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 時政 > 正文
2021 07/ 10 13:11:46
來源:新華網

【財經翻譯官】一萬億資金釋放,央行降準影響幾何?

字體:

  繼國常會釋放信號後,央行萬億元降準“靴子”正式落地。

  9日晚間,央行宣布決定于2021年7月15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不含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降準釋放長期資金約1萬億元。本次下調後,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為8.9%。

  兩日前,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決定適時運用降準等貨幣政策工具,進一步加強金融對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支援,促進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

  為何降準?

  央行:三個目的

  對于此次降準,央行表示,目的是優化金融機構的資金結構,提升金融服務能力,更好支援實體經濟。

  一是在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的同時,增強金融機構資金配置能力,為高品質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二是調整中央銀行的融資結構,有效增加金融機構支援實體經濟的長期穩定資金來源,引導金融機構積極運用降準資金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援力度。

  三是此次降準降低金融機構資金成本每年約130億元,通過金融機構傳導可促進降低社會綜合融資成本。

  貨幣政策轉向?

  央行:常規操作,取向不變

  央行指出,今年以來部分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一些小微企業面臨成本上升等經營困難,中國堅持貨幣政策的穩定性、有效性,不搞大水漫灌,而是精準發力,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援力度。

  央行有關負責人就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答記者問時表示,穩健貨幣政策取向沒有改變。2020年應對疫情時人民銀行堅持實施正常貨幣政策,5月以後力度就逐漸轉為常態,今年上半年已經基本回到疫情前的常態。

  該負責人強調,此次降準是貨幣政策回歸常態後的常規操作,釋放的一部分資金將被金融機構用于歸還到期的中期借貸便利(MLF),還有一部分資金被金融機構用于彌補7月中下旬稅期高峰帶來的流動性缺口,增加金融機構的長期資金佔比,銀行體係流動性總量仍將保持基本穩定。當前我國經濟穩中向好,人民銀行堅持貨幣政策的穩定性、有效性,堅持正常貨幣政策,不搞大水漫灌。

  市場如何看?

  業內:超預期,利好實體經濟

  隨著7日國常會釋放“適時運用降準等貨幣政策工具”信號,市場對降準已有預期,但是此次央行普降的時間和幅度均大超市場預期。

  ——兩個“超預期”。國盛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熊園表示,從時間上看,從國常會釋放信號到央行宣布,只用了兩天時間,符合過往規律,但超市場預期。近年來國常會多次提及降準,一般在兩周內均宣布;從方式看,此次為全面降準而非結構性降準或普惠降準,彰顯了央行呵護實體經濟和降成本的決心。

  ——利好實體經濟。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截至今年6月末,MLF余額5.4萬億元人民幣,處于歷史最高水準,並且7月15日有4000億元MLF到期,將不再開展續作,而由準釋放的1萬億元資金置換到期MLF,不僅可以增加金融機構的長期資金佔比,優化資金結構,還可以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進一步降低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為企業生産經營和經濟平穩運作創造一個適宜的利率水準。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同樣認為,此次降準有助于企業從銀行獲得貸款,貸款利率有望進一步下降,融資成本更低。他分析稱,今年以來部分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一些小微企業面臨成本上升等經營困難。隨著向實體經濟讓利工作落實,銀行息差呈現縮窄態勢。特別是中小銀行,受限于負債成本高企,息差回落顯著。降準之後,對銀行來説,流動性更加充裕,資金成本更低,信貸投放意願和能力將提升。(【財經翻譯官】文/黃浩)

【糾錯】 【責任編輯:楊曉波 】
01003009090000000000000001110000112764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