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真鮮丨小櫻桃大産業——探訪遼寧大連櫻桃種植戶-新華網
新華網 > > 正文
2024 01/19 20:40:10
來源:新華網

東北真鮮丨小櫻桃大産業——探訪遼寧大連櫻桃種植戶

字體:

  新華社大連1月19日電(記者張博群)鮮紅欲滴的果肉,飽滿多汁的口感,櫻桃近年來成為廣受歡迎的網紅水果。在滴水成冰的遼寧大連,一箱箱櫻桃正在從這裡打包發貨,銷往全國各地。

  1月10日,大連市普蘭店區四平街道費屯村譚繼冬家櫻桃大棚內成熟的櫻桃。新華社記者 潘昱龍 攝

  寒冬時節,走進大連市普蘭店區四平街道費屯村的櫻桃大棚,放眼望去一片綠意。2米多高的櫻桃樹上挂着一簇簇紅艷艷的果子,顆粒飽滿足有硬幣大小。60歲的果農譚繼冬天不亮就鑽進大棚,和妻子一起採摘櫻桃,“今年櫻桃下來得早,元旦就結出了第一批果,我家這一畝半地今天打了80多斤。”

  作為我國櫻桃主産區之一,大連種植櫻桃已有130多年的歷史,當地氣候溫和、空氣濕潤、土壤疏鬆,出産的櫻桃酸甜可口、肉厚多汁,已獲得國家農産品地理標誌認證。當地種植的櫻桃有30余個品種,形成了早、中、晚熟合理搭配,黃、紅、紫多色並存的品種布局,適應了多樣化的市場需求。

  1月10日,大連市普蘭店區四平街道費屯村,譚繼冬在櫻桃大棚內查看果實成熟情況。新華社記者 潘昱龍 攝

  “衡量櫻桃甜蜜度的指標為可溶固形物含量,可以反映糖分含量。我們最新選育的蜜泉品種可溶固形物含量平均達到24.8%,最高可達30%。”大連市農業科學研究院高級農藝師鄭瑋説。當地優質高産的櫻桃品種和科學的種植方式給老百姓帶來口福,每當櫻桃大批量上市時,售價可低至每斤30元。

  以往,大連露地櫻桃要等到6月份才能上市,即便是大棚種植也要3月初,而譚繼冬的櫻桃卻提前了2個月結出第一批果。

  “櫻桃能搶早上市,全靠這套新裝備。”譚繼冬指向大棚頂部的出風口,這是他2023年安裝的大棚空調。近年來,當地推廣種植“空調櫻桃”,既讓老百姓在嚴寒冬日吃上鮮甜多汁的櫻桃,又能提高果農收入。

  大連市普蘭店區櫻桃協會會長於貴耀説:“所謂的‘空調櫻桃’就是在每年8月份,用空調將大棚溫度降到2至4攝氏度,同時將棚頂的棉被放下來,維持棚內低溫,模擬冬天的環境,讓櫻桃樹落葉休眠。經過45天左右的休眠,櫻桃樹充分蓄冷,貯藏了豐富的營養。9月底再令大棚逐漸升溫,收起棉被,模擬春天的環境。”

  1月10日,大連市普蘭店區四平街道費屯村譚繼冬家櫻桃大棚內安裝的空調設備。新華社記者 潘昱龍 攝

  一顆顆新鮮水靈的櫻桃從田間地頭抵達消費者的舌尖,不僅需要源頭上搶“鮮”,也離不開運輸途中保鮮。在大連周水子國際機場順豐轉運中心,上萬平方米的中轉站內,信號燈閃爍,6個卸貨口全部開啟,一件件包裹經由傳送帶依次進入自動分揀線,經過安檢後被裝入航空中轉箱。

  “這是2023年2月投運的自動化分揀系統。”該轉運中心負責人於永全介紹,過去走機場公用貨站,不僅貨物混裝,還得人工搬卸,使用新設備後,能實現每小時自動分揀櫻桃近3000斤,運能大幅提升30%。

  一墻之隔,一架載滿櫻桃的飛機已在跑道上等待起飛。“為了實現優‘鮮’派送,我們開通‘綠色通道’,對於成批量的生鮮件,會優先採用全貨機運輸。”於永全説,大概2個小時後,這架飛機就會載着新鮮的大連櫻桃抵達上海。

  從一顆小櫻桃到一個大産業,如今大連櫻桃已經成為代表當地農産品形象最亮麗的名片。發展“櫻桃經濟”也成為大連鄉村振興的有效路徑之一,拉動了種植、運輸等十余個上下游産業的發展,農民的腰包也鼓起來了。

  目前,大連地區櫻桃種植面積達36萬畝,年産量26.5萬噸,年産值近百億元。(視頻記者:潘昱龍、張博群、趙泳)

【糾錯】 【責任編輯:劉笑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