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鋪挂簾”再引熱議,如何滿足群眾對出行體驗的更高期待?-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4/18 23:07:24
來源:新華網

“臥鋪挂簾”再引熱議,如何滿足群眾對出行體驗的更高期待?

字體:

  新華社重慶4月18日電(記者周聞韜)近日,互聯網上一段“老人吐槽年輕人在臥鋪下鋪挂簾子”的短視頻引發網民熱議。火車臥鋪的下鋪,該不該讓中、上鋪的乘客坐?近年來,“臥鋪挂簾”並非第一次成為輿論熱點,這一現象為何屢屢引發關注,折射出社會心態的哪些變化?減少類似爭議發生,可以有哪些努力方向?記者對此進行了跟進採訪。

  網傳視頻顯示,一趟列車上,一位阿姨吐槽年輕人在臥鋪下鋪挂簾子,不讓70歲老人坐,呼籲網友們評評理。畫面中,兩個相對的下鋪都被挂上了簾子,簾子背後一名年輕人低頭坐著,面對指責沒有理會。該視頻在網絡熱傳,有關話題一度登上微博熱搜榜。

  相關視頻發布後,輿論討論熱烈。有觀點認為下鋪是實打實加錢買的,年輕人的行為無可厚非;也有人認為,下鋪讓人坐也無妨;還有網民提出,沒地方坐應該找鐵路部門解決。

  針對“臥鋪挂簾”現象,鐵路部門也做出了回應。據媒體近日報道,12306客服回應稱,沒有明確規定不能使用挂簾,不影響其他旅客情況下可以使用,但需要跟各位旅客協商好。關於下鋪的使用權,媒體報道12306客服在去年曾回應:乘客在購買車票後,相應位置使用權僅限購票乘客。如果期間産生了糾紛,可以找列車工作人員處理。

  火車臥鋪的下鋪別人能不能坐?新華社微博正在進行的一項“你買下鋪會讓別人坐嗎”的調查顯示,超過一半網民選擇“不會”,選擇“會”和“看情況”的分別佔20%和28%。

  “‘臥鋪挂簾’引熱議,本質上是群眾出行觀念的變化,即更重視個人空間和使用權利,折射出對出行體驗的更高期待。”重慶市委黨校教授方旭説。

  多位受訪乘客向記者&&,之所以部分人認為下鋪承擔了一定的“共享”座位功能,和臥鋪車廂的設計有一定關係:中鋪、上鋪空間較小,車廂內唯一的桌板在兩個下鋪的中間。此外,普通硬臥車廂通常有6個臥鋪席位,但只有兩個活動板凳。

  西南政法大學教授馮子軒認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鐵路法》的相關規定,旅客與鐵路運輸企業構成合同法律關係,旅客對其購買的座席具有使用權。從票價來看,臥鋪下鋪旅客購買價格一般比中鋪或者上鋪高,其中原因之一即是下鋪位更加方便坐,下鋪旅客多付費用的價值應當有所體現。提倡下鋪旅客為中鋪上鋪旅客讓座,但應本着自願原則,不應做強制要求。

  “應該看到,‘臥鋪挂簾’被吐槽,背後是雙方的權益與訴求,也是老百姓對出行體驗的更高期待,但下鋪數量畢竟是有限的。隨着我國老齡化程度的加深,公共服務應當看到並尊重這種新趨勢,從資源分配的源頭上,拿出智慧來解決‘座位’問題,更好回應社會關切。”方旭説。

  今年1月,交通運輸部、國家鐵路局等六部門聯合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適老化無障礙出行服務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優化完善12306網站、手機客戶端等購票功能,推動實現自動識別並優先安排老年人選擇下鋪。

  馮子軒説,長遠來看,可以進一步完善相關道路交通領域法律法規,加強對旅客的引導,鐵路運輸企業可結合乘客新需求,提高運輸服務質量,改善運輸設施,通過為臥鋪乘客提供足夠的座位、設置愛心座等方式來減少類似情況發生。

  互聯網上,也有不少網友“支招”:在下鋪旁設置互相體諒的提示語,由列車員加強對乘客矛盾的紓解和引導……受訪專家指出,再優化的設計,最終還是離不開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體諒與尊重,出門在外,少不了要彼此照應,多些友善與寬容,相處或許會更舒適。(參與采寫:張世瑋)

【糾錯】 【責任編輯:錢中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