極參與其中。據Wind統計,目前A股共有69家公司被列為低空經濟概念股。不少公司在近期發布的年報中,均披露了目前在低空經濟領域的布局以及未來在細分産業鏈上的發展戰略。

  央地支持政策不斷落地

  自2023年末至今,相關利好政策頻繁落地。2023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打造生物製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若干戰略性新興産業。隨後,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也明確,要積極打造生物製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新增長引擎。今年1月1日,《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正式實施。

  多個部委和地方也相繼&&配套政策,全面推動無人機産業發展。今年4月1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科學技術部、財政部、中國民用航空局四部門聯合印發《通用航空裝備創新應用實施方案(2024—2030年)》,提出到2030年通用航空裝備全面融入人民生産生活各領域,成為低空經濟增長的強大推動力,形成萬億級市場規模。另外,1月份以來,北京、廣東、安徽、山西、四川等約18個省區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積極發展低空經濟的各項政策,將低空經濟作為戰略性新興産業發展壯大。

  更多細化支持舉措也在陸續落地。如安徽省發布的《安徽省支持通用航空産業發展的若干政策》,鼓勵國有資本和社會資本投向低空經濟,支持頭部企業牽頭設立低空經濟引導基金。深圳市&&《深圳市支持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鼓勵金融機構開發面向低空經濟産業的純信用、低成本信貸、中長期技術研發、技術改造等貸款産品。

  萬億規模市場漸次打開

  低空經濟是以低空飛行(多為3000米以下)活動為核心,以無人駕駛飛行、低空智聯網等技術組成的新質生産力與空域、市場等要素相互作用,帶動低空基礎設施、低空飛行器製造、低空運營服務和低空飛行保障等領域發展的綜合性經濟形態。《中國低空經濟發展研究報告(2024)》中提出,我國低空經濟在2023年的市場規模達到5059.5億元,同比增速達33.8%,預計到2026年有望突破萬億元。

  中信證券在研報中&&,低空經濟的産業鏈長、輻射範圍廣,上游主要為構建中游各類低空産品的原材料(包括金屬原材料、特種橡膠與高分子材料等)與核心零部件(包括電池、電機、飛控、機體等);中游主要為低空産品製造、低空飛行、低空保障與綜合服務等;下游主要為運營和各種應用場景(包括旅游業、物流業、文旅業與巡檢業等)。

  從産業鏈結構來看,國家發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金賢東明確指出,低空經濟涵蓋高端製造、人工智能等多個前沿行業,産業鏈條綿長、業態形式多樣,是極具發展潛力的戰略性新興産業,有望為我國經濟開闢新增長極。

  上市公司積極“搶飛”藍海

  據Wind統計,目前A股共有69家公司被列為低空經濟概念股。業績方面,上述上市公司中,2023年實現盈利家數達59家,佔比約為86%。2023年合計營業收入3619.39億元,同比增幅約為10.19%;凈利潤合計170.33億元,同比增幅約為2.87%。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公司在年報中披露了目前在低空經濟領域的布局以及未來發展戰略。如中信海直在年報中&&,將牢牢把握發展低空經濟等關鍵細分市場及業務,2024年度公司力爭實現營收20億元並實現凈利潤提升。作為民航空管國産化龍頭企業,萊斯信息近日也在互動&&&&,將立足業務優勢,打造以低空運營服務和飛行保障為核心的關鍵産品,力爭成為國家低空智聯服務體系建設的産業發展主力軍。

  不過,業內人士提示,“低空經濟”概念板塊日前持續火熱,備受資金熱捧,需注意一些個股“炒概念”引發的短期波動風險。亦有多家上市公司發布了股價異常波動情況的説明,或澄清自身業務並不涉及低空經濟。

  如建新股份5月8日公告稱,近期公司股票交易已出現四次異常波動情況和一次嚴重異常波動情況,股票短期漲幅存在市場情緒過熱、非理性因素,二級市場股價表現已嚴重偏離公司基本面。建新股份&&,公司以自有資金參股建新飛行,存在因低空經濟相關政策、市場接受度、生産設施建設及行政審批、飛行器取證、合作方履約等原因無法最終實現産品銷售導致公司投資損失的風險。同時,建新飛行從獲得知識産權到産品最終實現量産可能需要5年至8年,未來5年內建新飛行很可能無法實現銷售和營業收入。(記者 羅逸姝)

【糾錯】 【責任編輯:谷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