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海南博鰲4月20日電(記者婁琛、吳茂輝)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21年年會的港澳嘉賓20日在“城市群帶動發展:以粵港澳大灣區為例”分論壇上表示,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發展要素齊全,要根據不同的功能和定位,做好自身規劃,錯位發展,以科技創新帶動大灣區城市群高品質發展。
全國政協副主席何厚鏵認為,功能定位的合理劃分是大灣區發揮優勢、聯動發展的關鍵。各個城市要有合理的布局和分工,根據不同的功能和定位,做好自身規劃,錯位發展,實現互補共贏。
“要利用香港的金融服務能力、深圳的創新能力、珠三角的制造業能力,以及澳門與葡語係國家的關係,以技術創新推動産業創新,增強粵港澳區域産業鏈升級,開拓粵港澳經濟合作新模式,推動大灣區一體化發展達到更高水準。”何厚鏵説。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認為,作為大灣區核心城市之一,香港擁有很強的基礎科研能力,科研院校、科技人才的數量和層次在全球都有競爭力,同時又具備完善的金融服務能力,融入大灣區發展後,可充分發揮大灣區強大的制造業優勢和龐大的市場優勢,推動區域整體高品質發展。
林鄭月娥説,大灣區科技創新發展需要解決好兩個挑戰。一是加速區域內科技創新要素流動,包括人流、資金流、數據流,特別是生物科技等産業發展需要的醫療和技術資源等;二是吸引更多的科研人才,特別是海外人才到大灣區落戶,進一步夯實創新發展的人才基礎。
澳門特區政府經濟財政司司長李偉農説,2020年,澳門與全球葡語係國家的貿易總量超過1400億美元,在大灣區發展過程中,澳門可以為中國和葡語係國家在大宗商品、紡織品、機電等貿易中提供法律服務、商業服務,同時利用好這一優勢與廣東橫琴聯合發展中醫藥産業。
【糾錯】
【責任編輯:成嵐
】