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1 08/ 10 16:33:16
來源:新華網

【財經翻譯官】PPI漲幅為何連續處於高位?會帶來哪些影響?

字體:

  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全國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PPI)自2021年1月“轉正”以來一路走高,5、6、7三個月的同比漲幅分別高達9%、8.8%、9%。

  PPI與CPI“剪刀差”擴大

  圖片來源:國家統計局網站

  國家統計局9日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7月份,全國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同比上漲9.0%,環比上漲0.5%。1—7月平均,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5.7%。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董莉娟&&,7月份,受原油、煤炭及相關産品價格大幅上漲影響,工業品價格漲幅略有擴大。

  同日公布的7月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1%,環比上漲0.3%。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指出,本月PPI與CPI的“剪刀差”達到8個百分點,為有數據以來的新高,説明價格上漲從上游向下游傳導不順暢。

  對於PPI高位運行,企業的感受要比普通消費者明顯很多。

  在7月工業生産者出廠價格中,生産資料價格同比上漲12.0%,漲幅擴大0.2個百分點;生活資料價格同比上漲0.3%,漲幅與上月相同。調查的40個工業行業大類中,價格上漲的有32個;下降的8個。

  卡車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黑岱溝露天煤礦內作業。新華社 貝赫 攝

  主要行業中,價格同比漲幅超過20%的有黑色金屬礦採選業,上漲54.6%;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上漲48.0%;此外還有煤炭開採和洗選業,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業等8個行業合計影響PPI上漲約7.5個百分點,超過總漲幅的八成。

  PPI漲幅為何連續走高?

  翹尾因素有非常重要的影響。董莉娟&&,據測算,在7月份9.0%的同比漲幅中,去年價格變動的翹尾影響約為2.1個百分點,比上月回落0.3個百分點;新漲價影響約為6.9個百分點,擴大0.5個百分點。

  工人在首鋼水鋼公司鐵焦事業部四號高爐出鐵水時灑水降塵。新華社 鄧剛 攝

  今年以來,受國內外多重復雜因素的影響,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産業鏈向中下游傳導。儘管對部分上游企業有好處,但是對下游企業的成本無疑帶來很大的壓力,擠壓了企業的利潤空間。

  紅塔證券宏觀分析師孫永樂認為,個別原材料價格繼續上行是7月PPI上行主要原因。上游價格上漲對經濟的壓力仍很大,雖然通過政策投放國儲等方式壓住了大宗商品加工業的價格,但上游採礦業的價格目前依舊強勢,會對加工業造成較大壓力,後續大宗商品的供給彈性有望增強。

  除了翹尾因素、疫情導致供需失衡,不得不提的是來自太平洋彼岸的因素。

  難以忽視的外部傳導

  7月21日,顧客在美國舊金山灣區城市聖馬特奧一處購物中心內的咖啡店排隊。據英國《金融時報》網站報道,美國消費者對經濟的信心減弱,越來越擔心加速上漲的物價,對經濟復蘇前景感到悲觀。繼前一個月上漲5%之後,6月消費者價格指數同比猛漲5.4%,創下13年來的新高。新華社 吳曉凌 攝

  美國商務部7月30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剔除波動較大的食品和能源價格後,6月份核心個人消費支出(PCE)價格指數同比上漲3.5%,創近20年來最大同比漲幅。

  據悉,核心PCE價格指數是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密切關注的通脹指標。數據顯示,6月份PCE價格指數同比上漲4%,其中能源價格同比上漲24.2%,食品價格同比上漲0.9%。而今年第二季度核心PCE價格指數按年率計算增長6.1%,為近年來最高水平。

  分析人士&&,衡量通脹的各項指標連月攀升,已超過美聯儲設定的2%長期通脹目標。

  中國政策科學研討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認為,美國的高通脹引起了方方面面的擔憂,直接推進了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快速上升,向境外輸出了通貨膨脹,對世界經濟也産生了負面的影響。

  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主席&。趙一帆 攝

  在6月1日國新辦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價格監督檢查和反不正當競爭局負責人陳志江&&,這一輪大宗商品上漲確實比較快,但是總體來看,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是在疫情衝擊後,我國經濟快速恢復背景下出現的階段性的上漲,不會改變我國經濟發展持續穩中向好的趨勢。

  未來走勢將會如何?

  關於未來如何應對大宗商品價格上漲過快,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王江平&&,下一步,一是將加強運行監測,穩定市場預期,及時發布運行情況,做好輿情引導,特別是配合有關部門堅決打擊囤積居奇、惡意炒作、哄抬價格的行為;二是推動産業鏈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用市場的辦法來引導産業鏈上下游穩定原材料的供應和産供銷配套協作,協同應對市場價格波動風險。

  這是3月31日拍攝的施工中的江東國際能源中心項目。該項目是海口江東新區CBD地標項目,建成後將成為國際大宗商品交易&&及現代物流總部。新華社 蒲曉旭 攝

  對於PPI未來的走勢,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7月PPI同比反彈至9%,出乎市場預期,但不會改變下半年同比整體波動向下趨勢,8月CPI同比仍處於偏低水平。短期內PPI和CPI“剪刀差”格局將會延續,為央行下半年靈活把控貨幣政策操作力度提供了空間。

  孫永樂認為,下半年PPI基數會持續回落,也會推動PPI下行。預計後續PPI大概率仍是震蕩下行態勢。(【財經翻譯官】 李童/文)

【糾錯】 【責任編輯:黃博陽 】
010030090900000000000000011109161127748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